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为什么比努力重要?
文丨大胯 · 主播丨涂山
195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哲学家阿尔贝·加缪曾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生活就是所有选择的总和。
你可能早就听说过了:人生什么最重要?“选择”最重要,更准确地说是“决策水平”最重要。
其实,我们这一辈子需要拼命抓住的机会,也就那么几个而已:选择什么大学?选择什么专业?选择什么工作?选择什么样的人结婚?选择什么“赛道”创业?选择什么项目投资……
假设上文中的每个机会你都能抓住的概率为50%(这实际上已经是很高的概率了),那上面六个机会你同时都能抓住的概率还不到1.6%,这还是在我们高估自己的情况下。
所以说,人这一辈子想要一路顺遂下去,真的挺不容易的。
内观己心
人们由于每天都在做决策,便会很自然地认为“大多数的企业和个人都在做着高质量的决策”,但事实并不是这样。
斯坦福大学的一项关于企业和个人决策能力的研究表明:
做出高质量决策的能力并不是天生的,它需要后天训练,但它的训练逻辑常常与人性是相悖。
生活中,绝大多数人的决策过程往往具备这样的特征:
· 依赖别人的建议;
· 不考虑备选方案;
· 无视或忽视结果的不确定性;
· 过于简化事情的复杂性;
· 匆忙下结论;
· ……
行为决策科学领域近五十年的研究表明:从人类的思维过程到人类社会集体行为倾向,依旧存在着数百种错误的决策偏见。
我们总会试图找到某种“满意”的方案,却幻想着能够“完美”解决问题。殊不知,“满意”和“完美”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实际上,也没必要达到“完美”这样的极端,达到“高质量”也很不容易了。同时,“满意”和“高质量”之间的差距也依旧不小。特别是当我们被告知“我们所采取的决策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时”,我们会非常惊讶,甚至还有些愤怒……
这就会导致我们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了并不能够提高决策水平的事情上——忽略系统性的思考,鲁莽地采取行动,哪怕将事情搞砸,也会自我安慰。
实际上,不过是我们自己的错觉罢了,而且是一种危险的错觉。
外察世界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决策水平”的高低并不能够用“决策结果”来判定。
因为“决策水平”和“决策结果”是两个概念。
举个例子,假设摆在你面前有两个选项:
选A,成功率是80%;
选B,成功率只有20%。
按照概率应该果断选A。
但是如果你选了A之后,发现选项B竟然发生了,这个时候你会不会后悔?
事实是,选项B成功的概率是20%,B发生了,只不过意味着概率为20%的B事件发生了而已。
这就是所谓的“运气不好”,但并不代表你当初选A的决策水平低。而如果你坚持想要选B,到最后B真的发生了,也千万别觉得自己的“决策水平”有多高,因为这种行为本质上属于“碰运气”,甚至是“赌徒逻辑”……
真正的高手,能够持续留在牌桌上的原因并不是靠投机,而是看准大概率事件,并持续下注。
正心正举
当然,考虑到现实世界中的决策往往都伴随着延时性,仅仅靠后知后觉的“决策结果”的好坏来反推“决策水平”的高低,也是不现实、不明智的。
再假设一个例子:你一边发短信一边开车,最后平安到家了,没有发生事故,我们能说“一边发短信一边开车”是一个好的决策吗?
当然不能!
反过来,你全神贯注开车,突然冲出来一辆车,发生了剐蹭,你能说“全神贯注地开车”是一个坏的决策吗?
当然也不能!
在各类比赛中,我们大多数人的表现的确是理性的——虽然明知往年的冠军不一定是今年的冠军,当年的强者今年不一定登顶,可我们却还是会“赌”他们能赢,至少不会对那名不见经传的新人轻易下注。
但换到生活中,我们就好像换了个人似的——期待自己 “一夜暴富”、“一战成名”、“中头彩”、“少劳多得”等等各种小概率事件……
哪怕是换到企业中,人们也常常不去思考更多的备选方案,而是简单地针对某个特定方案进行是非选择的判断。
但问题是,这些方案往往只是人们最容易想到的、熟悉的、与自身经验直接匹配的,但不一定是高质量的。
启迪多元思维
作为决策者,我们无法控制结果,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选择。一个看起来好笑,但又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是:
当我们面对不同的选择,如果能早知道它们的好坏,就不会纠结,直接选好的就行了,傻子才会选择坏的。
关键是,真正优质的解决方案往往出自于那些“看起来难以取舍的选择”当中。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思考“为什么会纠结”,归根结底的问题就是“我们的价值观不清晰”,导致最终没有“清晰的选择逻辑”。
拨迷见智
假如一只狗熊走到结冰的湖面,突然听到冰面上发出“咯咯”的声音,它知道可能是冰面上的某个地方要裂开了,但不知道具体哪里会裂,什么时候会裂,这个时候,最明智的做法是什么?
最明智的方式就是先趴下,然后向最近的岸边爬过去。最糟糕的选择是在原地等着——不是掉进湖里,就是冻死。
顺着这个思路,我们会意识到:我们平时遇到的那些看似两难的问题,往往不是如何选择的问题,而是“信息量不足”的问题。
如果信息量足够的话,看似两难无解的问题就会被转化为更容易被量化的“取舍问题”或是“先后问题”。
“两难问题”就类似于在“点与点”之间进行比较;而“取舍问题”往往是“线与线”之间的比较,如果再加上“先后”这个时间维度,“纠结”就会具体很多,逐渐清晰起来,就好像是多了两条解题的辅助线一样。
为了解决“信息量不足”的问题,著名战略决策咨询机构SDG的主席兼CEO卡尔·斯佩茨勒,给我们提供了一套解决思路:自我设问或是团队设问。
比如:
· 3年后,A和B的好(或是其他选项),哪个你更想追求?
· 3年后,A和B的坏(或是其他选项),哪个你更不后悔?
· 现在做点什么,能让3年后的这些后悔不发生或者少发生?
自我设问从逻辑上看非常简单,但是如果没有刻意训练的话,我们的决策水平依然不会提高。
也就是说,仅仅“看一眼就过去了”,这谁都会。从人群分布来讲,一个人能够顺利“记得”、“找到”且“行动”的概率可能连1%都不到……
到头来,我们真的会惊出一身冷汗,后悔自己曾经活生生地错过了多少有价值的机会。
哪怕是那些我们平时常常“讽刺”的“只收藏就不看”的人,从概率上看,他们的决策水平也可能是比绝大多数人高出许多。
只不过我们很多人就是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罢了,因为人类天生爱嫉妒,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
所以,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不是“理性选择”,而是“选择焦虑”——每当面临“选择”,绝大多数人的脑袋就好像是宕机了一样,“CPU使用率”瞬间飙升至100%,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却又无可奈何,最后只能选择“不选择”,这才是最坏的“选择”……
英特尔总裁安迪·格鲁夫(Andrew S·Grove)曾说:“路径选错了,就会死亡。”
但是大多数公司的死亡,并不是由于选错了路径,而是由于三心二意,在优柔寡断的决策过程中浪费了宝贵的资源与时间,断送了自己的前途。所以,最危险的莫过于原地不动。
再看那句著名的鸡汤:“一切都是最好的选择。”其实仅仅说对了一半:
· 一方面,回望过去,那个时候我们的认知、情绪、时间资源有限,“选择不完美”,只是我们以为自己能够做出的最好选择。
· 另一方面,展望未来,我们其实总有机会锻炼和扩展自己的认知、情绪和时间等资源,在更恰当时间做出更满意的决策,这个过程实则是一种修炼。
人生就是从各种不完美的遗憾里,长出最满意的样子。
开启自在之门
回过头来,当我们再重新看一眼“努力”、“勤奋”这些词,会发现它们并非表面上的那么简单,因为它们在潜意识中敦促着我们要快速“行动”。殊不知,我们忽略了一个事实:“选择”常常发生在“行动”之前。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很多人看似很努力,却总是没有成绩的原因——因为“选择”出错之后,“行动”越快越猛,就越“无力回天”。
这也正印证了那句话:所谓的失败,就是解题高手做错的选择题。更何况,我们大多数人还不是一个解题了高手。
心理学大师卡尔·古斯塔夫·荣格曾做过这样一个论断:如果你不能意识到自己的潜意识,那么你的潜意识就会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却称其为“宿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