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河南—从一到十说嵩山 2024-05-08 00:23:31 一座高塔耸云端,两台造福千百年。三阙默默说往事,四大书院育英贤。五代同堂沧桑变。六代祖师把禅传。七十二峰风光秀。八大美景看不完。九州称中是世遗,十方豪杰来学拳。这么多的文物古迹,我们怎么去认识他们呢,今天我就挑几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注明景区和景点,编了个顺口溜,一共十句话,一一给大朋友小朋友们介绍。第一句是:一座高塔耸云端。 这座高塔说的是什么呢?说的就是嵩岳寺塔。目前在郑州东部的郑东新区中心,最醒目的像一个大玉米一样的楼,他的设计原型就是嵩岳寺塔。嵩岳寺塔,位于登封市区西北5公里嵩山南麓峻极峰下,群山环抱之中。他是目前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砖塔,中国唯一的一座十二边形塔,是世界文化遗产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组成部分,国务院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塔,建于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原为宣武帝的离宫,唐朝武则天和高宗游嵩山时,曾把嵩岳寺作为行宫,曾经住在这里,当时楼阁相连,亭殿交辉,美轮美奂,盛极一时。嵩岳寺塔为青砖、黄泥砌筑的15层密檐式砖塔,塔的外部,由基石、塔身、宝刹组成。密檐之间矮壁上砌出各式门窗492个。密檐自下而上逐层内收,构成一条柔和的抛物线,整体线条非常流畅。嵩岳寺塔塔高近40米,历经1400余年,风雨侵袭,仍巍然屹立。在结构、造型方面是一座很有学术价值的古建筑。窥视全塔,挺拔刚劲,雄伟秀丽,不仅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而且这座塔造型深受古印度佛塔的影响,塔身各部做(阿育王塔)式样,并做出火焰形尖拱等,明显具有古印度犍陀罗艺术风格。我国早期佛塔受古印度塔的影响较大,嵩岳寺塔正是中印古代佛教建筑相融合的早期实物见证。第二句是两台造福千百年这两台,说的是周公测影台和元代观星台。这两个建筑距离不到100米,位于今天登封市的告成镇。告成镇就是刚才所说的武则天等嵩山封禅大功告成那句话里来的。周公测影台和观星台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上的奇迹,也是古代科学技术的典范。 咱们首先说周公测影台,周公是谁呢?就是我们平时开玩笑,说做梦的时候跟我们一起下棋那个,也是传说中周公解梦的作者。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集合军队和诸侯,攻进了朝歌城,商纣王在鹿台自焚,商代结束,西周开始。由于周这个部族起源于陕西,西周初年,周人对东方的控制力比较小,没过几年就爆发了三监之乱,商纣王的儿子武更联合了几个部族造反,虽然战乱很快被平定了,但是充分暴露了国家对于东方控制力不足。为了很好的控制东方,周公就在洛河岸边营建了洛阳城,把一部分王族和军队迁移到了洛阳。为了寻找理论上的依据,周公就要测量天象,找到天地的中心,为了在洛河边营建洛阳城寻找理论上的根据。当时的人们认为天圆地方,在这种基本理论的指导之下,最终周公找到天地的中心就在嵩山,具体的位置在那儿呢?就是今天登封的告成镇。在这个地方,周公发现,太阳的影子有一天最长,有一天最短,最短的那天就是夏至,最长的那天是冬至。于是,从影子最长的冬至到影子最短的夏至的这个时间叫春,从影子最短的夏至到影子最长的冬至这天的时间叫秋,一个轮回,刚好是一个春和一个秋,也就是一年。我们经常用春秋来表示一年,而不用冬夏,就是从这里来的。为了精确测量影子的长度,周公在告成镇建造了一个高台,高台上立了一个八尺高的木头,木头顶端有个横杆。高台被称为圭,木头和横杆合称为表,表的总高度是周代的八尺,合现在的高度是1.83米,于是我们有个词叫一表人才就是从这里来的。另外一个词叫立竿见影也是从这里来的。周公就根据这样的圭表,精确计算了二至和二分,也就是冬至夏至春分秋分,二十四节气中这四个是最早测量出来的。周公还以此为依据用来划定诸侯国的边界。测影台一直沿用到了唐代,唐代以后就改成了石头做的圭和表。唐代会善寺高僧一行,也用同样的原理进行过测量和计算,他编制了唐代广泛采用的立法叫大衍历。而且还第一次计算出了地球子午线的长度。测量太阳的影子来制定立法的这种方法是有误差的,每年差一丁点,天长日久,立法就不太准确了,有的误差甚至超过了一天。要知道我们中国是个农业国家,农时这个词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农业生产最怕的就是耽误农时。芒种前后种的庄稼,收成是不一样的。所以每个朝代都在努力编订精确的立法。唐代的大衍历一直被使用到了元代,就出现了很大的误差。为了修整这个误差,元代水利部部长郭守敬进行了更加精确的测量,这就是四海测验,而两台之一的观星台就是在哪个时候建的。观星台由台身与石圭、表槽组成。台身上小下大,形似覆斗。台面呈方形,用水磨砖砌造。台高9.46米,连台顶小屋通高12.62米。台下边宽16米多,上边约为下边之半。在台身东西两侧,设有两个对称的出入口,筑有砖石踏道和梯栏,盘旋簇拥台体,使整个建筑布局显得庄严巍峨。台顶各边有明显收缩,并砌有矮墙(女儿墙),台顶两端小屋中间,由台底到台顶,有凹槽的'高表'。在凹槽正北是三十六块青石平铺的石圭,俗称量天尺。石圭通长31.19米。观星台的建立反映了当时我国天文科学的巨大成就。他建成于公元1276年,距今己有700年的历史, 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是世界上现存较早天文科学建筑物,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后,为了恢复农牧业生产,任用著名科学家郭守敬和王恂等进行历法改革。首先,让郭守敬创制了新的天文仪器,然后又组织了规模空前的天文大地测量,在全国二十七个地方建立了天文台和观测站,登封观星台就是当时的中心观测站.经过几年的辛勤观测推算,终于在公元1281年编制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授时历》求得的回归年周期为36.2425日,合365天5时49分12秒,与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使用的阳历,格里高里历相比一秒不差,但格里历是1528年由罗马教皇改革的历法,比《授时历》晚三百年。与现代科学推算的回归年期相比,《授时历》仅差26秒。三、三阙默默说往事三阙指的是太室阙,少室阙和启母阙。 所谓阙,就是建筑在城门、墓门、宫门、庙门前的两个相峙对称的建筑物,古时“缺”和“阙”通用,两阙之间没有横额,作为道路使用。据《诗经》记载,这种建筑物早在周代就有,阙的用途主要表示大门,它是象征性的大门,城阙可以登临辽望,察看敌情,宫阙和城阙因建置在交通要道上,悬挂布告、法令,昭示国人。庙阙也叫神道阙太室阙始建于东汉安帝元初五年(118年),为当时的阳城长吕常所建,据说是为了纪念大禹治水的功绩。太室阙是中岳庙前身太室祠前的神道阙,后来便成为历代中岳庙前导空间的重要建筑。太室阙分东西两阙,用青石垒砌,阙门间距6.75米,东阙高3.92米,西阙高3.96米。两阙的结构完全相同,由阙基、阙身、阙顶三部分组成。每阙又分正阙和子阙,正阙和子阙阙身连成一体,从立面看正阙高、子阙低;正阙在内、子阙在外。阙身的石面除了镌刻有铭文外,其余都是以石块为单位雕刻画像。太室阙身用长方形石块垒砌而成,共砌成八层,阙的上部用巨石雕砌成四阿顶,南面刻有“中岳太室阳城”六个篆字,西阙有隶篆参半的铭文,记述造阙的经过,上书“元初五年四月阳城□长左冯诩万年吕常始造作此石阙”等字。阙身四面刻出了人物、车马出行、马技、剑舞以及动物等画像五十余幅,再现了汉代贵族的生活场面在鲁迅编辑整理的有关汉画像的遗稿中,存有鲁迅手绘的六张汉画像图,其中两张图上标明“太室”,画的正是河南登封嵩山的太室阙“文化大革命”中,汉三阙中的少室阙遭到破坏,再加上保护房屋面积狭小,屋顶年久失修,三阙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侵蚀。1940年代,在古建筑专家刘敦桢和董作宾的建议下,太室阙四周盖起了一栋砖圈洞式的保护房,但不久就塌了,还砸落了阙顶的出檐。(1942年),为防止太室阙遭受人为和自然损坏,当时的中岳风景区整建会为其修建了5开间硬山灰瓦顶砖木结构的保护房,已成为全国仅存的唯一一处民国年间的文物保护设施,被称为“保护文物的文物”。1953年,为了保护汉三阙,登封地方政府在阙的外围都修建了保护房。因太室阙保护房历史不足百年,但已经破败,对其加以保护还是全部拆除重建新保护房,一度引发中国文物界争论。2007年2月,国家文物局巡视员郭旃就此问题专门向设在法国巴黎的世界遗产委员会总部专家征询意见,该保护房被认为是 “保护文物的文物”而应予保护。2008年4月22日起,登封太室阙保护房实施维修保护工程,历经数月施工,于8月12日全部竣工。2010年8月1日,太室阙作为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少室阙,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南麓邢家铺村西,距城六公里的少室山下,约建于东汉元初五年至延光二年(118~123年),是汉代少室山庙的神道阙。少室阙保存较为完整,东西两阙的结构基本相同,两阙一南一北,相互对峙,东阙高3.37米,西阙通高3.75米,两阙相距6.75米。阙身由正阙和副阙两部分组成。正阙以长方形石块垒砌而成,顶部用巨石雕成四阿式,高3.96米,宽1.82米;副阙象征着围墙,因此比正阙低1.31米,顶部为半个四阿顶。北阙雕刻有篆字'少室神道阙'题额,南阙的隶书题铭大部分都已剥落,漫漶不可辨识。阙壁的四周遍饰用减地平雕刻法雕成的彩画,共计有六十余幅,这些画的主要内容包括车马出行、马戏、驯象、月宫以及动物图案等,其中的马戏图雕刻有两匹骏马,骏马腾空飞驰,前一匹马鞍上有一名挽双丫髻的少女,穿着紧身衣裤,倒立在马背上,后一匹马上有一女子舒展长袖随风飘扬,人体自然后倾,这些表现手法充分地显示出了奔马飞奔时的情形和马戏的惊险技艺。汉代的雕刻手法十分夸张,风格则显得飘逸自然,这些彩画是汉代雕刻艺术的代表作。 启母阙,位于河南省登封市东北2公里嵩山南麓万岁峰下,为汉代启母庙前的神道阙。启母阙为启母庙前的神道阙, 阙的北边190米处有一开裂的巨石,即是启母石,根据文献《淮南子》记载,上古时期大禹奉命治理泛滥的河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其妻涂山氏化为巨石,巨石从北面破裂而生启。西汉武帝游览嵩山时,为此石建立了启母庙。东汉延光二年(123年),颍川太守朱宠于启母庙前建神道阙,即是启母阙。汉代因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曾一度改名为开母庙、开母湖。启母阙结构与太室阙同。西阙现存高3.17米,东阙现存高3.18米,阙门间距6.80米。西阙阙基为两层长方石板,下层石板较大而薄。阙身用长方石块垂直垒砌在阙基上,共7层,总高2.75米,每层用石2~3块。最上层的石块雕作斗形,上承托阙顶,下呈斜角与阙身垄相连。阙顶残毁过甚,残存部分在阙身上部东侧,雕作四阿顶。顶的上部雕瓦垄、垂脊启母阙,四周雕柿蒂纹瓦当和板瓦,下部刻仿木椽子。阙顶正脊已毁阙上有两方阙铭,皆在西阙北面。一方为启母阙铭,一方为堂溪典嵩高庙请雨铭。启母庙阙铭,篆书,内容分两部分,前12行为题名,满行7字;后24行为四言颂辞和仿楚辞体裁的赋,满行12字。阙铭的前一部分,回顾中国古代一次触目惊心的特大洪水,鲧因用堵的方法进行治理失败而丧生;禹吸取教训改用疏通河道排洪泄水的方法,终于成功。赞颂因为征服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可贵精神,以及随着岁月的流逝和秦王朝的统一,禹和他的事迹逐渐埋没无闻的经过。后一部分着重叙述汉王朝的圣德广布天下,在这里兴祠庙祭祀神明,上天的灵应显示了种种瑞兆,风调雨顺护佑了百姓,为此立阙刻铭,使光辉业绩传之千秋万代。堂溪典嵩高庙请雨铭,在启母阙铭下,有东汉熹平四年(175年)刻。隶书,计18行,行5字。前6行已泐毁,'其言惟何'后也不存,现存11行,共55字。铭文间隙处及其他石块上浮雕人物画像、幻术、骑马出行、斗鸡、驯象、吐火、进谒、倒立、饮宴、日御羲和、启母化石、夏禹化熊、郭巨埋儿、月宫、蛟龙穿环、犬逐兔、果下马、蹴鞠、鹤叨鱼、虎扑鹿、孔甲畜龙等历史故事画像70余幅,其中的蹴鞠图,刻画有一个头挽高髦的女子,双足跳起,正在踢球,舞动的长袖轻盈飘扬,女子两旁各站立一人,击鼓伴奏,再现了汉代蹴鞠运动的真实场面。这么看来,咱中国女足的成绩比男足要好,就是因为历史更加的悠久。1961年3月4日,启母阙和其他两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天在这里花了大量的时间介绍了中岳嵩山的汉三阙,但是当您来到这里的时候,会发现汉三阙其实并不是很巍峨,甚至看上去还有些寒酸,但是这三个建筑却是中国古建筑中年龄最大的,在国务院公布的需要保护的古建筑标号里,汉三阙的编号是001,002,003。众所周知,咱们中国的古建筑大部分都是砖石和土木建筑,很难保存上千年的历史,因此,汉代的建筑能保存到现在,已经是难能可贵,非常宝贵的了。四大书院育英贤宋代,书院这种形式开始在中国流行,一些著名的学者,都在书院内讲学,当时有四个书院非常著名,他们是江西庐山五老峰下南部的白鹿洞书院,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岳麓山下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河南登封嵩山脚下的嵩阳书院,咱们课本上的那个成语程门立雪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嵩阳书院在历史上曾是佛教、道教场所,但时间最长最有名气的是作为儒教圣地,理学的诞生地闻名于世。嵩阳书院初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名为嵩阳寺,为佛教活动场所,僧待多达数百人。隋炀帝大业年间(605—618年),更名为嵩阳观,为道教活动场所。唐弘道元年(公元683年)高宗李治游嵩山时,改为行宫,名曰“奉天宫”。五代后周时(公元951-960年),改为太乙书院。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年),名为嵩阳书院,此后一直是历代名人讲授经典的教育场所。嵩阳书院是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宋代理学的“洛学”创世人程颢、程颐兄弟,司马光、范仲淹曾在嵩阳书院讲学,且司马光巨著《资治通鉴》的一部分是在嵩阳书院撰写。明末书院毁于兵火,历经元、明、清各代重修增建,鼎盛时期,学田1750多亩,生徒达数百人,藏书达2000多册如《朱子全书》、《性理精义》、《日讲四书》九经等。清代末年,废除科举制度,设立学堂,经历千余年的书院教育走完了科举历程,但是书院作为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永远载入史册。书院内保存的重要文物有两通石碑和三棵柏树,听我慢慢说来。 相传,西汉元封元年(前110年),汉武帝刘彻来游嵩山时,走到嵩山南麓的嵩阳书院,刚一进门,只见一棵高大的柏树,身材奇伟,枝叶茂密,武帝仰望许久,随口封为'大将军'。穿过二进院,又见一棵柏树比'大将军'还要高大,因皇帝是'金口玉言',大将军已经封过,无奈只好封其为'二将军'。随从官员觉得武帝的加封不合情理,想向皇帝建议,但不聚直讲,只好从侧面向皇帝提示说。'这棵树可比前院那棵大得多呀!'汉武帝固执己见,说:'什么大呀小呀的,先入者为主!'随从官员一时无语。汉武帝继续向后走,又见一棵更为高大的柏树,他便一错再错,封之为'三将军'。由于汉武帝不公,封的三个将军都有情绪,'大将军'感觉自己名不副实,受之有愧,没脸抬头见人,久而久之,慢慢地变成了衰腰树;'二将军'心生闷气,连肚子都气炸了,变成了空心树;'三将军'更为恼怒,于是自焚而死。为此,登封县内流传着一首脍炙人口的民谣,更为生动地阐明了这事:'大封小来小封大,先入为主成笑话。三将军恼怒自焚死。二将军不服肚气炸。大将军笑倒墙头上,自觉有愧头低下。是非颠倒两千载,金口玉言谁评价?' 目前,书院内还保留着大将军和二将军,三将军柏在明朝末年的被雷火击中烧毁了。大将军柏树高12米,围粗5.4米,树身斜卧,树冠浓密宽厚,犹如一柄大伞遮掩晴空。二将军柏树高18.2米,围粗12.54米,虽然树皮斑驳,老态龙钟,却生机旺盛,虬枝挺拔。树干下部有一南北相通的洞,好似门庭过道,树洞中可容五、六人。两根弯曲如翼的庞然大枝,左右伸张,形若雄鹰展翅,金鸡欲飞。每当山风吹起,枝叶摇动,如响环佩,犹闻丝竹之音。关于将军柏树龄一直是个神秘的话题。该树从受封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赵朴初老先生留有“嵩阳有周柏,阅世三千岁”的赞美诗句。经林学专家鉴定,将军柏为原始柏,树龄有4500年,是我国现存最古最大的柏树。巍巍将军柏,给嵩阳书院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和浓郁的感染力。 两通石碑,大的那块全称为《大唐嵩阳观纪圣德盛应以颂碑》,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刻立,碑高9.02米,宽2.04米,厚1.05米,碑制宏大,雕刻精美,通篇碑文1078字,内容主要叙述嵩阳观道士孙太冲为唐玄宗李隆基炼丹九转的故事。李林甫撰文,裴迥篆额徐浩的八分隶书。字态端正,刚柔适度,笔法遒劲雅致,是唐代隶书的代表作品,另外一块小一点的石碑是明代石刻'登封县地图',刻于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93年),图上详细刻制着嵩山地区名胜古迹的分布情况和山川、河流、道路、村镇等名称,是登封文物分布图,又是登封县地图。登封县文物名胜尽管志书都有记载,但用地图形式直接描述的,仅此一块登县石刻地图。这块石刻地图轮廓清楚,位置准确,一览此图,对登封县的全貌和文物分布一目了然,是最早的旅游地图。明代石刻登封县图是难得的艺术珍品,也是研究登封地理、文物和历史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五代同堂沧桑变 这里讲的是嵩山的地质状况,嵩山属伏牛山 系北支外方山山脉的一部分,大地构造为前寒武纪地块及盖层,盖层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次之,经历了多次地壳和造山运动,形成了山势陡峻、雄伟壮观、奇峰林立、瑰丽多姿的地貌形态。太专业的地理学术语对在咱们来说太陌生了。这么说吧,由于嵩山地层发育齐全,层序清楚,在不大的范围内能看到太古、元古、古生、中生、新生五个地质年代的地层出露、类型齐全的岩石,多次地壳运动的痕迹等,是研究地质构造的一个良好的实践基地。这在国内乃至世界上都是少见的,被誉为“五世同堂”的天然地质博物馆,为中外地质学者瞩目。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来到嵩山,说我们嵩山是能够看得见,进得去,摸得着的天然地质博物馆。六代祖师把禅传六代祖师,说的是少林寺最早的六个禅宗的祖师,他们是第一代祖师达摩,二祖慧可(神光),三组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公元的494年,北魏孝文帝为自己的朋友拔陀在少室山下的树林里建了一所寺院,取名少林寺。三十多年以后,从印度来了一个和尚,名字叫菩提达摩,带来了印度的禅,但是这时候的禅在中原地区并不受欢迎,于是这位印度僧人就在少林寺潜心学习,认真钻研,把中国传统的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融合在一起,以佛教为载体,变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禅,这就是中国式禅宗的起源,也让少林寺走上辉煌的历程。修习禅宗,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是打坐,但是坐的时间久了,身体就会僵硬,需要运动一下,就像我们的课间操一样。于是,达摩为了锻炼身体,根据东汉名医华佗发明的五禽戏,融合了一些印度瑜伽的动作,发明了最早的少林武术套路---罗汉十八手,其实就是一套体操,锻炼身体用的。从一开始,武术就是强身健体,不是用来打架的。后来禅宗思想和武术一起相辅相成,一直延续到了今天,禅宗的思想在今天少林寺里,特别强调保家卫国和民族大义,我们最熟知的关于少林寺的故事,十三棍僧救唐王和武僧抗倭的故事,都是保家卫国的内容。七十二峰风光秀 嵩山分两部分,一部分叫太室山,一部分叫少室山,每个部分都有36个山峰,一共72个山峰。七十二峰风光秀的说法就是这么来的,太室山东西起伏,奇峰相连,雄深高大,气势巍峨,犹如黄河南岸的一座天然屏障,护卫着夏代的都城--阳城,故有中岳如卧之说。太室主峰叫峻极峰,海拔1494米,名字出自于诗经“嵩高维岳,峻极于天”的说法。朋友们可以想一下,华山是立着的,它高2160米,泰山是坐着的,它高1545米,嵩山在躺着卧下时还有1494米,那么它立起来该有多高呢?因为清朝乾隆皇帝曾在峻极峰上赋诗立碑,所以峻极峰又名“御碑峰”。峰顶平敞开朗,犹如宝幢之盖,四周群峰相向,惟中居高巍,一览众山小。倘若你在夕阳西下时观嵩山,那更是彩霞四射,瞬息万变,河山壮丽,气象万千。嵩山是历代封建帝王、达官显贵、骚人雅士游览祭祀的地方。历代游人,凡来嵩山参观者,攀登极峰的,览胜景之后,也挥毫永叹,留下了无数石刻墨迹。粗略一算,也该有30多个帝王到过嵩山封禅览胜。太室36峰中有一个万岁峰,其来历就是汉武帝登高山时,随贺官员在这里三呼万岁之声,回荡山谷,此起彼伏,部下吹捧说是山呼万岁,史称“嵩呼”,皇帝老子心潮澎湃,龙心大悦,遂命名此峰为“万岁峰”。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女皇,她曾几次到嵩山禅祭游览,加封中岳。闻名中外的古刹少林寺面对少室山,背依五乳峰,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山色绝佳,风景如画。站在少林寺南望,少室山崭然若屏,高峰之下自西向东,并列着五座山峰,依其形态,称之为棋、鼓、剑、印、钟。在剑峰的西侧,有一大块像刀削般的巨大石壁,雨过天晴之际,光洁耀眼,好似皑皑的白雪,这就是嵩山八大胜景之一的“少室晴雪”。少林寺山门前,有一条少溪河,潺潺流水,绕寺而过,河里布满了嶙峋多姿的巨石,千姿百态,各具风采。别看我们这里看少室山这样险峻,上到山顶,却是宽平如寨,还分上下两层,称为“大寨”、“小寨”,大小寨周围有四天门之险。这里既是古代隐居避世的地方,又是历来屯兵之所,现在山顶还有大、小饮马池和石碾、水柜及其他建筑遗址。嵩山是世代相传的风水宝地,也是儒、佛、道三教荟萃共存之地,是我国宗教活动的重要地区。嵩山寺庙林立,风景秀丽,72峰,峰峰有名;72寺,寺寺有故,寺相连,各有奇景。各个时期建造的不同风格的寺、庙、宫、庵、观、寨、台、塔、阙、石碑、书院等。文物古迹遍布,书法雕刻满山,更有古树名木,奇花异草装点着各个景区景点,真是美不胜收。 假若你登峻极峰峰远望,南有箕山颍水,山河拱卫;西有少室,争艳夺魁;东视群山,谷幽峰奇;北望黄河,一线连天处,即是古老的伊洛河三角洲、河图洛书的出处,我们华夏6000年古老文化的发源地。峰岳连绵,云雾缭绕,耳听松涛阵阵,眼观山花烂漫,置身这种氛围之中,朋友,你该有何感想?八大美景看不完 嵩山八景,既有人文历史,又有自然景观,后人总结的嵩山八景是指登封八景指嵩门待月、卢崖瀑布、箕阴避暑、少室晴雪、轩辕早行、颍水春耕、石淙会饮及玉溪垂钓。箕阴避暑:现在箕山之阴,山间的崖壁上,摩刻有许多游人题记,如'幽谷'、'潜龙潭'、'溪溪凋冷'、'箕阴避暑处'等。字大如斗,惹人注目。相传:上古时代,高士许由,尧让帝位不受,隐居于此,会在上游泉中洗耳,好友巢父,怕水污了牛嘴,把牛牵到上游去饮。许由、巢父在箕山隐居,劳累之余,便来箕阴乘凉避暑。因此这里留有'许由祠'、'洗耳泉'、'饮牛坑'、'拴牛橛'等名胜古迹。西汉元封元年,武帝刘彻,游历中岳打猎于箕山,正是炎夏酷暑季节,天到午时,武帝收弓,汗流浃背,于是来到箕山之阴避暑,时间不长,即有暑收入秋之感。武帝不禁哈哈大笑,对随从们说:'朕暑收矣!'古往今来,每到暑夏,常有游人到此消夏避暑,故有'箕阴避暑胜地'之称。颍水春耕:颍河两岸,多系梯田,每年春耕开始,农夫耕田在颍水河畔。耕牛拉犁前边走,农夫扶犁后边行,扬鞭驱犊,南耕北耘,人畜倒影,置于水中,好象一幅天然的春耕圆案,甚是好看。故有颍水春耕之景。相传:春秋之时,郑国有一大夫,名叫颍考叔,会任过颍谷封人官职。此人很爱颍水春耕这个地方,在这里建造了一处宅院。颍大夫一向勤政爱民。一到初春,颍大夫即开始颍水春耕,他看到天然的春耕圆,愈耕心情俞高兴,情不自禁地唱起'耕耘乐'来。周围农夫们听到颍大夫唱歌,也就跟着唱了起来。霎时间,颍水河畔田歌四起。以后年年如此。后人为了纪念颍考叔,就把他的住宅改称为'颍考叔庙'。嵩门待月:嵩山南麓有个法王寺,背后是太室,两边有峻岭,好象一把椅子,古刹位于中间。寺东有两座山峰,嶙峋崛突,相峙对立,其壮如门,故称'嵩门'。每逢中秋佳节夜晚,一轮银盘似的皎月,从这半圆形的门洞中,徐徐升起,不偏不倚,月满嵩门,好似玉镜,嵌于架中,皎洁的月光,犹如水银泻满山头,使碧绿的群山披上一层银装。景色美妙,引人入胜。自古以来,每逢中秋佳节赏月之夜,人们从四面八方,手提花灯彩龙,携带名酒佳菜,邀朋会友,云集嵩山腹地。坐在法王寺大殿的月台上,高谈阔论,饮酒欢歌,直待月出嵩门,饱览胜景。时过半夜三更,银月西斜,游人还留恋不舍。故传树崇作诗日:'嵩门待月不忍归'轩辕关又名'娥岭关',位于登封市西北十三公里的太室,少室两山间。两崖怪石嵯峨,山势雄伟险要,石塞嶙峋似剑,道路曲折盘旋,为洛都东南险关要道,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轩辕关因山路曲折旋绕,故名'十八盘'。早晨雾遮山腰,行人来往其中,由下边向上看,好像神仙腾空驾云一样,故有'轩辕早起上云端'之说。欲观此景,或从洛阳东南进,或从许昌向北入,皆可饱赏其美。若站在关口,北视关下,可以看到雾浪翻滚,云烟缭绕,瞬息万变,气象万千。卢崖瀑布:在太室山东南的悬练峰下,有一个高大的悬崖,因唐玄宗年间,有一个被封为谏议大夫的卢鸿乙,不愿做官,来此隐居,广招天下才子,在此论学,因而称此山崖为卢崖,称卢鸿乙隐居的地方为草堂。卢鸿乙死后,玄宗改草堂为卢崖寺。卢崖寺北面的峡谷内,有一股泉水,终年不断,平时泉水倾泻而下,汹涌澎湃,如雷轰鸣,人称此景为卢崖瀑布,又叫珍珠倒卷帘。石淙会饮:嵩山东南部的玉女台下有一石淙洞,因两岸石壁高耸,险峻如削,怪石嶙峋,两岸多洞穴,水击石穿,淙淙有声,所以名叫石淙。石头上青苔布满,河水清澈见底,水中鱼群游泳,空中鸟鸣莺啼。水中有块巨石,露出水面,平整宽阔,登上石头极目远眺,四面环山,周围是水,微风徐徐扑面,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就像在画中一样。古代,每逢重阳节,人们携带酒菜到这里猜拳行令,饱览山中秀丽景色。一代女皇武则天就曾经多次到这里游乐,大宴群臣,历史上称为石淙会饮。武则天的诗名字就叫石淙,三山十洞,玉峤金恋镇紫薇。均露均霜标胜壤,交风交雨列皇站。万仞高崖藏日色,千寻幽润浴云衣。且驻欢筵赏仁智,稠鞍薄晚杂尘飞。玉溪垂钓:石羊关东部,颖水下游,有一个自然琥珀,面积有数百平方米,名字叫玉溪。玉溪的南部有几处泉水,从平地喷出,翻涌而上,高达两米,好似一串串的珍珠,人称飞玉泉。在玉溪湖中,有一块巨石,大约9平方米,有三分之二没于水中,,可以做在石头上钓鱼。据说这是上古的隐者许由和巢父二人钓鱼的地方。少室晴雪:少室山险峻,有很多石板,特别是少林寺正南的剑锋上,有一块巨大的卧石,平整光洁,每逢夏季雨后初晴,雨水顺着石头而下,阳光直射在上面,雨水的反光变得银白,晶莹明亮,有人站在少林寺方丈室前的月台上,举目南望,可以看见白云袅袅,在蔚蓝的天幕下,艳阳高照的山峦中,闪烁出银白一片,好像皑皑白雪,犹如严寒隆冬,美妙景色,十分喜人,故称少室晴雪。九州称中是世遗登封有8项11处世界文化遗产,2010年登封的嵩山“天地之中”历史文化建筑群,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下面列举一下嵩山的各种第一。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老的两颗柏树—嵩阳汉柏中国现存最早的汉朝时期建筑—汉三阙(少室阙,太室阙,启母阙)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佛塔—嵩岳寺塔中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天文台—周公测影台(天有心,地有胆,天心地胆在告县)中国现存最精确的天文台—元朝郭守敬测天的观星台中国历史上第一古都—夏都阳城中国规模最大、时间跨度最长的塔林—少林寺塔林中国最早的民办寺院—法王寺唐朝高僧一行出家的寺院—会善寺,在此最早测算出了地球子午线的长度北宋时期的四大书院之一—嵩阳书院中国最早的皇家尼姑庵—永泰寺还有禅宗祖庭,武林圣地—少林寺嵩山周边以及登封是中国著名的“文物之乡”和“武术之乡”。十方豪杰来学拳。这个我们都知道,中国功夫冠天下,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武功博大精深,历史久远。不仅在历史上久负盛名,现在登封也是全世界著名的武术之乡。看过电影《少林寺》的都知道,要是不知道的话,看看李连杰版的《少林寺》,相信你就会有答案。 赞 (0) 相关推荐 登封,对洛阳有多重要? 说起中国功夫,那是世界闻名.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寺在国内的名气非常大,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很多人都知道少林寺在中岳嵩山,但是嵩山在哪里可能未必知道了.今天我们就聊一聊登封--嵩山.少林所在地. 登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189章) 第189章 宰相相邀 和长安相比,山间的秋意似乎来得更为浓郁. 在离长安八百多里的嵩山,秋风掠过漫山遍野的枫叶荻花,掠过重峦叠嶂间的名刹宝寺,将飞檐塔刹染上了一层秋意,愈发显得山水空灵,便是迎面而来的 ... 嵩山登山攻略,常规线路版 每年都要去几次登封 每年也都要爬几次嵩山 近几年因为都是家庭出行 所以几乎没有涉足野线 很多人来登封玩儿也应该是这样的 大部分还是选择的常规游客线路 那么对嵩山常规线路的攻略进行一次盘点 就显得特别的 ... “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为啥叫“少林”? 文中照片均为"黑白的触动"作者所摄,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盗用! 推荐阅读: 河南有多古老? 开封为什么落寞了? 在"河南博物院"一文中,给大家介绍了河南 ... 【河南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1、焦作云台山。 2、龙门石窟。 3、嵩山少林寺 世界环游记04/14 11:33 [河南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1.焦作云台山. 2.龙门石窟. 3.嵩山少林寺. 4.清明上河园. 5.洛阳白云山. 6.殷墟. 7.洛阳老君山. 8.洛阳隋唐洛阳城. ... 河南历史上的十大名将,近代有两位,许世友能排第几? [各省历史上的十大名将之河南] 河南是中原地区,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先后有20多个朝代在此建都,因此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涌现出了无数名将. 下面,咱就来介绍一下 ... 春秋时期在河南建都的四十八个国家详解,看看你老家有几个 宋国,国君子姓,位于现在河南商丘一带.战国时期,宋国终被齐国所灭. 郑国,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其弟友于郑(今陕西华县东),是为郑桓公.周幽王时迁移到东虢(guó,国)和郐之间(今河南嵩山以东地区) ... 传统文化阴阳五行,你不知道的十天干奥秘,戊阳土和己阴土的区别 天地之间有阴阳二气,极动极静生成水五行和火五行,初动初静时生成木五行和金五行,土五行和金木水火是不同的,不是阴阳二气所生,而是金木水火冲气凝结而成,金木水火代表的是春夏秋冬四时之气,是天地阴阳二气所生 ... 酒文化闲趣:中国古代十大著名酒局 无酒也醉 2020-10-31 阅读 375 关注 从古代开始,白酒就是社交场合上可不缺少的部分,从古至今,不管是生活节庆还是重大场合都离不开酒,生活中,不论是结婚.生日.聚会等都会组成各种酒局. 中 ... 《留住乡愁的门等村》八桂传统村落古建文化踪影系列之二十九 传统村落是中国乡村社会的缩影,是历史文化的传承,有其深厚的文化历史信息和意境深远的文化景观.它正像一本厚厚的古书,只是来不及翻阅,就已经消亡了.这失去的不仅是可见的形态,更可能是我们的历史密码和深藏于 ... 《走丢在蔡氏古院》 八桂传统村落古建文化踪影系列之二十八 传统村落是中国乡村社会的缩影,是历史文化的传承,有其深厚的文化历史信息和意境深远的文化景观.它正像一本厚厚的古书,只是来不及翻阅,就已经消亡了.这失去的不仅是可见的形态,更可能是我们的历史密码和深藏于 ... 古建遗珠—龙虎实乐古村 八桂传统村落古建文化踪影系列之二十五 传统村落是中国乡村社会的缩影,是历史文化的传承,有其深厚的文化历史信息和意境深远的文化景观.它正像一本厚厚的古书,只是来不及翻阅,就已经消亡了. 这失去的不仅是可见的形态,更可能是我们的历史密码和深藏 ... 河南登封-2021年4月嵩山少林寺(上) 河南登封-2021年4月嵩山少林寺(上) 贵阳张老者,游览日期:2021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