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通常下午一餐吃料好,可偏有特例,这是为什么?
鱼塘通常下午一餐吃料好,可偏有特例,这是为什么?
水产养殖中,大家熟知的投料,鱼都是早上吃得少,中午或是晚上吃得最多,尤其是下午临近晚上的一餐,是大多数鱼一天中采食量最大的时候。
可是最近却有好几家养殖户反馈,他们家养的鱼,正好相反,是早上或是中午吃得好,临近傍晚那餐吃得最差。这样的问题,也引起了我们的好奇,认真的一番走访与水质检测后发现,问题出在两个方面,一是藻类,二是水质。
当我们去走访这些临近傍晚一餐吃料不好的鱼塘时,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水都很肥,藻类很丰富,都有一定的富营养化现象;而且有些池塘,在下风口还能明显的看到许多蓝藻。
当我们和养殖户交流时,就特意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有没有用解毒药,解毒后鱼的吃料有没有增加”,其中有这么几家人,用的是海光和滨阳的解毒120,还有成都鱼康的有机酸原液,他们都反映,解毒后鱼的吃料有所增加。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想到了是不是蓝藻的毒素引起鱼的吃食不好,于是就建议老板在蓝藻还没有爆发前,加大鱼康酵素与芽孢原粉的投入量与频率;另一方面在下风口使用蓝藻蛋白分解精或是蓝藻速灭来杀;杀后解毒,间隔两天后,再用磷酸二氢钾加小球藻和活藻素,重新培藻。
这么一处理,水质变好了不说,下午一餐鱼的采食量大增,比起早上和中午的投喂量都要多得多。
水质问题引起吃食不好很常见,如水质混浊、有机质多,透明度和溶氧低,氨氮和亚硝酸盐高,这些都会影响鱼体内氧的运输,从而导致吃食不好。但就上面的情况,只是临近傍晚一餐吃料不好,通过我们多年的一线经验,这个多半是氨氮超标引起。
因氨氮的毒性与水温和酸碱度呈正相关,尤其是酸碱性对氨氮毒性的影响最大。当水温15摄氏度时,碱性从8.0升至8.5,分子氨的含量就会提高5.3个百分点,碱性再提升到9.0时,分子氨的含量就会提高17.3个百分点。当碱性一下子从8.0提升到9.5时,分子氨的含量则是提升了43.3个百分点。大家都知道,我们平时所检测的氨氮,是分子氨与离子氨的总量,而离子氨毒性不及分子氨的十分之一,所以氨氮的毒性主要来自于分子氨。
碱性的升高对氨氮毒性的增强,就直接反映在了分子氨的百分比上,氨氮总量不变,碱性越高,那分子氨的占比就越高,而且碱性接近十,这个占比增加越明显。
同样,温度对氨氮毒性的增强,也体现在分子氨的占比上。当水温从15摄氏度升到20摄氏度,碱性8.5的情况下,分子氨的占比仅仅提高了3个百分点;再次提高到25摄氏度,也仅仅是提高了7个百分点;即使当水温一下子从15摄氏度,提高到30摄氏度,氨氮中分子氨的占比,也只是从8%升到了20%,远没有碱性升高对分子氨占比提高得快。这里我上传一张图,供大家参考。
总结,正是由于白天藻类的光合作用,大量吸收了水体中的二氧化碳,导致碱性升高,所以水体中分子氨的占比快速升高,正是由于这种升高,导致了氨氮的毒性增加,当氨分子通过鳃丝进入水生生物体内后,氨氮在血液中的浓度升高,血液中的酸碱度上升,导致鱼体内的多种酶的活性受到抑制。血液中氨氮还会降低血液的输氧能力,破坏鳃丝表皮组织,降低氧气与鱼体内废物的交换。正是由于这些因素才导致了临近傍晚投料时,鱼的吃料不好。
处理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不断分解鱼排泄在池塘底部的粪便,当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被分解得差不多了,那也就把问题解决了。具体做法只需将成都鱼康的芽孢原粉与酵素用勤一点,不断的改底,不断的分解,最后达到投入与分解保持平衡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