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快收藏!抗骨质疏松的药物你都用对了吗?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快快收藏!
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加重,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已超7000万。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害巨大,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也越来越重要。
01
常用抗骨质疏松药物
阿仑膦酸钠、骨化三醇、雷洛昔芬,是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的抗骨质疏松症药物。
02
补钙剂的区别
1.碳酸钙
元素钙含量为40%,含钙量最高;与胃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可引起胃肠胀气;水溶性差,胃酸缺乏的患者需餐后立即服用。
2.枸橼酸钙
元素钙含量为21%,含钙量较低;不与胃酸反应;水溶性较好,适用于胃酸缺乏和有肾结石风险的患者。
1.有肾结石病史者,禁用补钙剂。
2.补充钙剂需适量,超大剂量补充钙剂可能增加肾结石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03
骨化三醇与阿法骨化醇的区别
1.肾功能障碍患者,可选用骨化三醇和阿法骨化醇。
2.肝功能障碍患者,宜选用骨化三醇,不宜选用阿法骨化醇。
1.阿法骨化醇、骨化三醇均可引起高钙血症。
2.骨化三醇:每日钙总摄入量不应超过1000mg(营养调查显示我国居民每日膳食约摄入元素钙400mg,每100ml牛奶中约含有100mg钙)。
04
双膦酸盐类药物的区别
双膦酸盐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抗骨质疏松症药物。不同的双膦酸盐,抑制骨吸收的效力差别很大。
1.第一代
常用药物氯膦酸二钠、依替膦酸二钠。作用强度很低,有时还会导致骨质去矿物质化。
2.第二代
常用药物阿仑膦酸钠、帕米磷酸二钠、伊班膦酸。作用强度是第一代的10~100倍。
3.第三代
常用药物利塞膦酸钠、唑来膦酸。作用强度是第一代的10000倍。
1.双膦酸盐类药物可引起严重的低血钙症。因此,通常需与补钙剂、维生素D合用。
2.双膦酸盐类药物,特别是注射剂,可引起下颌骨坏死。患有严重口腔疾病或需要接受牙科手术的患者,不建议使用本类药物。
3.食物可显著影响双膦酸盐类药物的吸收,必须在每天第一次进食、喝饮料或应用其它药物治疗之前至少30分钟,用白水送服。
4.双膦酸盐可刺激食道,在服药后至少30分钟之内和当天第一次进食前,患者应避免躺卧。
05
雷洛昔芬与雌二醇的区别
雷洛昔芬是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不是雌激素。
1.相同点
雷洛昔芬与骨骼的雌激素受体结合,发挥类雌激素的作用,抑制骨吸收,增加骨密度,降低椎体骨折发生的风险。
2.不同点
雷洛昔芬与乳腺和子宫受体结合,发挥拮抗雌激素的作用,不会引起乳房肿胀、乳腺疼痛、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增生。
06
降钙素制剂之间的区别
降钙素可抑制破骨细胞的功能减少骨吸收。
降钙素有两种:鲑鱼降钙素、依降钙素。依降钙素为人工合成的鳗鱼降钙素衍生物。降钙素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可缓解骨质疏松症及其骨折引起的骨痛,
1.给药途径
依降钙素注射液,仅通过肌肉注射给药;鲑鱼降钙素注射液可通过皮下、肌肉、静脉给药。
2.皮试
鲑鱼降钙素,无论是注射剂,还是鼻喷雾剂,通常都要求做皮试。
1.降钙素可降低血钙水平,须与补钙剂、维生素D联用。
2.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能降低非椎体和髋部骨折的风险,而且由于恶性肿瘤和使用鲑鱼降钙素之间可能存在联系,因此使用时间不超过3个月。
07
甲状旁腺素与特立帕肽的区别
持续的给予甲状旁腺激素(PTH)可导致骨质减少。但是,间断性的给予PTH却能促进骨骼生长。
1.作用机制
甲状旁腺激素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刺激骨骼形成,间接增加肠道钙的吸收,增加肾小管钙的重吸收和增强磷酸盐在肾脏的排泄。
特立帕肽是人甲状旁腺素的活性片段,皮下给药的半衰期约为1小时,是促骨形成的代表性药物。
2.注意事项
特立帕肽可使大鼠骨肉瘤发病率增加。因此,国内仅批准用于有骨折高发风险的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而且患者终身仅可接受一次为期24个月的治疗。
1.特立帕肽可出现血钙浓度一过性轻微升高。因此,使用地高辛的患者应慎用特立帕肽。
2.如果膳食不能满足需要,患者应当补充钙和维生素D。
08
其它:四烯甲萘醌和雷奈酸锶
1.四烯甲萘醌胶囊
四烯甲萘醌胶囊是维生素K2的一种同型物,能轻度增加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量,可用于骨折风险较低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
四烯甲萘醌胶囊,每日3次,需要饭后口服。
2.雷奈酸锶干混悬剂
雷尼酸锶通过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双重作用机制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
仅被批准用于治疗绝经期期妇女骨质疏松症。
雷尼酸锶干混悬剂,每日一次,睡觉时间前服用,可在服用之后立即躺下。(需要与补钙剂间隔一定时间)
本文来源丨药评中心 责任编辑丨嘭嘭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