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史上第一位飞行家潘世忠

是青浦人 l 戴仁毅

朝花时文

2018-01-24

千百年来,人类没有停止过插翅飞上蓝天的梦想。国产C919大型客机再一次从上海试飞成功,令人联想起上海的第一位飞行家。

20世纪初,就在上海青浦区赵巷镇方东村,诞生了一位杰出的飞行家——潘世忠。

潘世忠——中国近代航空史上的第一位飞行家。他不但是最早的上海飞行家,也是中国航空史上的第一颗明星。

1889年(清光绪15年),潘世忠出生于一个建筑师家庭。从童年起,潘世忠就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家庭熏陶,父亲的刻苦勤奋、一丝不苟,潜移默化影响了他的一生。上小学时,潘世忠读书就很用功。他聪明好动又贪玩,乡村的田野宽广而又芬芳,充满了诱惑。放学后,潘世忠就以一颗童心自己折纸飞机,做竹蜻蜓,在田野边尽情玩耍,让最初的想象驰骋在故乡的天空上……

小学毕业后,父亲把潘世忠送到了上海徐汇中学读书。天资聪明的潘世忠学习成绩优良,动手能力也极强,他对机械发生了兴趣,能把家里一座台式摆钟拆开后又重新装好。父亲赞许的目光,无疑是最好的鼓励。

一个人的中学时代往往充满理想和憧憬,然而,潘世忠的中学时代却碰上了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攻陷北京,战乱不停、民不聊生。清政府腐败无能,给人民带来灾难和失望,哪里有一片平和的环境能实现他的理想呢?

潘世忠

1904年秋,父亲把潘世忠送上了去法国的轮船,让他以勤工俭学的方式到深造。告别了青浦赵巷这片眷念的故土,告别了坦荡奔流的黄浦江,潘世忠要去异国他乡圆一个强国梦。

飘过印度洋,穿越了苏伊士运河,当轮船进入地中海时,潘世忠不由舒了一口气。20多天枯燥的海上生活让他感到焦灼。他靠在船栏旁一面欣赏着地中海风光,一面想,什么时候人能像鸟一样飞起来就好了,可以免去长途旅行的劳顿之苦,还可以缩短航程。他相信这一天会很快来到的。是的,这个梦想最初在古老的神话故事里也能得到诠释,哪咤的风火轮、印度神话中的飞毯乃至希腊神话传说中海神的马——一辆由4匹有翼的马拽着的发光的金车,如箭一样从深海中升起……这些丰富大胆的幻想,拓展着人类的思维与实践空间。

回顾一部航空史,从最初的滑翔机到现代的超音速、无人驾驶飞机,人类一步一个脚印,直到征服天空。当然,万事开头难,但没有难倒对未来充满梦想的人。潘世忠先后进了里尔机械专门学校和兰斯特伯多生飞行学校学习。里尔是法国北部一个中小城市,靠近比利时边界,那里有比较集中的纺织业、机车、机械工业。从小对机械怀有浓厚兴趣的潘世忠,在那里开了眼界。而兰斯则是法国东北部一个中小城市,那里除了冶金、食品等工业之外,还有一家特伯多生飞行学校。潘世忠的勤奋刻苦博得了法国老师的赞扬。

在兰斯学习期间,传来一条轰动世界的新闻,整个学校都沸腾了——1908年9月,美国俄亥俄洲但顿市的莱特兄弟在迈尔堡阅兵场举行了公开的飞机飞行表演,飞机在空中飞行了31分11秒,这标志着人类千百年来飞上天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潘世忠激动之余,又未免有点自卑,中国在世界上是一个大国,历史悠久,有几千年的文明,然而,无论从国力还是科学技术水平来说都和美国相差一大截。美国的飞机上天了,中国却还八字没有一撇呢!想到这里,潘世忠焦急不安起来。

将近8年的学习实践,为潘世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11年12月,年轻的潘世忠以飞行技术优秀,获得了法兰西国防航空联合会证书。

光阴荏冉,在法近8年时间里,潘世忠忙于学业,只去过一次巴黎,无论是漫步在巴黎美丽的塞纳河边,还是走进金碧辉煌的罗浮宫,他总会想起自己的祖国,想起上海的黄埔江,想起上海的家乡青浦赵巷方东村。当潘世忠佇立在塞纳河南岸,仰面眺望拔地而起、线条优美的艾菲尔铁塔时,不由浮思联翩。那些看似冰冷无情的钢铁构件,在建筑设计师艾菲尔的手中却构筑成一件旷世的精美艺术杰作。潘世忠从一位法国老师那里了解到,艾菲尔建造的铁塔在当时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为了全面考量铁塔受风力、温度等影响的因素,设计师曾在巴黎郊外建造了一个空气动力实验室,仅设计图纸就画了五百余张。艾菲尔种严谨务实、一丝不苟的精神令人折服,联想到自己今后的蓝图,潘世忠已是摩拳擦掌了。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潘世忠按捺不住了,他决定马上回国。学业有成的他回国后被任命为中华民国临时副总统顾问,管理飞艇事务。一年后,他被调离南京,到北京南苑航空学校任教官。1914年5月,兼任航空学校工厂厂长。

当时,南苑航空学校学习课程分学科与术课,学科有航空学、机械学、气象学、陆海军战术及战史、外语等;术课则以训练飞行为主,拆装发动机和飞机修理为辅。潘世忠在南苑航空学校期间,潜心研制各种类型的飞机,夜以继日,不遗余力。

研制飞机的过程尽管充满了兴奋与快乐,但也并非一帆风顺。航空学校的经费一度紧张,教官的薪水发不出,修理厂修理飞机发动机的材料乃至飞机机身上的蒙布都没钱买。校长秦国镛去参谋部要钱,但要来的钱还不够发薪水。潘世忠心里急了——世界各国航空起步不过数年,我们制造飞机的水平并不比外国差,当下正是大显身手的时机,资金短缺,工厂停工怎么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校长也犯愁。大家七嘴八舌议论开了,有人出主意说,修理厂里有不少木匠铁匠,趁现在闲着不如打制一些家具去卖,卖得的钱可以用来购买制造飞机的原材料,以解燃眉之急。潘世忠表示赞成,但也有人表示顾虑:堂堂一个航空学校,不多造一些飞机,却去制售家具,岂不被天下人耻笑。还是秦校长有魄力,他沉思片刻说:“这件事是可行的,惹人非议又算什么,学校马上连饭都快吃不上了,总得想个法子,保定的军官生都能出来拉洋车(黄包车),我们航校的修理厂打造一点家具去卖也没什么。”

1913 年,潘世忠设计制造的“1 号”飞机,这是中国人在本土自行设计制造且完成飞行的第一例

1913年10月12日,潘世忠在北京南苑操场作飞行表演,他驾驶着亲自设计制造的飞机滑行升空,然后绕着总统府、参谋部、旧城墙飞行,高度达1500米。他的飞行技术不仅使同胞感奋,就是海外航空界人士也为之折服。潘世忠的业绩从此被载入中国航空史册,成为第一个在自己国土上用自制飞机飞行的中国飞行家。

1914年3月,南苑航空学校经过一阶段的准备和训练,进入高级飞行阶段。其间,潘世忠对自制的飞机不断进行改进测试,可谓呕心沥血。就在当月11日,由校长秦国镛、主任教官历汝燕、学员章斌各驾驶一架飞机,完成了北京至河北保定的航线飞行课目。这也是中国国内首次航线飞行,被载入史册。

同许多爱国知识分子一样,潘世忠埋头苦干,报效祖国的鸿鹄之志虽然得到了实现,但是在当时军阀混战,卖国屈辱条约接连签订的背景下,潘世忠的心常常不能平静下来。1917年7月1日,张勋等在北京拥护已被废的溥仪复辟,全国一片哗然。潘世忠闻讯后,十分气愤,毅然驾机讨伐,在皇宫上空盘旋,并投掷石块,以示抗议。

1920年1月,潘世忠被任命为航空工厂厂长。后因脑伤致疾,他举家回到上海。1930年夏天,潘世忠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年仅41岁。

“九万里风鹏正举。”潘世忠雄心勃发,无奈英年早逝,令人痛惜。然而,他的名字与御风前行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了上海青浦赵巷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留在了中国航空史册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