法航空难再次引起“导航革命”思考

2009年6月1日法航AF447航班自里约热内卢飞往巴黎时,在巴西外海坠毁,216名乘客和12名机组人员悉数罹难。2011年5月,法国人终于打捞出“黑匣子”。2012年7月,空难报告指出“皮托管(pitot tube)结冰”和“机组操作失误”是空难原因。
图:法航AF447同款客机 摄影:拉上窗帘
皮托管又叫风速管,是飞机上侦测气压的装置。飞机通过“总压”获知速度,通过“静压”获得知高度,所以皮托管对飞行异常重要。在人类航空史上,因为它导致的空难不少,包括结冰、蜜蜂筑巢,以及起飞前未取下封堵物等。
飞机的皮托管有备份,而且都是可以“加热”的,但这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法航涉事的皮托管(们)为何失效?有人认为是强雷雨“暴冷”导致,也有人说法航这架A330-200皮托管有机械故障。空客公司曾于2001年7月发布过检查A330-200皮托管的指令,事发后还曾再次提醒。
图:皮托管 摄影:拉上窗帘
飞机从诞生之初几乎就在使用“皮托管”。但人类科技在飞速进步,为什么一百多年之后,我们已经有了各种各样测量高度和速度的手段,却还要使用危险的“皮托管”呢?比如说,为什么不使用更加小巧灵活的GPS呢?
在当年AF447空难之后,就有人提出这个问题。不仅如此,遇难家属协会当时还将法航和空客公司告上了法庭。她们的主要诉求是,空客A330-200在“危难”时断开了自动驾驶,法航对员工培训不到位,应负有“非故意杀人罪”。
图:法航再次面临官司 摄影:拉上窗帘
2019年9月,调查法官认为此事“属于未曾发生过的各因素组合,非人为努力可以避免”,取消了指控。但今年5月12日,在家属协会的上诉下,巴黎上诉法院推翻了2019年的裁决,决定重新对法航和空客公司进行审判。
这再次引起了人们讨论。有人问,如果飞机上当时有一部GPS,是不是可以获得真实的速度和高度?这个问题显而易见:拉总现在坐飞机经常打开“航旅纵横”观察参数,虽然不够精准,怎么也比“两眼一抹黑”强吧?因为皮托管失效,机长艰难回到驾驶舱后,竟然只能说“我不知道(该怎么办)……”,这太令人心碎了!
图:手机软件可供参考
飞机从一万多米坠落需要三分多钟。事实上,AF447从凌晨02:08分皮托管失效,到02:14分坠毁,中间有6分钟时间。如果放在现在,估计大家都会想到“打开手机APP看参数”——何况GPS接收器很便宜,放在仪表盘上随时看着就行。
甚至有人在此基础上阐发,指出飞机可以依靠GPS自主导航,通过TCAS(防撞系统)防止碰撞,通过规则使用空层,然后像汽车那样自由自在地行驶,从而抛弃繁琐的空管程序,节约大量成本。
图:自由飞行的日子总会到来 摄影:拉上窗帘
这个愿望并非不能够实现,人类很多交通工具已实现“网络化”。例如特斯拉有轨迹上传功能,许多电动自行车可以联网报警,就连“共享单车”也是基于互联网和卫星定位实现的。美国的GPS虽然只是“单向传输”,但“北斗”系统是可以交互数据的。现在许多飞机都与卫星交换数据,飞机“自主导航”的技术层面并没有障碍。
唯一的担心可能依然来自于“可靠性”。卫星毕竟是远程传输,有被干扰和功能失效的可能。而“皮托管”属于“自主设备”,它不受干扰,在不堵塞的时候数据快速准确而可靠。只要能保证它的管道干干净净,它就是最好用的。
图:堵上,就出人命!
到底要不要搞“导航革命”?到底要不要从“皮托管”进化到“卫星”?人类还在犹豫不决。但拉总认为,给飞机增加一个简单的GPS设备不是难事(事实上许多轻型飞机已经拥有),让飞行员们直观地看到速度和高度做为参考,也许就可以避免AF447空难再次发生。
>>> 喜欢拉,拉到底!<<<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