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经》 | 为什么不以追求快乐为人生目标?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

原创小江老师2020 龙虎山道教 昨天
南华真人庄子有个好朋友叫惠施,他曾经提出了10个著名的哲学命题,叫做“历物十事”,其中一条命题谓之: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南华经·天下》
太阳升到头顶,是一天的正午,温度最高,视野最明,然而这也同时意味着黑夜即将来临。同理,人生的发生即意味着终结,诞生即意味着死亡,所以古人才感慨:“人固有一死”。
因此,天下无不散之宴席,此刻还与亲友把酒言欢,彼刻却不得不独自面对孤寂,正所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所有快乐的终点都隐藏着痛苦,是以自古文人墨客无不“伤春悲秋”——秋天固然悲痛,可是暖春的生机亦暗示了寒冬的死寂。
但是,又说人生其实还有四大乐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然而一时的狂喜却总不能久持,因为正如伤口会随着时间慢慢愈合,快乐也一样随着时间逐渐消散——反过来说,“洞房花烛夜”之所以珍贵,乃因它在的不可复制性以及不可持续性,如果“洞房花烛夜”本身可以无限持续,那么“洞房花烛夜”本身即失去了意义。
正午、暖春、人生等等,都一样,万事万物不断变易,这个最简易明了的现象,乃是宇宙当中唯一不易的终极事实,谓之“易”(简易、变易、不易)。
因此,由于不可复制性和不可持续性的存在,这些特质让“快乐”之所以成为“快乐”,也同时让“快乐”成为了与“痛苦”形影不离的邻居:一旦不可永久持续的“快乐”突然结束,痛苦就会接踵而至,谓之“乐极生悲”。
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
——《淮南子·道应训》
纵观整个人生,除去工作学习等周而复始的日常琐碎,貌似“快乐”的时光占比并不高,所以“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这是常态。
面对此等常态,现代社会生活却未能给出相应的引导,而是反其道而行之,采取了一种选择性失明的回避态度: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因而就从中发展出了一种“快乐崇拜”的现代社会氛围,所有人都应当和广告、电影、真人秀里面的明星一样,每周7 × 24小时地沐浴在快乐和喜悦的光明之中。
正是在这样一种氛围的刺激之下,人们不但要回避生活当中的各种不如意,而且还要相互攀比,比比看谁活得更快乐(这个赛场就在微信朋友圈)。
然而,越是能够量产的东西,就越是廉价。
因此,在相互攀比和表演的过程当中,在不断制造和量产快乐的过程当中,我们生活里的“快乐”变得越来越浅薄,越来越廉价——很难区分,我们在“快乐崇拜”的氛围里面所追逐的,到底是“快乐”,还是“快感”?
碎片化信息、吸睛图片、快节奏短视频,只要有网络,抱着一台智能手机(或许再加几瓶肥宅快乐水),我们就可以在不断变换的视听刺激之下,对着一个触屏刷到天荒地老。乃至于有些所谓的“聚会”,也不过是大家围坐一桌,共同埋头刷手机。
手机占据了我们闲暇生活的大部分时光,这意味着我们在面对“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的时候,是如此无力,所以才需要借助不断刷新的视听刺激、以及广告传媒所催眠的“7 × 24小时的快乐”来进行回避。
在《南华经》中有一个故事,预言了今天这个社会现象:
一个农夫挖了一口井,要用来灌田。他用一个桶从井里提水,费力不讨好,事倍功半。子贡路过看见,说:“你为什么不用槔(笔者注:打井水的工具,以横木的一端系着水桶,另一端缚以重物来拉水)?那样可以比较省力,可以事半功倍。”农夫说:“我知道他省力,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才不用它。我所怕的是用这样一个巧机关,人的心就会变得像机械。机械的心灵会让人散漫怠惰”。
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傦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圃者仰而视之曰:“奈何?”曰:“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佚汤,其名为槔。”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
————《南华经·天地》

通过全面工业化,通过网络,通过手指姆刷手机,现代工业网络信息社会,的确是让人类从繁重劳动的枯燥乏味当中解放出来了,却又因此而进入了另一个极端:丧失了耐心和专注——“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

键盘代替了笔墨,所以我们每每提笔,写出来的字都是歪歪扭扭;
我们每天可以刷上百条微博,却不能在一年时间里认认真真读完一本书;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2个小时的电影也成为了一种煎熬,远不如20秒的短视频来得愉快。
(赵孟頫小楷《道德经》)
散漫懈怠,人之常情,所以道教修行,讲求一个“逆”字,需要大量的耐心与高度的专注,将散漫躁动的身心收拢回来。因此,修行肯定很苦,远不如刷微博看短视频来得快乐——然而刷手机之乐,究竟是“快乐”呢?还是“快感”呢?
推而广之,不只是道教修行,生活当中所有类型的成就,都需要持之不懈的耐心和专注。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快乐在人生的占比是不多的,因而也不必7 × 24小时强行欢笑——酸甜苦辣,皆是滋味,何必偏食快乐?
手机刷刷无妨,不必沉迷。放下手机练字读书,费点力、花点时间学习些新技能新知识,纵然没啥快感,却可以为人生增加些许厚度。
很奇怪,能够历练人生的东西,从来不快乐,也没啥快感,往往还有点痛苦。
人们不应当将“追求快乐”列为人生目的,因为快乐不可持续,乐极必然生悲,你要如何面对?
不断历练、保持学习、精进修行,让我们成为最好版本的自己,无论酸甜苦辣,皆可面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