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篇:
林语堂说,人生在世,无非就是有时笑笑人家,有时被人家笑笑。
文学大家,总是用最浅显的字阐述着生活的真相。
无论是背后的指指点点,还是当面的冷嘲热讽,我也已经不止一百次被别人笑笑了。
阔儿六个月大的时候,我们还在老家住着。邻居嫂子说:妹儿啊,我儿子去年的小衣服穿过一两次,想给你送来,又怕你嫌弃。
我说:谢谢嫂子,咱自家孩子穿洗过的衣服,化纤物质少了,对小孩的皮肤更好,而且您能想到阔儿,我已经很感谢嫂子了。怎么会嫌弃呢!
嫂子把一包叠得整整齐齐的小衣服放在我面前,她说:小孩子长得快,穿俩月就小了。我都用热水烫过了,太阳底下也暴晒了,还熨烫平整了。
我是很感动的,毕竟,跟邻居嫂子不是很熟,人家能想到我就代表一种亲近。
很久之后,才知道,因为嫂子送给我们小衣服的事情,引来不少流言蜚语。
有人说:别看海滨两口子在城里上班,挣着高工资,多贵的衣服都能买,人家还不嫌弃别人家小孩的衣服。越是通情理的人,越没乱七八糟的闲事。
有人说:不可能,那正儿八经有工作的人,会拾掇别人的剩衣服穿吗?谁有吃的有喝的,去接受别人的施舍啊!绝对不合理。
也有人说:城里人都这样,吃喝拉撒都要钱,这是过得比农村人还穷呢,连衣服都不舍得还孩子买,竟拾掇农村人的衣服穿。
人们总是对自己认知以外的、自认为不可思议的东西,理所当然地加以臆想和怀疑。
后来呀,传着传着,我就成了别人闲言碎语里收破烂的抠人了,一个月领着多少多少的工资,还跑乡下拾掇农村人的剩衣服,城里的日子有多难!
如果在小时候,这么多的散言碎语,我大概会满心的委屈苦恼愤恨,甚至会想着一定要做些事情证明自己不是他们说的那样。
鲁迅在《并非闲话》中写道:“对于谣言,我是不会懊恼的,如果懊恼,每月都得懊恼几回,也未必能活到现在了。”
所以,越长大越坦然,人不可能活在流言蜚语里,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自己在别人的口中有多少个版本,你也永远不可能为迎合所有人而改变自己。而且,过分对那些流言耿耿于怀,真的会影响心情生活和工作。
有人说,制造传播流言者大都是一些心灵不够阳光的阴险之人。既然如此,我们又何必太在意这些人的说辞,身正不怕影子斜,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让那些流言蜚语都见鬼去吧!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