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艺术:疯狂下的真实自我
Performance Art
行为艺术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艺术家在现场”
2010
相信大家对这张图片并不陌生。
在2010年,玛丽娜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静坐了716个小时,接受了1500个陌生者的对视。
这些人中不乏一些著名人物,但没有一个人能够激起她的情绪。
直到他——昔日恋人乌雷·赖斯潘的出现,玛丽娜潸然泪下。
这是一场非常著名的行为艺术,轰动一时。
艺术评论家赵子龙在《如何看懂行为艺术》中写到,“在所有的艺术中,恐怕行为艺术是最具有争议性,最难懂的艺术了,一般人见了都绕着走。行为艺术的难懂不是因为晦涩,而是因为观众压根不想看,不敢看,不愿意看。”
确实如此,当提及行为艺术,许多人可能会联想到暴露,奇葩,诡异等等形容词。但实际上,看似疯狂的表现形式背后,其实是一种无声的表达。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行为艺术。
什么是行为艺术?
行为艺术与绘画,雕塑等由具体事物构成的艺术形态不同,它强调的是一个艺术的过程。艺术家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亲身参与策划,与观众交流并一步步发展,直至得到结果。
特征
作为行为艺术家,大多坚信艺术家个人的艺术创造自由。
在有的作品中,是由艺术家与一般观众共同完成的,消解了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增强了观者对艺术创造行为的认同感。
同时,行为艺术强调的是行为过程,这在客观上,就把艺术注重行为结果的单一视域拓展到了充分认识、注重艺术行为过程的领域。
谷丹.论行为艺术的价值取向:《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01期 有删减
“行为艺术之母”
提起行为艺术不得不说的人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Marina Abramovic)
她是20世纪最伟大的行为艺术家之一,创作风格狂野大胆、癫狂自由。玛丽娜戏称自己为“行为艺术的老奶奶”。
“艺术家不该爱上另一个艺术家”
玛丽娜和乌雷在一起
玛丽娜与昔日恋人乌雷一起完成了许多知名的行为艺术作品,将性别,时空等观念融于其中。
《时间的关系中》
1977
两人将头发绑在一起,背靠背安静的坐了17个小时,仿佛共生体。
《潜能》
1980
两人共执一箭,只要放手,箭就会刺入玛丽娜的胸膛。这是最接近死亡的作品,也是最著名的作品,它将两人的爱情的真实与恋人的互相信任体现的淋漓尽致。
《情人——长城》
1988
相爱12年后,这段感情出现了裂痕。在1988年,玛丽娜和乌雷分别从山海关和嘉峪关出发,跨越4000公里,二人在山西相遇。但相遇也意味着分别,在拥抱之后,他们选择结束这段感情。
玛丽娜
TED
《艺术与幻觉》
年逾七十,但岁月似乎对她格外宽容。她登上TED,为大家讲解行为艺术。几十年里,她将全部精力投于对行为艺术的研究。也许某一天,行为艺术能被更广泛的接受。
她曾说,“世上有各种各样的力量,而我一样都不喜欢,它们都暗示着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控制。让我感到惬意的唯一力量应该是自主的能量。”
文末寄语
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的世界。在行为艺术看似疯癫的背后,是艺术家内心的真实表达,是对现实的控诉,是对人性的追问。
现实也许总是很让人烦闷, 但对自我的追逐不该停止。
玛丽娜和乌雷跨越千里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