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掇英 | 赵长刚

1958年生于山东淄川,斋号莲花书屋、静笃斋,中国标准草书学社社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草书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顾问,山东画院山东书法院常务副院长,淄博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淄博书画院名誉院长,曾任全国中青展评审委员,并多次担任全国书法大展评委。
传略及作品入编《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作品获全国第五届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一等奖、全国第六届书法作品展“全国奖”、第一届全国楹联书法大展银奖等奖项;入选首届全国“三名工程”书法作品展、法国巴黎中国二十世纪书法大展等国内外重要展览。

独树一帜    别开新面

——读赵长刚的书法

文/叶鹏飞

  赵长刚先生是蜚声书坛的成就卓著的书家,早在二十年前,我就经常在报刊上读他的作品,他那清新别致的书法,一直是我关注的对象。几年前,虽然有两次机缘与赵长刚相聚,却总是来去匆匆,未及深晤。直到2011年金秋,他率淄博书画同仁来常州刘海粟美术馆,分别举办了他的书法个人展和 淄博书画院作品展,得以有畅叙倾谈的机会。展览的热闹和盛誉自不必说,而是让我更加加深了对他书法的了解,让我敬佩的是,他不但是一位有着独特思考、辛勤耕耘的实力型书家,又是一位推动当地书画事业发展的带头人。
  赵长刚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便连续地入选、获奖于全国书法篆刻展和全国中青年书展,并先后获得“全国奖”和中青年展一等奖,两次获政府嘉奖。然而,有聪慧眼光、有远大目标的人,对艺术总是有着独特的思考,他在获得的成绩、地位面前,不是固步不前,而是不断加深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加深对书法事业投入的热情。
  赵长刚书法成就的取得,首先在于他对书法艺术的独特地思考。
明(或应作“宋”)王淇《梅》
不染(多为“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元僧梵琦《梅》
看到南枝又北枝。从教两鬓白如丝。幻华灭尽留真实。正是青青着子时。
唐崔道融《梅》
溪上寒梅初满枝,夜来霜月透芳菲。清光寂寞思无尽,应待琴尊与解围。
古人咏梅诗三首 己亥之春 赵长刚
  读赵长刚的书法,他各体兼善,从中看到他是经过多种碑帖的刻苦磨炼的。不同的是,他能清醒地认识到,当代书坛群峰耸云,要在书坛中独树一帜,必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书体、又能学古出新的书风。从他二十多年来发表的作品来看,他经过了师碑、师帖的过程,尤其是在唐风、晋韵上深下过功夫;曾经历了颜书、《书谱》、《兰亭序》、《平复帖》等的潜研,也曾将墓志、摩崖、写经等细细揣摩,由此进行选择,定位于以颜真卿书风为基、以平复帖为体的框架上,来构建自己的书风——走着一条与众不同的书法之路。
  从书史上看,颜真卿书以沉雄浑厚为特征,有博大的大唐气象;而陆机书则有奇古灵动、变化怪诡的特点,有着晋人超然的自我意趣。然而,颜书的宽博的个人风格和陆书的古拙之气质,带有着难以改造的特点。如何将两者融合,如何将这一对矛盾化解,如何将两者为己所用?对此,赵长刚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他假颜书宽博的字型、壮实的笔力,来改造平复帖,将陆书的字型结构删繁就简,保留其奇古的特征,渗之以章法结构。同时,他又不忘师今,从当代大家魏启后的笔致中得到启发,汲古汲今,形成了他独特的新风格,别开生面。所以,赵长刚的独辟蹊径,正是他的睿智和思考的结果,他既找到了最合适自己创作的目标,也找到了他求索出新的契合点,以独有的带有章草味的书法面世,与古人、与今人保持着距离,也奠定了他在当今书坛中的位置。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王安石《元日》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宋张栻《立春偶成》丁酉之冬 赵长刚

  赵长刚书法成就的取得,又体现在他独特的技法上。
  作为书家,只有真正掌握了书法特定的技法,才可能进入高境;只有掌握的技法越全面、越纯熟、越精到时,艺术创作中的表现力和自由度才会越大。细读赵长刚的书法,就会从中体会到他扎实的、精妙的用笔。黄山谷在论用笔时说:“心能转腕,手能转笔,书字便如人意,古人工书无他异,但能用笔耳”,可见用笔在书法创作中的重要性。赵长刚在书法的技法掌握上可谓是纯熟的,他的书法线条的运动极其自如,他讲究中锋,使线条充满韧性,将柔性的方圆之笔,化入了刚性的结构之中,有篆法的云烟缥缈之意,他将提按之笔化入转折之法,显得轻松随意又不失法度。总之,他将颜真卿的使转笔法,融合了陆机的提按之法,显得超逸之中又透露奇拙,用笔的流畅中,又加入了内劲,让笔法看似简单、实则丰富。这正是赵长刚的书法线条的独特处。
  读赵长刚的书法,又能感受到他的书法结体也是独具魅力的。
  赵长刚的书法结体以字形偏长为主,这是得力于平复帖的结果。在他的作品中,有的字用粗笔结体、有的用细笔结体,而用粗笔者颜味愈浓,将颜书的“外拓”风姿尽情发挥。然,他粗细的变化又能给人以自然协调的感觉,又不是故作摆布之态,这正是其高妙处!梁闻山在《承晋斋积闻录》中说:“孙过庭云:'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须知终之平正与始之平正不同,始平正,结构之法,终之平正,融会变通而出者也。”赵长刚的书法的结体,正是他师古而变,复归平正后意态,故看似变化,又无一丝做作摆布痕迹和装腔作势的陋习,一派天真活泼之趣。所以,读他的书法,看似有浓烈的隶味,细品不觉似;书中有写经式的笔致,细赏又不觉似;再用平复帖对照,仍不觉似,这正是他“虽宗多家,而变一体”的、有着新意的结体,是复归平正后的结果!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秋下荆门》
借问剡中道,东南指越乡。舟从广陵去,水入会稽长。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别储邕之剡中》
唐李白诗二首 戊戌之春于莲花书屋 赵长刚
  我一向认为,不会写楷书的书家,任他有多著名、地位有多高,肯定是基础欠佳、半路出家之人。故而,我眼中的书家,必须能善楷书,否则不以为然。赵长刚虽以行草书名世,然他却是精于楷书的。从他来常州展出的作品看,有部分是楷书之作,看到他的大字皆得益于颜法,尤其是对《告身帖》着力尤多,精益遒劲中,蕴含雄浑,弥补了当代书家对颜楷的忽视的现象。他的大部分楷书之作,在颜法上渗入碑意,化入行法,使壮美的大字不失奇趣。可以说,赵长刚不仅在行草书上深研,而对楷书的创作也是殚精竭虑的。因而他在行草书不断升华的同时,楷书也不断升华,使楷书与行草书相互辉映,这正是他的过人处!
  读赵长刚的书法,觉得他在章法上也有着坚守传统的特点。
  当前,书法在展厅效应下,创作装饰化、制作化、繁复化、手段多样化,让人眼花缭乱,以花样形式掩盖了书法固有的形式内涵。而赵长刚的作品,全是以本质特征出现,没有一件是所谓的现代感作品。他讲究的是在布局谋篇对笔墨的重视,对书法抒情特征的重视。固而,他的作品墨色调和,重墨、枯墨在其挥洒中随字势节律而一任自然,在字形的大小、方圆、窄宽的变化上,更注重起伏、穿插,没有凌乱、繁复、摆布之嫌。行气畅通而一无淤塞。我想,这正是赵长刚经过艰辛磨练的内功。以笔者愚见,书法个性风格必须有过硬的传统技巧功夫作支撑,这才能体现艺术性,有了艺术性,便有了当代性,有了当代性,便有了现代感,固而赵长刚能成为当代书坛的代表书家,其原由也在此。
交朋友增体面,不如交朋友益身心;教子弟求显荣,不如教子弟立品行。
求个良心管我,留些余地处人。
十分不耐烦,乃为人之大病;一味学吃亏,是处事之良方。
习读书之业,便当知读书之乐;存为善之心,不必邀为善之名。
敬他人,即是敬自己;靠自己,胜于靠他人。
淡中交耐久,静里寿延长。
清王永彬《围炉夜话》数则 乙未之冬于莲花书屋 赵长刚
  读赵长刚的书法,与赵长刚交往,更感觉到他的书法是其人格力量的展示。
  刘熙载在《艺概》中说:“笔情墨性、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赵长刚的书法就体现出他的性情,体现出它的胸怀和抱负。因为,他在书法艺术不断精进的同时,他的书法事业也蒸蒸日上。他作为淄博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淄博书画院名誉院长、山东省书协副主席、山东书法院常务副院长,不论是画院还是协会建设上都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他策划筹建了崭新的画院办公楼和展馆,成为了淄博的重要文化窗口;他在画院院长策划主办了全国第二届楹联书法展。使淄博的书法队伍整体水平得到了提升,受到了当地书画界的一致好评。
  当前,利欲之风横行,一些书家,常奔走于名利场中,没有一点儿服务社会的意识,一平尺多少钱成为了作品代名词,唯利是图,成为书法艺术发展的一大弊病。而赵长刚则一如既往,广罗人才,推陈出新,厚道为人,乐于助人,热情为社会服务,赢得了社会的称颂。“据于德,依于仁”的君子之风,成为了赵长刚书法进入高境的基石,而他游于艺的意志,正是他不断攀登高境的动力。
(作者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标准草书学社副社长。)

佳 作 欣 赏

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少停;日月昼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故见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时要有悠闲的趣味。
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知妄穷而真独露,每于此中得大机趣;既觉真现而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惭忸。
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宽,使人无不平之叹;身后的惠泽要流得久,使人有不匮之思。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 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明洪自诚《菜根谭》数则 丁酉岁尾于莲花书屋 赵长刚
贪得者,身富而心贫;知足者,身贫而心富;居高者,形逸而神劳;处下者,形劳而神逸。脱颖之才,处囊而后见;绝尘之足,历块以方知。轻与必滥取,易信必易疑。
小窗幽记三则。丙申岁尾,赵长刚
凡情留不尽之意,则味深;凡兴留不尽之意,则趣多。多读两句书,少说一句话,读得两行书,说得几句话。看中人,在大处不走作;看豪杰,在小处不渗漏。
小窗幽记三则。丙申之冬,赵长刚
留七分正经,以度生;留三分痴呆,以防死。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从极迷处识迷,则到处醒;将难放怀一放,则万境宽。
小窗幽记三则。丙申岁尾,赵长刚
谭山林之乐者,未必真得山林之趣;厌名利之谭者,未必尽忘名利之情。贫士肯济人,才是性天中惠泽;闹场能笃学,方为心地上功夫。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
小窗幽记三则。丙申岁尾,赵长刚

慎思无忒

三思知进退,一笑对乾坤

雪里梅花
《论语》数则手卷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