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有热的孩子,居然也要祛湿?
图书满减、课程直降特惠
新三星汤买五送一再减30还送儿脐贴
最近我发现,有些家长是这样理解孩子的一些身体状况的:
阴虚等于缺水,要给孩子补充津液,不能乱用祛湿的食药材;
湿气重等于体内水有余,要给孩子合理祛湿,不能随便生津。
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思路足以用来对应孩子的各种小问题。
但少数情况下,长期疏忽孩子的后天养护(尤其是喂养方面),或孩子曾经久病高烧,虚弱之余,整体体质也比较复杂。
有家长问:“许教授,孩子有没有可能出现既湿气重,又虚火的情况呢?”
上面所说的那些情况,就有可能导致孩子既湿气重,又虚火。该如何调理呢?
湿气的水
为何解不了阴虚的火?
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正确了解湿气是什么,阴虚所缺的津液又是什么?
· 湿气:
是一种病理产物,有黏腻的特质,是身体无法正常运化而产生的黏着在体内的液体。湿气有可能来自于外界环境,还有可能因为饮食不节引起脾胃湿困,由此生内湿。
· 津液:
是人体内滋润濡养和充养血脉的正常水液,包括汗液、血液、尿液、脏腑内在体液和正常分泌物。
这也就解释了孩子为何会既阴虚,又湿气重:
湿邪困脾时,会影响脾胃生成津液的功能,同时湿气也会影响气机运转,严重时,孩子就会出现缺津、阴虚的表现。
如何给孩子
祛湿不伤津?
孩子既有虚火、又湿气重,调理起来确实比较麻烦。首先需要家长认真辨证:
嘴唇、舌头红,舌头胖大,舌苔厚腻,但同时又有口干舌燥、皮肤干燥等情况。
看到孩子有这种情况,初判有虚火、又有痰湿,应该先消积祛湿、健脾祛湿,等厚重的舌苔清了之后,发现孩子有阴虚的症状,才可以服用相应的食疗方滋阴。
之所以不先滋阴,再处理湿气,是因为体内有湿气的情况下,滋阴的效果不仅不好,还会加重脾胃负担,让身体更为湿困,阴虚的症状也会更严重。
我建议家长要先祛湿,脾胃不受湿困,健运起来了,阴虚的症状不仅会得到缓解,再合理补虚,才能有比较好的效果。
总结这类孩子的调理方法:
步骤① 消积祛湿:
四星汤、五星汤,也可以桃苓汤与四星汤共服。
步骤② 健脾祛湿:
健脾祛湿汤、小儿祛湿汤、芡实粥等。
步骤③ 有阴虚情况下:可以用麦冬、石斛等滋阴食药材调理,如麦门冬粥、石斛麦冬茶等。
孩子湿气重的具体辨证方法,以及以上食疗方的服用方法,都可以在祛湿课第一、二、三单元中具体学习。
针对孩子受湿气影响的不同程度,可以在今天更新的祛湿课第33讲中详细学习,其中也包括了今天所说的这种既阴虚又湿气重的情况。
现在订阅祛湿课
通过学习第33讲,你能立即学到:
3岁以上孩子,针对不同情况的祛湿方法。
① 身体健康的孩子,如何在春夏俩季防湿?
② 孩子寒湿严重,更适合怎么样调养?
③ 孩子湿热严重,如何正确清热祛湿?
④ 孩子阴虚兼湿气重,应该怎么综合调理?
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常见的儿童祛湿问题,比如:
大便经常稀烂,黏厕所,气味酸臭;
双眼浮肿,没精神,胃口差难喂饭;
长期积滞,普通助消化方法效果不明显;
每到夏季痱子、湿疹反复、难好;
痰湿重,常常有咳痰,易患过敏性鼻部疾病;
体型偏虚胖,体质差,稍微一变天就易生病;
……
都值得家长警惕。俗话说,十病九湿,孩子的湿气不仅来自于外界环境,更源自天生就偏虚寒、未发育全、易受损的脾胃——当脾胃无法很好地运化水液,就会引起水湿痰饮,长期如此还会陷入湿困脾土、脾虚、易病、难养的恶性循环。
因此,我建议家长系统学习适合孩子的正确辨湿、祛湿、防湿方法,积极解决一系列由湿气重带来的小问题。
尤其夏季湿气盛,脾胃又易虚,很容易内外夹湿。该给孩子哪些应季祛湿食疗方?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正确防湿?这些都是家长现在应该掌握的、能让孩子安度夏天的育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