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盆景“主动控制”护理技法
很多人把盆景当成自己的孩子。抚养孩子,就要养与育同步进行,不仅给水肥、光照、通风等让其成活,更要针对不同的生长状况控制、引导,让其朝着我们预计的方向生长、成型,这就是艺术创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盆景仅靠某个阶段蟠扎修剪制作几次、进行突击式创作,是难以达到满意效果的。
树木盆景是活的不断变化的艺术品,这就要求创作者要始终不间断地对其进行修剪、调理、控制,否则便会回归到自然野态,毫无艺术价值。因此,创作者要做好以下几件细小而重要的工作。
春抹芽 多数树木春发时,隆基处易发萌芽。诸如榆树、雀梅、石榴、火棘、檵木等,更是无论老干新枝均萌发新芽,且多为壮芽。这些不在点上的芽,如不及时抹去,不仅消耗养分,一旦成枝还会造成树冠过密、内膛不通风的弊病,直接影响蓄养枝的正常生长,而且易生病虫害,因此最好在展叶前及时抹去。有些芽会反复生出,需不断地多次抹芽,直至蓄养的枝叶长长为止。这项工作做得好,会大大减少后期疏枝的工作量。但需留意的是,抹芽前要先仔细观察整个树的层次、线脉、外轮廓等,看是否有不当的空缺需要添补。如果有的话,那么抹此处时,应在适当位置留几个芽,以备补缺。虽是小事,但这样补枝比错位借枝要自然得多、漂亮得多,将来作品成型后会更完美。
夏疏枝 此时疏枝是清理抹芽未净的偷生枝、贼枝。多数萌发力强的树,虽经抹芽,但干身内侧会萌生许多无用的枝条,而且生长速度快,还非常强壮。入夏后、梅雨前就要逐盆进行精细的疏剪。剪去内膛枝、丛生枝、重叠枝、过密枝,重点是一些不在预留范围内的徒长枝。这类枝条多数长在树冠内,从外冠不易发现,当其伸到树冠外时已经长得相当粗壮了。而且有的无用枝生在老枝分歧点左右,又比较强势,会吸走大量养分,极易导致处于劣势的老枝逐步退化,走向衰弱。这虽是植物生长中自然更新的现象,但盆景创作中要及时防止,以确保有用枝有足够的养分、良好的通风和充足的光照。放养阶段的树冠枝多浓密,单从外轮廓难以找到枝条的着生点,所以在没有看清之前,不要轻易下剪,一定要逐层逐片地在枝群中翻找,准确区分有用枝与徒长枝,切忌盲目草率。疏枝不仅有利于树的内膛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及不必要的水肥消耗,更有利于培育者看清枝干线脉的走向及疏密布局是否得当,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修正控制。
控强枝 所谓强枝是指在需要蓄养的枝托中,已达到所需粗度比例的个别枝条(通常干、枝比例应为3:1,且逐节延伸)。一件真正意义上的盆景艺术作品,其根、干、枝必须整体匀称协调,才能体现出缩龙成寸、老树苍劲的韵味,才能有自然美感。树木在生长过程中有顶端优势现象,这很正常。现在我发现另一个问题,人们在放养过程中,因疏于观察,致使中下部个别枝托蓄养过度、超出它应有的尺度,比例失调,出现干枝相近、枝托臃肿的现象,很难看。为避免类似现象发生,培育者应勤观察,尤其是生长旺盛期,切不可错过修剪良机。解决方法也很简单,当某个枝托粗度已达比例要求时,将枝托的主枝及侧分枝剪短,可一次性修剪至造型所需的长度,但有个前提,留下的枝杈上要保留少许叶片,切不可片叶不留,不然此枝会因缺少光合作用而枯亡,尤其是高温盛夏更要格外小心。如需留下的枝杈上没有叶片,可采取分段逐步回逼的办法处理,先留带有叶片的稍长的一截枝,待后面发芽长叶后再回剪,一直剪到所需长度为止。这样就可避免因枝托不协调重新改作而延缓成型的弯路。
光控扶弱 植物均有趋光的特性,朝阳的一面比背阴的一面生长强壮。尽管树木盆景的最佳欣赏面只有一个,但要达到四面可赏的效果,就必须均衡四面长势,使其宽度和厚度达到相对丰满协调的尺度。这就要在养护过程中适时转动盆树的朝向,让长势弱的面及枝片多享受阳光,增强光合作用,提高生长速度;让长得旺的面朝向阴面,减缓生长速度。这一扶一抑,就使得整个树景四面生长均衡了。
针对欣赏目的控养 要想使树木盆景成为有品位的作品,养护上就要根据不同的欣赏目的区别对待。如赏花观果类桩景在养护上就应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在其根、干、枝粗度比例未达到要求时,不应让其开花结果,以免消耗大量养分。所以要及时摘除花蕾,越早越好,同时尽量不施含磷较高的肥水,使其从生殖生长转化为营养生长,这样才能集中能量,强筋壮骨,朝着设计的方向发展,促其早日成型。成型后再培养花果,才能成为有品位有档次的赏花观果类盆景作品。
上述养护方面的做法看似繁琐细微,但其实也是在创作。它贯穿于盆景的整个养护过程中,处理得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道理虽浅显,但能真正做到且做到位的人未必很多,正所谓细小之处见真功夫。实事求是地讲,这点我们还真的要向日本盆景人好好学习,他们对盆景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毫无疑问是我们所缺乏的。这必须得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