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追思人文的休寂与享受自然的生机
清明节,又称寒食节、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更是蕴含着深沉传统文明的文化节日。
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程度已经不需要宗教作为民族精神的寄托,在“人从何处而来?又将从何处而去?”的终极问题面前,中国人的回答是:我从祖先那里而来,终将到祖先那里而去!
在清明节这个时候,天清地明,万物众生欣欣向荣,是一年当中最为生机勃勃的时候。中国人知道,生机来自于休寂;更懂得为了把握这生机,不应忘记那休寂!
所以清明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即追思人文的休寂与享受自然的生机。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2021是辛丑年,丙辛化水,所以大运是水运;又,辛为阴干,故而今年是水运不及之年。从“运”来讲,现在清明节正处于二之运:主运为火运(热),客运为木运(风)——春分后第十三日起(2021年4月2日-2021年6月15日);从“气”来讲,同时也处在二之气:主气少阴君火,客气少阴君火——春分-小满(2021年3月20日-2021年5月21日),主气与客气都是少阴君火。
《黄帝内经·六元正纪大论篇》中有明确记载:“二之气……其病温厉大行,远近咸若,湿蒸相薄,雨乃时降。”这时候疫情应该有所平复,但是要注意急性、热性等传染性疫病或各种上火、炎症的发生。此时,饮食起居要调理好,多吃健脾利湿的食物如山药、芋头;穿衣宜宽袍大袖,不宜裹身紧绷;夜卧早起,多动少静,但春练别赶太早要防风、防感冒、防心脑血管病;增加户外活动防情绪病;忌食生冷防腹泻。
明 屈大均
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
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
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