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堂有感》

看完李镇西老师《写给女儿的信》教学视频有感。

         所谓民主的课堂,是跟每个学生息息相关的。首先课堂必须是有爱的。当发现少了爱的光辉,课堂必定死气沉沉。其次,是尊重。我们不应该按照常规眼光去审视所谓的好学生、差学生。在我支教期间,我把所有的学生都当做一样的学生,管他什么成绩好坏,他身上只要有发光的地方就行。我们要把每个孩子的回答当做自己的回答,尊重个体差异性。只有多元尊重每个心灵,我们才能把知识传递得更到位。再次,便是和谐与共。没有绝对的和谐,但一定要在同一频道,把自己的心连接在学生的心灵上。最后,便是幸福。如何建立自己与学生的幸福?这个话题很宽泛,但点滴的促进总是可以得到一点小幸福的。若可以尊重每个人的心灵的自由发展,就没有什么差生与优生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都是独一无二的,把你的心灵雕琢成你眼中的模样,那不是独一无二,而是千篇一律。相对的爱加上绝对的和谐可能才会让教育更加幸福吧。每个教师都像圣人一样也是不现实的,但只要有一丝丝谦逊的爱与民主,最后的结局肯定是不一样的吧。把爱印在心里,双方互动,不只是刻板地传授知识,而是爱的传递。云端的课堂藏着智慧,而脚下的路还很漫长。只要足够有耐心,足够有勇气,最后走上云端的一定会是我们吧。我们愿意做个天使,是引导小天使成为大天使的使者,把幼小的心灵轻捧在手中,用自己的暖去呵护最小的爱。点滴的积累可能会更有效果,所有的传递都是最美的馈赠。生命中的事情可不就是如此吗?用爱之心换爱之人,把未来的所有故事都一一收藏,转为更强大的力量,最后发光、发热,这大概就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幸福吧。
        记录、聆听、谦逊、尊重。保护每一种爱,拯救的是千千万万的心灵。
        世界总会千变万化,而我们总是不屑一顾,若深一点理解,可能会有大不同吧。这朵花如何绽放,取决于你、我、他,它是一群人的事,不是个体的事。未来希望爱长存,教育之花也可长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