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中药——叩头虫
跳百丈(《纲目拾遗》),跳搏虫、膈膊虫(《中国医学大辞典》),跳米虫、蛷(《动物学大辞典》),剥剥跳(《系统动物学》)
《 纲目》
《纲目》载:“虫大如斑蝥而黑色,按其后则叩头有声。”
药材基源:为叩头虫科动物有沟叩头虫等的全虫。
春季至秋季捕得后,入沸水中烫死,晒干。
味辛;微温
《泉州本草》:味辛,性微温,无毒。
肝;肾经。
祛风湿,强壮筋骨;截疟。主手足痿软无力;小作 行迟;疟疾。
《泉州本草》:强身健筋骨,除疟。治疟疾,筋骨酸痛,四肢痿痹。
内服:炖熟,10-15只;或研末。外用:适量,贴敷。
①绝疟:叩头虫一个。安眉心,膏药盖住。(《百草镜》)
②治小儿初学行步,气力不足:叩头虫十四只(醋浸),涧蛙一只,同炖服。(《泉州本草》)
③治四肢痿痹,行动不便:叩头虫,酒炙为末,泡酒服。(《泉州本草》)
1、《纲目拾遗》:“治腰脚无力,与山蚂蚁并入壮药用。”
2、治四肢痿痹,行动不便:叩头虫酒炙为末,泡酒服。(《泉州本草》)
3、治小儿行迟:叩头虫14只,涧蛙1只。同炖服。(《中国动物药》)
4、绝疟:叩头虫1个。安眉心,膏药盖住。(《百草镜》)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