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生的孩子,凭什么让我妈带”,20年后,我把这句话还给了丈夫
我有酒和茶。
你有故事,就来找我。
01
昨天有位读者说她有个闺蜜在纠结要不要离婚,大致情况是这样的:她跟她老公订婚后,曾经和她互有好感的初中同学冒出来说想娶她,她拒绝之后就跟她老公结婚了。结果,因为新婚之夜没见红,她老公就怀疑她跟她同学在一起之后才嫁给他,就这样带着矛盾过了十几年,她和当初那个初中同学好上了,被她老公发现以后开始闹离婚,她不想离,她老公在家人的劝说下也同意不离婚,但是从此就开始故意恶心她,报复她,寻花问柳,还染上了病,她为了孩子隐忍不发,之后随着她老公生意越做越大,更加不拿她的感受当回事,她此时想离婚了,因为孩子大了,她也五十岁了,不想再忍气吞声了。
她闺蜜说她在“纠结”要不要离婚,纠结这两个字很关键:但凡纠结离婚的人,内心都有不想离婚或者不敢离婚的顾虑。如果问她到底在顾虑什么,她也能说出个一二三来,但认识到问题跟解决问题,不是一个概念。
就好像你知道努力奋斗就能赚到钱一样,你没有付出行动,钱就不会到你手中。上面那种婚姻问题也是一样,从她忍气吞声的状态来看,离婚确实可以摆脱这种困境;但同时她又在顾虑离婚之后会不会有坏事发生,所以才会纠结。
但纠结没用,纠结只会让自己原地打转,眼前就摆了两条路,要么离,要么不离,这时候需要分析利弊,需要二选一,确定一个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只要不允许自己后悔,直接去走就行,前路如何,之后走了才知道。
02
不管是故事也好,现实中的案例也罢,都分为两种:一种是在过程中,一种是已经有了结果。
比如《红楼梦》这本书,抛开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不说,单看曹雪芹写的前八十回,就还在过程中,还没有结果,每个人物最终的命运如何,虽然前文太虚幻境中的判词做注脚,但最终的结果还是想要有一个演变的过程。
现实中的人生没有剧本,只有因果,而且是人为可控的因果。你以前做过什么,现在过上怎样的生活,现在又做了什么,又想做什么,对于以后来说,都是“因”。所以,像前面提到的那个女人纠结要不要离婚的时候,除了要自己分析利弊做决定之外,还可以参考下已经有结果的案例。
闺蜜玲玲的父母之间的问题,就是个已经有结果的案例,虽然具体发生的事情跟前面提到的那个案例不太一样,但问题的性质是一样的,都是关于离不离婚的问题。
玲玲的父母感情不和,也是夫妻间有了矛盾,她父亲是个大男子主义泛滥的人,而且观念很保守,在玲玲出生之后,他得知是女儿,就不开心了,非但自己不待见妻子和女儿,还不让婆婆帮忙带孩子,说妻子说了这样的话:“你生的孩子,凭什么让我妈带?如果是儿子也就罢了,是女儿就不该劳烦我妈!”
玲玲的母亲当时也想离婚,但念在孩子还小,就没离婚。之后也没有儿子出生,日子就那么将就着过,在这个过程中,她父亲也背叛过婚姻,总之就是一家人各过各的,谁也不管谁。
玲玲20岁的时候,她父母之间又出现了一次很大的矛盾,是有关跟婆婆养老的问题。她父亲几乎从来没有管过她们母女俩的死活,她奶奶更是从不露面,此时让她母亲给婆婆养老,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事。
她母亲隐忍了二十年,或许就在等这一天,当她父亲提出给婆婆养老的要求时,她母亲用她父亲曾经说过的话反唇相讥:“你的母亲,凭什么让我负责养老?她善待过我吗?帮我带过孩子吗?对孩子好过吗?她没为我付出过,我凭什么为她付出?”
她父亲此时闹离婚,对她母亲来说正好,反正孩子也大了,自己这些年也小有成就,本身不离婚跟离婚也没区别,要离就直接离,不会有任何损失。
玲玲从小到大没受过父亲的疼爱,没受过奶奶的疼爱,唯一可以依赖的人只有母亲,所以,在她母亲带着她离婚以后,母女俩反而活得更好。
03
前文提到的那个纠结离婚的女人,可以参考玲玲母亲的做法,当然,她母亲的做法不是唯一的参考,类似的已经有结果的案例还有很多,不仅现实中有,书中也有。
比如东野圭吾在《黎明之街》中塑造的有美子这个角色,她在遭遇背叛之后,一直装作若无其事,非但继续过正常的生活,而且还让自己比以前更上进,学习了很多新东西,让自己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有人说有美子的这种做法是忍气吞声,其实也不尽然,当女人内心强大到不依赖男人,直接把男人排除在自己的世界之外,只安心过自己的生活时,同样可以有她的那种表现,就当已经离婚了,或者就当丈夫死了。
有美子的做法虽然和玲玲母亲的做法不同,但这两种做法没有优劣之分,只有自己的选择适合自己,对自己有利,自己选择之后不后悔,可以坚定走下去,就没有错。
参考她们的做法,不是像她们一样离婚或者不离婚,而是为了让自己沉住气,更透彻地分析利弊,确定一条对自己最有利的路,当你确定的路明显比其他路更有好处时,你选择的时候才能不会有那么多顾虑。做选择的时候沉住气,做了选择之后依旧沉住气走自己选择的路,才与“好命”有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