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说的“痰”指的是什么
对于“痰”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感冒或是爱抽烟的人常会咳”痰”。中医理论却特别强调“痰”的影响,认为“百病皆因痰作祟”。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很多怪的毛病,中医可以从化“痰”的角度来治疗,往往能获得意想不到的疗效。
“痰”的影响
“痰”人人都知道,但不见得人人都很清楚“痰”是怎么回事。从中医角度来讲,“痰”分两种: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有形之“痰”,又谓狭义之“痰”,为咳咯而出,或呕恶而出,容易被人察觉,故又称为外“痰”;无形之“痰”,又谓广义之“痰”,不易被人察觉,只能从症测知,其病变和临床证候,从内向外,故又称为内“痰”。有形“痰”病会有明显的症状,根据这些症状,可以有效地诊断早期疾病。而无形之“痰”引发的病症在人体的上下内外皆可发生,表现形式不定。
“痰”是从哪里来的呢?
中医认为,“痰”的产生与五脏都有关系。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两脏有关。肺主呼吸,调节气的出入和升降。当邪气侵袭肺时,容易导致肺内的津液凝聚成“痰”。脾主运化,即消化和运送营养物质至各脏器。如果湿邪侵犯人体,或思虑过度、劳倦及饮食不节,都能伤脾而使其失去运化功能,造成水湿内停留结成“痰”。
为什么会说“百病皆由痰作祟”?
由于“痰”是内脏功能失调,气血不通畅造成病理产物,但是反过来,“痰”湿一旦形成,又会成为致病因素,流窜到哪里就在哪里捣乱。在头部,导致头晕目眩,甚至神志不清;到了口,就会口中黏腻发甜;停在咽喉,就会导致喉咙如有异物一般;在肌肤,则体形肥胖、多汗且黏:停在胸膈,就会咳嗽“痰”多、胸闷气喘;积聚在腹部,就能看到肥满松软的肚皮;到了关节,就会出现关节沉重、僵硬、肢体肿胀。
“祛痰”方法不同需辨证
“痰”,会带给人这样或那样的病痛,就算暂时没觉出什么不适,但已形成健康隐患。
化痰,先要分辨“痰”的类型、产生的原因,属于哪个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方法。比如“寒痰”,既然是体内寒气重产生的,化解的方法就是用干姜、陈皮之类温热的药材给身体内部“升温”。“热痰”,则用浙贝、川贝等清热的药材。有些“痰”的产生是由于脾的运化功能失常导致的,因而也可以通过改善和增强脾的运化水湿功能来达到化痰的效果。我们常能听到“健脾化痰”一词,就是这个原因。
体内有“痰湿”之人可以多吃红枣、乌梅、干姜、桃仁、桂皮、陈皮、党参、白术、白芥子,再佐以化湿及健脾和胃的食物,如冬瓜皮、荷叶、山药、扁豆、海藻、海带、黄瓜、丝瓜、冬瓜、芋头、南瓜等。
温馨提示: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有哮喘、支气管炎、肺部结节、慢阻肺、肺气肿、支气管扩张、肺心病等呼吸疑难疾病相关问题,您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咨询,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为您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