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行书丨点画多变,钩钩不同
行书较为实用的书体,书写轻松。行书点画之间,顾盼呼应,使转纵横,圆融秀润;结字阴阳向背,纵横开合云卷云舒;使转牵丝映带遒美,笔画结体在楷书的有形、草书的无形之间。因此行书必以楷法为形质,下笔点画有源;以草书为性情,使转有法,写起来自然生发无穷。
虞世南《笔髓论》:
行书之体,略同于真,至于顿挫盘礴,若猛兽之搏噬;进退钩距,若秋鹰之迅击。故覆腕抢毫,乃按锋而直行,其腕则内旋外拓,而环转纾结也。旋毫不绝,内转锋也。加以掉笔联毫,若石璺玉瑕,自然之理。亦如长空游丝,容曳而来往;又如虫网络壁,劲而复虚。右军云:“游丝断而能续,皆契以天真,同于轮扁。”
这里说出了行书的特色,点画变化多端,结体断连自由,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书体,如行书中钩画千变万化,大小随意,即可写成圆弧钩,也可写成斜钩,钩可大可小,这里以王羲之《集王圣教序》为例介绍钩的写法。
竖钩
王羲之行书代表《集王圣教序》中一些字的竖钩变化形式非常多,如 “乎、永、利”等字,有斜推钩,弧弯钩还有连写钩,而“利”字刂 没有钩,变成爽利的一竖,这里体现了千变万化的一面。
长钩
长钩使用也比较多,长短自如,可以拉长线条,增加气势,爽快而又大气。如“济、月、闻”等字。
短钩
短钩含蓄、凝练,用笔似到非到,欲行又止,含蓄文静,有一股内力,如“得”字几乎不出钩,“高”字“力”字只作了弧弯,有一种动势之态,“乘”字略见钩,却十分凝重。褚遂良的书法的“钩”多是这类,稍稍出勾,有的甚至隐含在内,有钩的感觉,但又不出钩。
戈钩
戈钩在行书中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顺势向右上出钩呼应撇画,还有一种不出钩,略停即收,饱满含蓄。出钩的戈钩分两种形状:一种挺健另一种仰望。
1.挺健形:出钩前的长画长而挺,出钩也尖、健。如“義、茂、武、咸”等字。仰望形,其形如人仰望之状,长画下弧,气势较大,如“诚、域”等字。
2.无钩形:写到最后急停回锋,或方笔或圆笔,对字形起收缩作用。如“成、藏”等字。
横钩
主要是宝盖头、雨字头、常字头。
1)点横钩。在上述字头中,左点独立者为点横钩。左点独立,而且含蓄,横折处更方一些,显得方劲挺健。如“寒、运、空、宏”等字。
(2)弯横钩。左点不独立,直接与横钩连写,取斜势,出钩较大,流畅大气,往往与下一笔形成连带,如“军、罕、宙、宣”等字。
竖弯钩
竖弯钩作为基本点画之意,在行书中变化幅度较大,易于发挥,如下几种形态:
1.粗细变化竖弯钩
王羲之《集王圣教序》中的竖弯钩竖较细,钩较粗,如“况、观”等字。同时向上出钩的还有弧挑钩,增加了弧的感觉,流畅而协调,如“凡、乾”等字。
2.竖弯弧钩,这是一个充满变化的笔画,分成从竖到横到钩三个阶段,最终写成弧钩,轻盈婉畅,增加了与其他字的协调性和流畅感,甚至有的写成了平直的秃钩。如“先、窥、境、地”等字。
3.启下钩,行书中竖弯钩顺势反写,使转启下,如“化、死、九、比”等字,把本来向上的出锋改为左下出锋,顺势到下一个字的起笔,增加行气和流动效果,此种写法是行书上下字形成呼应的典型特色。
张怀瓘《书议》说:
夫行书,非草非真,离方遁圆,在乎季孟之间。兼。真者,谓之真行;带草者,谓之行草。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行,草又处其中间。无藉因循,宁拘制则,挺然秀出,务于简易;情驰神纵,超逸优游,临事制宜,从意适便。有若风行兩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
行书,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自由书体,行书无定形而体势多变,无定法而姿态迥异,临事制宜则随机应变,纵意则神采飞扬,变化莫测,体势多变最为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