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笔带古意,此碑名叫《好大王》! 2024-05-25 18:48:40 《好大王碑》全称《高丽好大王碑》,又称《广开土王境平安好大王碑》。为东晋时期高句丽第19代王谈德(374—413)的记功碑。由一块巨大的天然角砾凝灰岩石柱略加修琢而成,碑体呈方柱型,高6.39米,底宽在1.34—1.97米之间,四面环刻碑文。清光绪年间(1880年前后)出土。此碑乃高句丽第二十代长寿王为纪念第十九代王谈德而建。碑文叙述了高句丽建国的神话和谈德的战功。此碑书法似隶似楷,有秦诏版遗意。方整纯厚,气静神凝,遒古朴茂,属笔势宽绰高美一宗。与东汉诸碑刻隶书相比,别具风格,故此碑名冠古今。碑文为汉字 , 大小在 9-10 厘米左右 , 为方严厚重的隶书 , 也保留部分篆书和楷书,形成一种方方正正的书法风格 , 是我国书法由隶入楷的重要例证之一。《好大王碑》其结体、笔画形态赓续西汉刻石遗韵,结体更加方正饱满,融合篆意,古朴苍茫,与东晋诸碑拉开距离。以方正方笔为主,于方形方笔中融入圆笔,于隶笔中融入篆籀笔意和楷笔,于不齐求齐,于齐中求不齐,于整饬中求奇肆,于奇肆中复求整饬,于直笔中求曲意,于曲笔中求直峻,即所谓虚和冲淡,圆融无碍。《好大王碑》疏简开张、跌宕奇逸的结字,圆浑涩劲、雄厚奔放的用笔,雍容古雅、天真烂漫的章法,构成其独特的的艺术特色。其古拙自然,朴厚敦实,恣肆奇逸的笔法,使其笔画的质感、形态,处处流露出篆书的意趣,神完气足,气象宏阔,充分体现了书体过渡期的独特的艺术魅力。以隶为体、篆籀为用、平正而不呆滞、奇宕而不怪戾的结字方式,在汉以后的隶书刻石中极难得一见。其用笔波磔不显,也无典型的“蚕头燕尼”,但就在这种看似简单的结体、笔画中,却蕴含着极强的生命力和发自旷野的飘逸。其疏密不齐的布局,也使其自身章法带上了一些神秘的色彩。 赞 (0) 相关推荐 书法名碑《好大王》的学习方法,其中有三个技巧是重点 很多学习书法的人都想在"写"上下功夫,然而这个"写"字,却让更多的人望而却步.写,就是用毛笔来书写,写中又包含了很多的技法,所以说,一个"写" ... 似隶似楷、遒古朴茂东晋隶书《高丽好大王碑》书法欣赏 <好大王碑>全称<高丽好大王碑>,又称<广开土王境平安好大王碑>.为东晋时期高句丽第19代王谈德(374-413)的记功碑.由一块巨大的天然角砾凝灰岩石柱略加修琢而 ... 《中国篆刻》第38期 理论研究——《周掾碑》书法艺术探微 <周掾碑>书法艺术探微 刘光帅 马国良 摘要:宗教为宣扬宗教教义使用一系列方式,宗教艺术即是其中之一,这样就涌现出形形色色的宗教艺术品,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山东济宁地 ... 笔笔带古意,此碑名叫《好大王》 <好大王碑>全称<高丽好大王碑>,又称<广开土王境平安好大王碑>.为东晋时期高句丽第19代王谈德(374-413)的记功碑.由一块巨大的天然角砾凝灰岩石柱略加修琢而 ... 名帖赏析 | 笔笔带古意,此碑名叫《好大王》 <好大王碑>全称<高丽好大王碑>,又称<广开土王境平安好大王碑>.为东晋时期高句丽第19代王谈德(374-413)的记功碑.由一块巨大的天然角砾凝灰岩石柱略加修琢而 ... 笔带古意,字成方形的从隶书到楷书的《高丽... 笔带古意,字成方形的从隶书到楷书的<高丽好大王碑>欣赏. <好大王碑>全称<高丽好大王碑>,又称<广开土王境平安好大王碑>. 为东晋时期高句丽第19代王 ... 大雪带古意 / 刘梅花 落雪两个字,很喜欢.听雪也喜欢.至于踏雪寻梅,更是喜欢了,有一种清冽的禅味道.下了雪,骑个毛驴去大野里踏雪,多好.不过呢,大西北也无梅可寻,寻个芨芨草啦,鸟儿们啦,这倒有.说真的,在雪地里,远远看见白 ... 优美潇洒,带给你古意盎然的钢笔书法! 优美潇洒,带给你古意盎然的钢笔书法! 山上带下来一款去年的荒野白牡丹,名叫《烟霞客》 <1> 在山上的时光,除了看采茶,盯着采摘的品级,就是翻仓库. 看看这些年都存下了哪些茶. 有没有稀缺的,有没有重量级的,有没有斗茶时能拿得出手的. 这种心情,就像韦小宝最后拿到了八部&l ... 古印鉴赏:印宗秦汉古意存,切中带削刀法新 导读 在我国印章文化历史悠久,篆刻作为一种极深的文化沉淀,方寸之间有巨大的文化包容性.一件优秀的成功的篆刻作品,与创作者娴熟的技巧,深厚的功底是分不开的.一件耐人咀嚼的印,不仅线条流畅自然,镌刻刀味也 ... 好大王碑,似隶非隶,似楷非楷,古意十足 <好大王碑>是东晋时期的一个记功碑,出土于清光绪年间,现在吉林集安市.东晋时期,书法各书体演变逐渐趋于成熟,楷书.行书.草书在这个时期都有经典的作品.也有一些作品,处于书体的演变阶段,&l ... 非洲有一种名叫土狼的动物,胆子很小但是天生自带化学武器 鬣狗这种动物在动物界的知名度还是比较高的,但是很多人对鬣狗的认识并不完整,事实上鬣狗也是一个科,这个科下面还分化出了两个亚科--鬣狗亚科和土狼亚科.今天我们主要来给大家科普一下土狼亚科. 整个鬣狗科下 ...
《好大王碑》全称《高丽好大王碑》,又称《广开土王境平安好大王碑》。为东晋时期高句丽第19代王谈德(374—413)的记功碑。由一块巨大的天然角砾凝灰岩石柱略加修琢而成,碑体呈方柱型,高6.39米,底宽在1.34—1.97米之间,四面环刻碑文。清光绪年间(1880年前后)出土。此碑乃高句丽第二十代长寿王为纪念第十九代王谈德而建。碑文叙述了高句丽建国的神话和谈德的战功。此碑书法似隶似楷,有秦诏版遗意。方整纯厚,气静神凝,遒古朴茂,属笔势宽绰高美一宗。与东汉诸碑刻隶书相比,别具风格,故此碑名冠古今。碑文为汉字 , 大小在 9-10 厘米左右 , 为方严厚重的隶书 , 也保留部分篆书和楷书,形成一种方方正正的书法风格 , 是我国书法由隶入楷的重要例证之一。《好大王碑》其结体、笔画形态赓续西汉刻石遗韵,结体更加方正饱满,融合篆意,古朴苍茫,与东晋诸碑拉开距离。以方正方笔为主,于方形方笔中融入圆笔,于隶笔中融入篆籀笔意和楷笔,于不齐求齐,于齐中求不齐,于整饬中求奇肆,于奇肆中复求整饬,于直笔中求曲意,于曲笔中求直峻,即所谓虚和冲淡,圆融无碍。《好大王碑》疏简开张、跌宕奇逸的结字,圆浑涩劲、雄厚奔放的用笔,雍容古雅、天真烂漫的章法,构成其独特的的艺术特色。其古拙自然,朴厚敦实,恣肆奇逸的笔法,使其笔画的质感、形态,处处流露出篆书的意趣,神完气足,气象宏阔,充分体现了书体过渡期的独特的艺术魅力。以隶为体、篆籀为用、平正而不呆滞、奇宕而不怪戾的结字方式,在汉以后的隶书刻石中极难得一见。其用笔波磔不显,也无典型的“蚕头燕尼”,但就在这种看似简单的结体、笔画中,却蕴含着极强的生命力和发自旷野的飘逸。其疏密不齐的布局,也使其自身章法带上了一些神秘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