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慎:孝宗赵昚的几道“私家菜”

宋高宗无后,帝位传给了太祖赵匡胤的直系后代赵昚。当年,赵匡胤死后,龙椅一直被弟弟赵光义霸占着并代代相传。

赵昚对高宗赵构自然是感恩戴德,百般孝敬,是为宋孝宗。

赵昚的身上还有赵匡胤的血性,登基之后,定年号“隆兴”,立志光复中原,重振雄风,他为名将岳飞平冤昭雪,谥号“武穆”,并剥夺秦桧的官爵。接着命令老将张浚北伐中原,但在符离遭遇金军顽强抗击,大败南返。金军乘胜追击,南宋军队损失惨重。

宋孝宗见难以战胜女真,只好于隆兴二年(1164年)和金国签订“隆兴和议”,从此专心治国理政,搞经济建设,让天下百姓一起奔小康。

赵昚执政期间,严惩腐败,打造出一个“乾淳之治”的富裕太平局面。

孝宗对美食的态度更为生猛,还曾因贪恋美食差点闹出人命。

江南为水乡,海鲜及各种水产品应有尽有。

赵昚爱吃螃蟹。吃蟹作为一种闲情逸致的文化享受是从魏晋时期开始的。

毕卓是两晋时名人,少年时豁达豪放,很有才华,官至吏部郎。这人嗜酒如命,曾夜间醉后到邻居家盗酒,结果被当场拿下缚于酒瓮边。天亮时,主人见是毕吏部,大惊失色,忙解缚谢罪。而毕卓却大笑:“让我闻一夜的酒香,多谢了。”并让其打酒再饮,大醉而归。至今民间仍有“瓮边醉倒毕吏部,马上扶归李太白”的劝酒对联。国画大师齐白石还画有《毕卓盗酒》,并题:“宰相归田,囊中无钱。宁可为盗,不肯伤廉。”

据《世说新语》记载,毕卓说:“得酒数满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执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毕卓的这种人生观和饮食观着实影响了后世许多人。从此,人们把吃蟹、饮酒,作为人生的一大快事。

毕卓嗜酒,赵昚嗜蟹。宫廷御膳中以蟹为菜的品种有:持螯供、蟹羹、洗手蟹、蟹生、酒蟹、醉蟹、糖蟹、蟹酿枨、蝤蛑签、炸蟹、醋赤蟹、五味酒酱蟹等数十种。

这赵昚无疑比毕卓更有口福,可赵杳见到好吃的就不肯撂筷子。一次,他吃下无数只螃蟹,头晕恶心,腹痛如刀割,每日上吐下泻达十余次,众御医调治不愈。高宗深为忧虑,亲自遍访民间名医秘方,请来一位住在杭州的药铺严郎中,用“新鲜藕节细研,以热酒调服”才治愈了赵杳的痢疾。为此高宗还搭上一枚金杵臼,从此这位姓严的郎中誉满京城,人称“金杵臼严防御家药店”。

除螃蟹外,孝宗特别爱吃的一道菜是“坑羊”。

据《经筵玉音答问》载,宋孝宗曾为他的老师胡铨在宫中摆过两次小宴,第一次以“鼎煮羊羔”为首莱,第二次为“胡椒醋羊头”与“坑羊炮饭”,赵杳一边吃,一边赞道:“坑羊甚美。”

“坑羊”其实就是今天的烤全羊,但做法更为特别。首先每次做“坑羊”都要选择一片清洁的土地,挖地三尺,做一个坑,再用砖垒成一个灶,上面架铁锅,锅的上方放一个铁架,把宰杀好的,经过盐、花椒、香料、葱等腌三五个小时之后的整羊倒挂在架子上。然后开始加柴火烧,把空锅烧得通红。这样,肥沃泥土的气味、铁锅气味和水气,加上腌制的调料,汇合在一起,渗透到整个羊身,如此热烤七八个小时,羊肉完全熟透,即可切割食用,味道当然是鲜美异常。

元代大画家倪瓒根据宋孝宗的“坑羊”做法,创造出“云林鸭”,这是后世“北京烤鸭”的老祖宗。只是倪瓒的烤鸭是用炉子和果木烧烤,其法为:把鸭子先用佐料码好,然后横挂在铁杆上,架在一口大锅里,锅里面放上一杯酒,也是把锅烧红,这样酒的香气就会散发到鸭肉里面。

但宋孝宗时期,江南产羊有限,“吴中羊价绝高,肉一斤为钱九百”,只能“中宫内膳,日供一羊”保持赵宋宫廷以食羊为主的老传统。一天只能吃到一只羊,如何能满足帝王对美食的欲望。

宫廷御厨的食料只能在南方盛产的鱼虾水产中来找替补了。

这下鱼类自然就成为御厨的首选。

鱼有刺,食客时常会被扎到嘴或刺到喉。

而鲥鱼在鱼类分类學上属于鲱形目、鲱科、鲥属,曾与黄河鲤鱼、太湖银鱼、松江鲈鱼并称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鱼”,驰誉千百年。早在汉代,鲥鱼就已成为美味珍馐,东汉名土严光(子陵)以难舍鲥鱼美味为由拒绝了老同学光武帝刘秀的入仕之召,更使鲥鱼名满天下,严子陵钓鱼台至今仍是富春江上的第一名胜。宋代大文学家苏轼也对鲥鱼赞赏有加,称其为“惜鳞鱼”、“南国绝色之佳”,并作诗赞日:“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鲈鱼。”

宋朝学者彭渊材曾经说过他平生有五恨:第一恨鲥鱼多骨,第二恨金橘太酸,第三恨莼菜性冷,第四恨海棠无香,第五恨曾子固不能诗。现代著名女作家张爱玲也说出自己的人生三大恨:鲥鱼多刺,海棠无香,《红楼梦》未完。

这些平头百姓被鱼刺扎到就扎到了,没处找替罪羊泄愤去,可如果皇上被鱼刺卡了喉,那岂不是杀头的罪过?

这时,一位御厨提出,太祖年间有过一道“圣旨骨酥鱼”,其“骨酥刺烂,鱼形完整”,无论头、骨、刺、鳍、尾、翅、鳞,想吃哪儿就吃哪儿。

可此道菜已在皇宫失传多年。于是御厨尚食发动“御厨房读书月”活动,让众人都翻看前朝杂记,查“骨酥鱼”的做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个“圣旨骨酥鱼”制作方子终于被御厨们找到了。大家凑到一起,通过多次烹制试验,完美调味,辅以28种名贵中药材和专用砂锅文火煨制鲥鱼,最终做出了“骨酥味绝、滋补保健”的骨酥鱼。

赵构虽说是太上皇,但对御膳的要求依旧很高。一次孝宗为他摆祝寿御膳,他却为这席御膳不够丰盛而大发光火。

如今“骨酥鱼”克隆成功,孝宗忙先送给太上皇品尝。

这“骨酥鱼”不仅做鱼时隔街闻香,而且用料的营养和味道能渗透到每一根骨刺,看起来是一条完整的鱼,但吃起来却骨酥刺烂,鱼肉鲜香,可以从头吃到尾。宋高宗食后大为赞赏,并赐名为“宋皇探艺骨酥鱼”。

鲥鱼还具有如下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

1.鲥鱼味鲜肉细,营养价值极高,其含蛋白质、脂肪、核黄素、尼克酸及钙、磷、铁均十分丰富。

2.鲥鱼的脂肪含量很高,几乎居鱼类之首,它宫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对防止血管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大有益处。

3.鲥鱼鳞有清热解毒之功效,能治疗疮、下疳、水火烫伤等症。

从明代万历年间起,鲥鱼成为贡品,进入了紫禁皇城。到清代康熙年间,首批捕捞的鲥鱼一上岸,便快马日夜兼程,递送到京城。

今天的鲥鱼烹饪方法很多,如清蒸、红烧、生吃、红汤等。鲥鱼以新鲜肥重、鱼鳞白亮如雪、鱼鳃红色鲜艳、鱼体较肥、体重1.5斤以上为佳。但注意,千万不能食用变质的鲥鱼。古语云“变质的鲥鱼狗都不吃”,以形容其腐坏和恶臭。

圣旨骨酥鱼

主料:野生鲜活鲫鱼450克(为家常取料之便,以鲫鱼代替鲥鱼)。

调料:豆豉10克,白糖5克,白葱段150克,红泡椒5克,蒜仔、姜片少许,鸡精3克,十三香3克,料酒5克,精盐2克,花椒、八角适量,高汤250克。

制法:1.将活鲫鱼开膛去内脏、鳃,洗净,沥干水分,用十三香、料酒、精盐、花椒、八角腌制15分钟。

2.将腌好的鲫鱼放置在通风的地方晾干皮后备用。

3.锅内放油烧至八成热,放入晾干皮的鲫鱼浸炸5分钟(控制好油温),炸至内外酥脆,捞出沥油。

4.取出蒸盘,把10厘米长的白葱段均匀地铺在盘底,将炸好的小鲫鱼整齐地摆放在葱段上备用。

5.炒锅上火,放油50克,将豆豉、八角、花椒放入锅内炸出香味后,加蒜仔、红椒、姜片煸炒3分钟,加入250克高汤,最后加入白糖、鸡精调成鱼汁,浇在炸好的鲫鱼上,然后用保鲜膜密封好,上笼蒸30分钟后取出装盘加以点缀即可。

特点:骨酥刺烂,浓香宜人。

注意事项:一定要把杀好的鲫鱼晾干皮后再炸,否则浸炸的时候,容易把鲫鱼炸烂不成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