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民间常说的南乡、北乡,各自都包括哪些乡镇?
南乡、北乡,是莱阳民间常提到的一组概念。即便是外地的朋友,只要在莱阳有亲戚,或者与莱阳人打过交道,多半也会接触到这两个词。两者的使用虽然很频繁,但因为主要流行于民间口头上,而鲜见于官方书面当中,故此其定义较为模糊,各自指代哪些乡镇?以哪里为分界线?均无明文记载。不仅外地人不好理解,莱阳当地的朋友也说法不一。笔者虽非莱阳人,不过在莱阳亲友较多,对此话题也很感兴趣。下面就以史志资料为依据,尝试阐述一下南乡和北乡的概念。在介绍南乡、北乡概念之前,还是先说一下南北乡称呼流行的年代。众所周知,自明清至今,莱阳的区划变更较多。按照现在的地图来看,莱阳南北长、东西短(《莱阳市志》载:全境东西最大横距3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65公里),大致是一个竖立的长方形。而在清代雍正朝之前,莱阳其实东西距离远大于南北距离,是一个横亘的形状(当时说莱阳县广袤八百里,其中南北距离基本没变,比现在多出来的主要就是东西宽度)。因此,对于彼时的莱阳县来说,东西差异要大于南北差异。如果这一区划延续至今,莱阳人常说的概念,恐怕就是东乡和西乡了。
不过,海阳、莱西相继建县之后,莱阳的东西宽度大大减少。此时,东西差异就让位于南北差异。随着后者的凸显,南乡、北乡这一称呼也逐渐流行起来。一言以蔽之,南乡、北乡概念的流行,与莱阳区划变动有密切关系。如果按照明清时期的区划,莱阳的南乡和北乡其实就比较好划分。对照民国版《莱阳县志》当中的地图,现在莱阳市的辖区,在明清时期主要是旌旗、望石、迎仙、凤山和嵯峨五乡之地(古代的乡通常要比现在的乡镇大很多)。从地图上看,这五个乡大致呈现一个“三”字的造型,旌旗乡和望石乡在北,凤山乡和嵯峨乡在南,迎仙乡居于正中。照此划分,凤山乡、嵯峨乡算是南乡,旌旗乡和望石乡算是北乡,而迎仙乡在中间,非南非北。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望石、迎仙这古地名已经不再使用,取而代之的是数量众多的乡镇,对于多数人来说,讨论南乡和北乡,还是用现代的乡镇名称更有代入感。
根据《莱阳市志》的记载,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莱阳市共辖9镇、17乡,而到现在,调整至13个镇、5个街道。因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区划更细一些,接下来就按当时的乡镇名称进行介绍。当时莱阳市的9镇17乡分别为:城厢镇、沐浴店镇、古柳镇、团旺镇、穴坊镇、羊郡镇、姜疃镇、万第镇、龙旺庄镇以及榆科顶乡、西留乡、谭格庄乡、柏林庄乡、河洛乡、冯格庄乡、吕格庄乡、中荆乡、躬家庄乡、高格庄乡、岚子乡、前淳于乡、大夼乡、照旺庄乡、赤山乡、山前店乡、石河头乡。在以上乡镇当中,穴坊、羊郡、躬家庄、高格庄、中荆、团旺、姜疃、大夼,属于算作南乡基本没有争议的区域。而岚子、吕格庄和淳于,属于稍微有点争议但大体也可算作南乡的地方。而古柳、照旺庄则属于两可之间,广义上可以算作南乡,而狭义上一般不将它们列入,而视作莱阳城的近郊,如同古代的京畿、王畿之地。
之所以有的乡镇会有“争议”,主要取决于分界线的参照物。倘若以老莱阳县的城郭为界,则古柳和照旺庄皆可视为南乡:如果以五龙交汇处为界,则古柳和照旺庄在北,而吕格庄、岚子和淳于可视为南乡;如果把分界线向南推至嵯峨群山-大梁子口-凤山一线,则吕格庄、岚子和淳于也划到北面了。其实去年通车的文莱高速,因为是东西走向,又从莱阳中部穿过,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视为南乡的一条分界线。这条高速公路东至赤山入莱阳界,向西穿过万第、照旺庄、古柳和冯格庄。道路以南的区域,大致跟五龙交汇那条分界线的划分差不多。
相对来说,莱阳城的位置在全市的中部偏北。因此,留给北乡的空间要比南乡小很多。谭格庄、西留、榆科顶、石河头、沐浴店等乡镇,算是没有争议的“北乡”地区,经过合并之后,其实就是谭格庄和沐浴店两个大镇。而同样在莱阳城北的柏林庄和河洛,因为镇驻地距离城区较近的缘故而部分村庄又北靠旌旗山的缘故,算是半个“北乡”。
剩下的乡镇的当中,冯格庄位于莱阳城西,龙旺庄、山前店、万第、赤山总体位于莱阳城的东面。它们与城区的纬度相仿,无所谓南北之分。如果非要挑出一个,山前店因为与石河头同属老寨山区,也勉强可算是北乡。当然了,除了通过地理界线划分之外,莱阳的南乡和北乡还可以通过人文风俗来区别。莱阳北接栖霞,南邻即墨。大体来说,风俗接近栖霞的地方,算作北乡;而习惯与即墨相似的地方,就算作南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