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的书法作品怎么样,为何会受有些人的欢迎?
一、特殊的角度
以往我们也曾经谈到过王铎,但是大多着眼于他的书法艺术成就、他的人生经历、生平状态对于他书法风格的影响以及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特殊位置——二王书法一脉的谱系传承者。
但实际上,王铎这一文人形象、士大夫形象、书法家形象三者的综合体,很具有代表性,他代表了中央集权的社会后期、由明入清这一段时间内,文人书法家一种普遍的遭遇和内心的波折,反映了那一个时代文人书法家所承受的巨大苦痛。
那么我们在这里就从书法心理学的角度,探求王铎的书法特色。
二、何谓书法心理学
这一门学科是书法学和心理学的结合,旨在通过探求艺术家当时书写书法的心境,以及在这个心境背后所蕴含的社会文化背景,把这些进行考量、研究,进而帮助人们理解书法家的书法创作,以期望对作品能有更加清晰、准确的定位。
比如,运用这一思路,其实我们可以很好的去理解颜真卿、苏轼、郑板桥、刘墉的书法。
以刘墉的书法为例子,刘墉生活在清朝封建统治的中后期,文人的社会压力很大,来自皇权的压迫很深,整个社会有对他们寄予更多希望,这样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让他们不得不去逃避,将自己装扮成一幅圆滑世故的样子。如果说刘墉的父亲刘统勋还是一位骨鲠忠臣的话,那么刘墉却变得更加世故圆滑了,更懂得明哲保身。
所以这一细腻的社会心理转变,反映在刘墉的书法中,就是肥硕、圆滑的书法姿态。
三、王铎的书法心理
要想探求王铎一生书法心理的变化,我们仍然需要从他的生平经历入手。
基本上,对于王铎的一生,我们可以说是悲剧性的,是处处充满悲剧的。早年间王铎家里贫寒穷困,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史书记载“不能一日两粥”。
但是王铎还算是有志气的,古代想要飞黄腾达,只能走科举考试的路子,所以王铎使劲发奋读书,中了进士,也算是谋得了一官半职。但是无奈明王朝气数已尽,随着各地农民起义和清军入关,大明江山遂只能拱手让人。
此时摆在王铎面前的,是两条路,一条是投降归顺清朝,一条是拒不仕清。这两条道路在我们今天人看来都无可厚非,都是个人的选择罢了,但是在当时的人看来,这可关系到一个人的道德评价、在社会上的立身之本。
显然,王铎选择了归顺,仍然做他的大官。但是王铎心中其实并不痛快。清朝建立以后,仍然有很多明朝遗民,他们声势和话语权都很大,对于王铎这样一个在他们眼中的“叛徒”,自然是不肯放过的。因此晚年的王铎基本上都是在谴责中度过,内心备受煎熬。
我们可以从当时傅山对于赵孟頫的评价中看出当时明代遗民的心态。傅山是明末清初的明朝遗民,但是他对几百年前同样做出投靠“新贵”的赵孟頫都如此贬低损毁,称他书法媚俗无骨,那么对于他们那个时代早已经投向清朝人怀抱的书法家更没有好脸色了。
但是,更为讽刺的是,王铎一生不仅没有被当时明朝遗民所接受,而且清朝统治者对他也并不“感冒”。据称王铎死后,乾隆皇帝趁着编修《四库全书》之际,将王铎的著书全部禁毁,并且将他打入《贰臣传》。
不知王铎九泉地下有知,会做何感想。
四、王铎的痛苦——那个时代文人普遍的痛苦
在文学史上,清代文坛曾经有一段时间,特别盛行感伤悲切的文风,这一文风的推动者,就是那些由明到清的“贰臣”们。我们想象一下他们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就不难得知王铎当时所面临的道德困境了,那也就不难理解当时王铎的心理感受了。
但是究其本质,这根本就不是他们能左右的。这股巨大的社会习俗力量,让他们在面临社会、政治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的时候,更加无奈和彷徨,就像之前无数文人所遭遇的,以及后来无数文人也终将遭遇的一样,他们面临社会这个巨大的齿轮,没有丝毫改变他们的力量。个人的渺小微弱几乎是注定的。
所以,在这种道德的困境中,他们所面临的还不是陈旧的社会习俗以及思想约束的羁绊,而是一种更大的、难以名状的不确定感和无力感。当王铎选择仕清的那一刻,一切都不能回头了,当他走向这条路的时候,结局也就注定了,毕竟,那个时代没有那么多可能性让王铎做出选择。
五、怪、奇——王铎书法的怪异化
如果说米芾的书法是中国书法开始怪异化、奇险化的先兆,那么王铎则把这一方面的特征发挥到了极致。他已经不再满足于米芾那种斜取势,而是大幅度倾斜,甚至故意拉长字形,向纵深的方向探求书法的内在的表现空间。
曾经有过一个朋友问我,说王铎的书法和现在那些国展上胡涂乱抹的展览体有啥区别?我看他就是丑书、展览体的最早开创者!
我只能说,这句话并不正确,如果了解过王铎的一生,能够体察他内心的世界之后,你再去看,大概就会不同了。
这就是我对王铎书法心理的分析和对其一生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