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闻问切系列第15篇:舌色、舌质、舌态反应疾病信息的科学内涵
续讨论通过舌象了解身体状况和疾病的信息。
除了舌形和舌苔外,舌色、舌质和舌态也是反映身体状况的重要信息。正常舌象特征可概括为六个字:“淡红舌薄白苔”,具体地说,舌色淡红鲜明,舌质滋润,舌体大小适中(和人体高矮胖瘦相匹配,比例协调),柔软灵活,舌苔均匀、薄白而润。
3. 舌色。
舌质正常颜色是淡红色,柔嫩光润。常见病理舌色有淡白、红、绛、紫等。
当人体不够温暖,气血不够旺盛、血液不足以充血并滋润舌头时,舌头即呈现出淡白色。淡白色主要反映了人体阳虚并血亏的身体体质,常见于体质性虚弱患者和体弱老年患者。
如果身体内热严重,按照热浮冷降的自然规律,热会导致人体血液迅速流动并消耗人体的津液,这时舌苔即呈现过度的红色。如果是《伤寒论》提到的阳明实证,即热邪郁结在身体内消耗人体的水分导致的实热,很容易出现舌色变绛红色。如果身体长期久病,阴血严重不足,或者因为手术失血、化疗等方式造成的严重失血,这种情况称作虚热,是津血亏虚导致的内热。颜色越深说明内热越严重,如果舌苔发干发枯则说明内热非常严重。
如果舌色发紫,则反映了人体血液运行不畅,瘀滞导致静脉曲张而发紫。如果同时伴随着血亏阴虚内热,而且气血壅滞本身也会导致内热,舌色多表现为绛紫而干枯少津。如果以阳虚为主,则寒凝血瘀会出现青紫但舌头整体湿润。
如果舌色如皮肤暴露的“青筋”,几乎没有红色,称为青舌,古书形容如水牛之舌。表明是由于阴寒邪盛,阳气郁而不宣,血液凝形成了瘀滞,故舌色发青。
通过上卷舌尖可见舌头下面有两根静脉巡行于舌底,正常人仅隐隐显于舌下。如果其直径超过2.7毫米,其长度超过舌尖与舌系带终点连线的五分之三即为病态,有时还可同时见到舌边青紫斑或众多小血管丛。它反映全身血液或某器官血液有较为严重的瘀阻现象,现代医学在血检中常对应血液浓度粘稠等疾病。
4.舌质。
人体的舌头受津液血液的滋养,如果津液血液发生变化,长期以往,人体的舌质也会发生变化。
如果舌质粗糙、坚硬、干敛称为老舌,这种情况主要是身体内热严重。反映了人体津液血液亏虚并伴随内热,舌头得不到充足的滋养又受内热的“炙烤”,逐渐老化脆化,舌头上的纹理也逐渐粗糙。
如果舌质细腻、浮胖、娇嫩称为舌嫩,多属虚证。这种情况反映了人体津液血液中有过多的水分,过多的水分“浸泡”舌质导致舌头看起来过分细腻和娇嫩,根源是脾肾阳虚导致了身体对水液的代谢能力不足。如果出现了胖大舌,则反映了身体里水湿痰饮较严重,胖大舌通常伴随舌苔水滑,根源是脾肾阳虚、水湿停滞。如果舌淡红胖大,舌苔黄腻,则是水湿滞留在身体内化热为湿热痰浊;如果舌头上出现了齿痕舌,又称齿印舌,即舌边出现牙齿的痕迹,多与胖大舌并见,也是因为脾虚或湿盛所致。
如果舌质红,兼有舌体瘦小而薄,反映了气血长期不足以滋养舌头,所以导致舌头萎缩变小。如果兼有舌苔淡白反应了虚寒为主气血无力滋养舌头,如果兼有红绛舌则反映了血亏内热严重,热灼舌体导致舌头萎缩。
如果舌面上有典型的鼓起的红色星点,称红星舌。红星舌通常是因为严重热毒深入血液而致,热邪入侵局部静脉组织,末端能量积蓄爆发需要出口,所以出现了刺状鼓了起来,常见于温热病严重阶段。如果舌面出现了刺状,即舌面上出现的软坚及颗粒,高出如枣树上的刺,摸之棘手,反映了热邪严重亢盛的征象。点、刺的变化,多见于舌边、舌尖。
如果舌头上出现了裂纹,则反映了人体血虚长期不能滋养舌头的身体状况。人体的津液由脾主管化生,如果脾虚不能化生津液,津液不能有效上承于口舌,舌头也会出现裂纹。
身体内长期积热,或者突发性严重外邪导致身体内严重积热,热邪入血后很容易破坏舌面的微细组织和毛细血管,这时会出现所谓的“镜面舌”。
5. 舌态
舌态即舌体活动的状态。其主要现象有:
(1)舌强直。舌体板硬强直,运动不灵活,说话不流利。这种情况常见中风,或者内热严重消耗人体津液血液导致。人体的血液是人体的生命之河,还承担着搬运“水液”和代谢水液的作用。内热消耗人体血液很容易造成人体的“生态河流”“断流”,从而形成人体水液代谢失常,痰浊内阻。
(2)痿软舌。舌体软弱,无力屈伸。这种舌头反应了人体气血两虚,气不足以推动舌头充血、滋养舌头导致,常见于瘫痪、中风等老年慢性虚劳性疾病。
(3)舌颤。舌体震颤抖动,不能自主。颤抖较快的是内热伤津伤血,内热冲击舌头引发了情不自禁的抖动和颤抖;舌头上颤抖细微的是阳气虚弱不能控制舌头的体现。
(4)舌歪。舌体偏于一侧,又称歪斜舌。舌歪通常是中风导致,即内风消耗人体津血,舌体一侧痉挛抽筋,导致舌头向一侧歪斜。
(5) 吐弄舌体。吐舌为舌体伸出口外,这种情况常见于瘟疫入侵人体或正气虚衰。弄舌即舌体微露出口而后立即收回,或舐口唇上下左右,活动不停,也常见于热盛动风或小儿智力不全。从中医角度看,小儿智力发育不全与身体内先天或后天的精气和津血不足以滋养大脑有密切关系。
(6) 短缩舌。是指舌体紧缩不能伸长,这种情况常见于阳虚血寒,人体气血不够温暖令舌头受寒,寒邪收缩人体的血脉和经脉造成舌头不能正常屈伸。痰浊内阻、热盛动风、气血虚亏不能滋养舌头也可能会造成这种情况,具体可结合舌色、舌苔进行进一步鉴别。
(7) 舌纵。舌体伸长于口外,内收困难甚而不能收缩。这种情况反映了舌头的伸缩和弹性功能丧失,通常是严重高热导致舌头伸长“膨胀”,膨胀后由于血液严重损失而不能回收。
临床上,舌诊应该综合舌苔、舌质、舌色、舌形和舌态五个维度,同时也要结合脉诊、望诊和问诊的结论,进行综合性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结果。
另外,进行舌诊也应该注意以下三个事项:
1. 光线影响
光线的强弱与色调,对颜色的影响极大。望舌应以白天充足而柔和的自然光线为佳,如在夜间或暗处,用日光灯为好,光线要直接照射到舌面,避免面对有色的门窗。
2. 饮食或药品影响
饮食及药物可使舌象发生变化,过冷过热的饮食及刺激性食物可使舌色发生改变。过食肥腻甜甘之品及服大量镇静剂,可使舌苔厚腻。所以舌诊一般应该在饭后一小时后,早晨空腹效果更佳。
3. 口腔对舌象的影响
牙齿残缺,可造成同侧舌苔偏厚,镶牙可以使舌边留有齿痕,睡觉时张口呼吸者,可以使舌苔增厚等,临床上应仔细甄别,以免得出错误结论。
和西医理论相比较,中医属于系统医学、生态医学和全局医学。中医望闻问切的任何一个诊断方法都是通过局部来诊断人体的整体生态系统是否健康。和西医把疾病归结为“病毒”的认知不同。中医更认为气和血是人体最基本的能量单元,基本能量单元的亏虚会造成人体整体系统的运作失常。血亏会让人体得不到滋养而逐渐生态系统贫瘠化,气亏会让人体脏腑的活力不足,对水液、津液和血液调度运化不足。至于“细菌”,中医认为是人体气血不足,身体代谢失常,应该被滋养的地方没有得到滋养,应该被代谢的废水、身体垃圾、余热没有得到正常的代谢,令局部或者全局的生态系统恶化,积攒的浊水、浊气、浊热导致了身体内垃圾丛生,给细菌和病毒的生存生长提供了生存条件。所以,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方式重点在于改善身体的“自然环境”并补益人体的五脏六腑,从而达到健康的目的。
作者原创,如需引用,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