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报训练营第二讲:新高考改革政策解读

院校

专业

高报

学习

政策

高中生日签

关注高中生,关注高考报考

志愿填报训练营第二讲
大家好我是布格,一位醉心研究高中升学的男人,欢迎来到布格的志愿填报训练营。
本次训练营主要是从0开始,讲解分析该如何进行志愿填报,希望能对你在填报志愿这件事上有所帮助。
本文是训练营的第二讲:新高考改革政策解读,本讲课程目录(广东省新高考解读会在第三讲,广东省的小伙伴可以不看这讲的):
1. 为什么要进行新高考改革;
2. 各省市区高考改革方案要点及时间表;
3. 新高考改革后的新变化;
4. “3+3模式”和“3+1+2模式”分析解读;
5. 等级赋分制的解读(这个可以不看的,对填报意义不大)。
如果看完本节课后,对于新高考改革存在疑问,或者不知道该如何选专业,筛选学校,不知道填报规则等等,可以点击下方咨询的。
志愿填报百问百答

从浙江、上海两地区开启新高考改革后,到目前为止(2020年),已经有六个省份(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在实行新高考,明年(2021年)将会有 8 个省份(广东、湖南、湖北、河北、辽宁、江苏、福建、重庆)也进入新高考模式。
这一次的新高考改革算是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无论前面几个地区改革进行得如何,新高考改革也是大势所趋,现在已经不是在讨论要不要改革的问题了,而是什么时候改,需要怎样改。
所以无论是已经开启新高考改革的省份,还是将要改革的省份,亦或者是还没确定何时改革的省份,这节课都是非常适合高中学生和家长的。
01.
为什么要进行新高考改革
在对新高考政策解读之前,我们首先得思考下,为什么要进行新高考改革?
2014 年 9 月 4 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之后浙江和上海就成为了第一批改革试点地区,而我们广东省也在2018年,也就是你们这届,正式启动3+1+2的高考改革模式。
在这个消息出来之后,一直都会有同学和家长觉得改革之后特别繁琐,高一选科变得麻烦,志愿填报也变得更加复杂,觉得没必要,只要把成绩弄好,成绩考高分不就可以了吗,为啥要改着改那的,整得一众学生和家长鸡飞狗跳的。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想法:高考只管成绩就行,其他的都不重要
这种想法对不对呢?
既对也不对,有很多事情和观点,我们得放在具体的环境下进行讨论,不能纯粹单独拎出来讲。
举个例子,比如在在1952年我们国家进行了院系大调整,重点放在发展工科上面,扶持了很多专科学校的发展,这是为了应对我们当时新中国成立之后,百业待兴,工业基础小白情况下做出的决定。
举这个例子是想表达一个观点,高考改革如果放大来讲,其实是国家的一个大体趋势,是为了让人才的培养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52年院系大调整,是国家工业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所以会在工科上重点去扶持;在90年代,或者本世纪初,会在经管类,贸易类,法学类专业上给很多扶持,这是为了应对改革开放之后带来的浪潮。
改革之初,我们国家经济属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而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而现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更多是生产要素的科学合理配置、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等等。
那想要做到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各种领域想要深耕细化,在人才培养上就需要有所改进。
旧高考无论是文理分科,还是院校为主的填报,都是比较简单粗暴的,对于人才精细化的培养也是极其不利。
比如说,旧高考时代,一些稍微差点的学校即使有很好的专业,大家也不敢填,因为怕亏掉分数;比较好的学校即使有天坑专业,仍然会有人为了冲个牌子去铤而走险,然后被迫调剂。
因为本身对这个专业不熟悉,或者调剂之后心里不爽,在之后工作上可能也不会选择这个行业,那这样的话,对这个专业评价也就不好,如此循环,也就导致现在大家在网上一搜,除开计算机等寥寥专业外,其余专业都是劝退专业。
这种现象,也就导致了按照学校投档的专业分数线不能反映专业本身的真实价值
新高考改为按专业+院校投档以后,每个学生的投档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遵从自己的真实意愿,可以放心地把所有专业都填成自己想去的专业,专业的分数线也就可以反映其真实价值了。
举个例子,比如以前想要冲刺一些好学校的计算机专业,但有可能会被调剂到生化环材等等这些专业。但院校组的情况下,就算专业调剂也是在院校组合里面调剂,而不会被调剂到别的专业组里。
所以有种极端点的做法,就是可以把45个专业组都选择计算机类专业,即使上面的学校没有被选上了也有下面的接着,不用担心被录到其余专业去。
当然,这里面会出现几个问题:比如说以后可能会出现专业集中性会很强,热门专业分数线也会比较高
还有就是要注意另外一个问题,你得熟悉你所选择的专业
关于如何了解专业和行业,在后面章节会详细讲到的。
以上就是我对于为什么要进行新高考改革的一些想法,内容会比较长点,当然这里面还只是其中的一个小部分。
改革是一件综合性的事情,涉及很多方面,比较建议各位家长和学生能够花点时间多去了解为什么要进行新高考改革,了解趋势,这对各位在接下来选专业,填报,甚至是大学之后的行业选择上,帮助性都会非常大的。
02.
各省市区高考改革方案要点及时间表
(一)新高考改革时间线
我们先来看一张图,上面这张是新高考改革的的时间划线,从时间线上可以看出,全国大部分省份地区都已经确定开展新高考改革。
四川、河南、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贵州、内蒙古、西藏10省原定于2018年参与第三批新改革改革,但是由于前期试点省份暴露出了诸多问题,这10个省份认为新高考制度不够成熟,决定推迟新高考改革。
对于已经确认实施新高考改革省市的同学家长们,建议你们去看一下本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新高考改革的政策原件,这对于从整体来了解新高考改革方向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各省市新高考改革方案要点
下面的这张图片是各省市区高考改革方案要点及时间表,主要是依据各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改革方案总结出来的要点。
主要概括了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的省市的新高考改革要点,第四阶段的几个省还没有真正公布确定方案,就暂时不总结了。
如果想要第一时间了解新高考的最新动态,可以关注你们省教育厅的官方网站,或者是持续关注我们,接下来也会提供更多关于新高考改革的分析和解读
03.
新高考改革后的新变化
在上面表格当中,其实总结的也是新高考改革的变化,不过比较分散。在这小节当中,我就筛选了几个比较重要的新变化,同学家长们要留意下。
(一)文理不分科,改为“3+3模式”,或者“3+1+2模式”。
在已经正式公布新高考改革的省市中,浙江、上海、北京、山东、海南、天津采用的是“3+3”的模式。
必选的“3”是语文、数学、外语;选考的“3”是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选出3门。
浙江比较特殊点,增加多了一门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 ,选考科目变成了: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门设有加试题的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第三阶段的广东、湖南、湖北、河北、辽宁、江苏、福建、重庆这8个省份实行的是“3+1+2”模式。
必选的“3”是语文、数学、外语;“1”是物理和历史的二选一;“2”是化学、生物、地理、思想政治中四选二。
以前的高中分科过于简单,直接文理割裂,这种简单的分科在高中是挺好使的,但是放到大学专业学习就不适应了。
比如大家都知道在高中的学习阶段地理这个学科是被分在了文科里面的,可问题的尴尬之处就在于在大学阶段地理相关的专业大部分全分在了理科方向,几乎不怎么招收文科生。
大学阶段的地理学专业与高中我们学的地里有极大的区别,高中地理属于文科更多的是强调记忆性的东西,而地理科学属于理科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
我们来看下地理学在大学里面的主修课程:地球概论、地质学基础、地貌学、气象与气候学、地理信息系统、人文地理学、城乡规划、城市规划、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水文学、自然资源学原理、测量与地图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地理教学论、遥感概论等。
这些课程涉及了太多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知识,所以导致的很多文科生没法去学习,也正因此一般情况下,大学的地理专业是属于理工科的,文科生基本不能填报。
这种简单文理分科的旧高考模式,其实是不适用于大学专业学习的,这也是为什么要进行新高考改革的原因之一。
在经济和科技发展到一定地步,需要更多是精细化的运作,就不能再按照之前的那种粗放模式培养人才了。
(二)录取模式改为“两依据、一参考”。
在第一节各省市的改革方案时间表中,如果各位同学仔细去观察,会发现很多省市的高考考试模式都有所改变,不再是以前的那种单一成绩定论,很多改成了“两依据,一参考”。
“两依据”是指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其中合格性考试相当于以前的会考,等级性考试相当于高考。
“一参考”是指综合素质评价
根据教育部出台的《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意见》,各地中学将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及社会实践5个方面来客观记录学生的各项活动,为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高考多元录取提供重要参考。
当然,在目前这“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下还没有怎样发挥作用,并没有列入高考成绩里面。
但是这并不能说这个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功能就是鸡肋,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等问题。
虽然在目前我们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目前这种参考性还没有真正能实现,但在接下的几年的改革较为明朗的时候,这种参考性就会用得上。
当然现在综合评价招生里,就已经用得上了。
(三)等级性考试(选择性考试)成绩赋分
新高考模式下,等级性考试(也叫选择性考试)不再计算卷面分,会根据等级进行赋分。
等级性考试就是选科的考试:“3+3”模式是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3+1+2”模式是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
关于赋分制的详细解读会在第四节中说到,这里就不重复展开说了。
(四)外语考试进行多次考试,择优录取
在很多省份的新高考改革方案中有提到,外语科目考试分听力和笔试两次进行,听力部分有2次考试机会,取最高分计入高考成绩,还没有进行这部分改革的,也会提到条件成熟后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虽然目前只有在听力上进行改革,但相较于往年来说,这对学生来说已经是绝好的消息了。
这几年对于考试的几个科目进行了很多改革,从以前的语数英变成现在的语数外,而且逐步提高语文的比重,降低外语的比重,这些对于我们学生学习复习都是影响很大的,所以同学家长们一定要多关注这方面的变动。
(五)全面实行平行志愿,按照专业组录取
文理分科时代,高校招生中一般是按照高校专业类录取,录取规则有平行志愿和顺序志愿。
但在新高考改革方案中,几乎都采用了“院校专业组”方式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按照物理、历史分开划线、分开投档、分开录取。
招生高校按物理、历史科目分别编制招生计划,考生以院校专业组而非院校为单位填报志愿,一个院校专业组即为一个独立志愿,其组内的选考科目要求须完全相同。
这种志愿填报的做法相较于以前来说有很大进步了,同时也把专业的重要性提高上来,改变以前那种院校为导向的思路,这对于学生的职业规划是非常有帮助的。
当然,这对于防止学生掉档,也是很大帮助的,文理分科时代掉档是填报中的梦魇,但是院校组投档情况下,掉档的几率就低很多了。
(六)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
新高考改革中虽然很大一部分针对本科院校,但也没有把高职院校给落下,在众多省份新高考改革方案中,高职院校的录取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比如考试时间、录取方式、录取规则等等都有所变化,如果成绩不是很理想,很大几率会是选择高职院校的同学就要注意这块改革了。
每个省份的改革纲领会是相同,但也有自己的特色,可以到各省教育考试院和教育厅下载公布的原始方案,看看方案里面对于高职院校改革是怎样描述的,如果有看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私信布格的。
04.
“3+3模式”和“3+1+2模式”的分析解读
新考试改革中,主要就是两种选科模式:“3+3”模式、“3+1+2”模式,这两种模式还是存在较大差异点的,下面分析下这两种选科模式,大家根据自己的选科模式来看就行。
(一)“3+3”模式
1、“3+3”模式特点
这里的“3+3”模式有分两种:
浙江的“7选3”考试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英语、俄语、德语、法语、日语等)三科必考。
学生要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等7个学科中,选出3个学科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浙江省高考总分为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英语、俄语、德语、法语、日语等)满分均为150分,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等7个选考学科,每科100分。
上海、北京、天津、海南、山东实行“3+3”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英语、俄语、德语、法语、日语等)三科必考。
学生要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6个学科中,选出3个学科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上海市高考总分为660分: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均为150分,不分文理,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选择其中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考生自主选择的3门选考科目,每门满分均为70分。
北京、天津、海南、山东四个省市高考满分为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英语、俄语、德语、法语、日语等)满分均为150分,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6个选考学科,每科满分均100分。

2、“3+3”模式选科组合以及对可报专业的影响

(二)“3+1+2”模式
1、“3+1+2”模式特点
2021年,河北、辽宁、湖北、湖南、重庆、江苏、福建、广东等8个省份将作为第三批“新高考”试点省份,将推行新的高考模式,即“3+1+2”模式。
其中,“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必考;
“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必须选择一科;
“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两科。
河北、辽宁、湖北、湖南、重庆、江苏、福建、广东等8个省份高考总分均为750分。
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50分,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6个选考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2、“3+1+2”模式选科组合以及对可报专业的影响
05.
等级赋分制的解读
等级赋分制的核心是你的卷面分并不是最后的得分,最后的得分主要看你在这科中的排位多少,你的分值在所有考生中的相对位置才是决定选考最终成绩的因素。
各位同学和家长也不要需要过分在意赋分制是怎样计算的,因为到最后也不要你亲自动手计算,考试院会帮你计算出来的。
(一)赋分制的影响
赋分制的最大影响是降低了学科难度不同所带来的分数差异。
因为以前是文理分科,而且排名相对简单,原始分就已经很好选择学校。
但是新高考改革后,大学专业需要对应不同的学科,同一个专业可能会有好几个选科组合。而不同学科之间的难度不一样,选择的人数也不一样,选科组合最后的原始总分和排名差异就会比较大。
如果再用原始分来填报志愿的话,选科中试卷难度较为简单的同学优势就比较大了,这样对选科难度大的同学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而通过排位等级来赋分的话,就会磨平学科难度带来的分数差异
可能会有家长担心自己选择的科目人数比较多,竞争比较大,选择科目人数比较少的会更有优势。
但要注意的是,我们竞争的话,是和与自己选科相同的同学作比较的,而且最后大学不同的专业也有对应的学科要求。
虽然选科人数多少对最终得分有所影响,但因为赋分制的计算方式,以及不同学科对应专业的多少等因素的稀释,最终的影响是比较小的。
(二)赋分制的计算方法
因为不同省份的等级划分不大一样,所以这里就用广东来举个例子说明。
1、将每个选考科目的考生群体卷面分转换为等级。
把每个选考科目考生群体的卷面分从最高分到最低分顺序排列,根据整个考生群体的卷面分被转换为从高到低A、B、C、D、E共5个等级,每个群体考生赋予1个等级。
比如广东省选择化学的有10万人,而你排在3万位次,属于30%,属于B等级。
2、将等级转换为等级分。
等级分的满分值为100分、起点分值为30分,从A至E每个等级按照1分1档的分数间隔对各个等级进行连续赋分,各个等级的等级分赋分区间从17到10分不等。
然后再根据每个考生的卷面分数及其所在等级的等级赋分区间,运用等比例转换法则将其卷面分换算成等级分。
公式如下:
下面公式还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卷面分的区间划分
比如说这次考试,最高分是90分,一共有1000人考试,那属于卷面分A等级的区间范围下限就是排位170位同学的分数。
说完计算的原理,下面用一个具体例子说明下:
比如你的化学分数是75,排在3万名,选择化学的考生有10万人,通过计算,算出你这次考试B等级对应的卷面分是80-61。
按照排位,你是处在30%的位次,属于B等级,我们根据表格1中划分出来的等级分区间可以查到,B等级的等级分赋分区间为82~71 。
根据公式计算:你最后的等级分为79分。
以上就是关于新高考改革的政策解读的内容,希望今天这节课,能帮助到实行新高考改革的省份的学生和家长,对新高考改革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
下节课我们要讲的内容是:广东省新高考政策深度解读,希望大家能跟着布格一起学习讨论。
如果看完本节课后,对于新高考改革存在疑问,或者不知道该如何选专业,筛选学校,不知道填报规则等等,可以点击下方咨询的。
志愿填报百问百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