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之辨
“三阴病”是仲景六经辩证体系中属“阴”的部分,今天来探讨一下“三阴”之间的关系!
“太阴病”
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鞕。
“少阴病”
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厥阴病”
第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按照能量多少来计算,太阴应该是最具能量的,少阴其次,厥阴次之。
如果中焦且虚且寒,湿气不运则成了“太阴病”,它与“少阴病”的共同点就是二者都会出现有“吐”、“利”的症状,只不过病机不同,太阴病的“吐”、“利”是里阳虚弱,湿浊用事,“阳”难消化则“吐”,“湿”不得运则“利”,所以“太阴病”的关键病机在于“以其藏有寒故也”,治疗上应该从“当温之,宜服四逆辈”的角度入手!
“少阴病”的根本病机在于“水火不交”,脉微是阳衰,脉细则是阴亏,阴阳两亏,水火不交,其人“但欲寐”,这里“欲寐”并不是单纯的指的是患者主观上“想要睡觉”,我觉得应该延伸为患者主观感受为即使睡了也会觉得“睡也睡不好”(可参《金匮要略》:心气虚者,其人则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
“少阴病”的“吐”与“太阴病”的“吐”有所不同,前者是“欲吐不吐”,后者也是“腹满而吐”,“欲吐”是一种感觉,这与第123条中描述的“心下温温欲吐”有着相似之处,“不吐”说明体内并没有什么可以吐出来的东西,可以推测引发“欲吐”的因素可能并不是实邪,更多是功能上的紊乱,大概可以理解为阴阳的不和谐,阳亢于上则“欲吐”,“心烦”,阴亏于下则“引水自救”,水火不交则“但欲寐”。这是少阴之“吐”的根本意义!
至于 “少阴”之“利”的原因是因为阳亢于上,虚寒在下,火衰则里寒,不能消谷故从“利”,所以少阴“利”的特点一般是“下利清谷”,而太阴之利是由于湿浊不运其利的特点更多是“腐秽之物”,且主观感受应该多是“便不爽”,少阴之利则是主观感受应该是“一泻千里”!
“太阴病”与“少阴病”的鉴别点主要在于“渴”,“太阴病”是“自利不渴”,而“少阴病”是“自利而渴”,因为虚寒湿重是太阴病的根本原因,所以患者“自利”其实也是一种“排病”反应,根据《金匮要略》: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由此可知患者此时的“不渴”代表的是里湿不运!
而“少阴病”的“渴”则是在“自利”的前提下出现的,上文说到“自利”的原因是“下焦火衰”,而此时的“渴”应该有两层意义。一层是虚火亢于上造成的“假热”,另一层面也是患者“阴”虚导致“饮水自救”!
说完了“太阴病”、“少阴病”,再说“厥阴病”,“厥阴”是两阴交尽,我们古人把农历每个月份初一称为“朔”,而每月的最后一天则成为“晦”,而月亮从“朔”到“晦”的过程其实就是阴阳“交争”的过程,“厥阴病”从病机上来说也是同样一个道理,它是我们体内“水火”多少的争夺,“厥少热多”则“其病当愈”,寒多热少则“病进”,此外,厥阴的特点还包括相火夹风木之气上冲,风火相抟上冲于上故为“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等,虚寒于内则发为“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等!
“太阴病”与“厥阴病”的共同点是二者都有“食欲”问题,太阴是因“湿寒在内”引发的“食不下”,厥阴则是“火亢于上,里寒于内”的“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此外二者之辨还在于“渴”,太阴是里湿不运引发的“不渴”,而厥阴则是“火亢于上,伤津耗液”引发的“消渴”,消渴的意义是指患者喝进去了很多水而却不见有等量的“水”出来!“少阴病”与“厥阴病”的共同之处是二者都有类似“上热下寒”的症状,比如少阴病的“白通汤证”与厥阴病的“乌梅丸证”等,二者都有“渴”,少阴的“渴”更多的是“阴”虚故饮水自救,而厥阴的“渴”更多则是风火相煽引发的津液极度亏竭!
最后我们再从特殊性来探讨一下,太阴有“时腹自痛”,腹痛是由于“腐秽停留”所致,而少阴的最大特别之处在于患者更多在精神方面,比如患者“阴不胜阳”则“心中烦”,水火不交引发的“但欲寐”等,厥阴的最大特色“吐蛔”!此外三者在手脚温度上也有着不同之处,“太阴病”手足温代表邪热与湿化合,中和了太阴的“寒”,所以这个容易出现湿聚内热引发的“发黄”,而“少阴病”中“手足逆冷”和“利”并见时往往非常危险,“厥阴病”的“手足逆冷”代表“阴阳气不相顺接”,“厥”与“发热”之间的斗争往往代表着疾病发展的趋势!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有不到之处尽请批评指正!)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