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志正】临证要诀
针药并用,综合治疗
医针虽小,然收效神速,具有简、便、廉、验之特点,故古人有“一针二灸三服药”之说。《灵枢》八十一篇,素有“针经”之称。故针灸为中医学重要学科之一,在农村缺医少药的地区,更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
我早年即拜王步举先生为师,深研《灵枢》《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中重要篇章,熟读其中“百症赋”“标幽赋”“马东阳十二穴歌”和《医宗金鉴·针灸心法要诀》之“经脉循行歌”“穴位分寸歌”。数十年间,常以此而起沉疴,愈急症,收益甚多。
然针灸之学,易学而难精。首先应明理论,所谓“业医不明经络,开口动手便错”。有人以为针乃小技,有何理论可言,这是偏见。若深研《灵枢》《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等,即可知其高深,非下苦功不可。故学针灸,不能只学某穴治某病,甚至着眼特效穴,而应从脏腑经络学说入手,理解脏腑、经络、腧穴之间的密切关系。“腧穴”绝不只是局限的一个点,而是由点到面,由面到经,内而脏腑,方能收到较好效果。
针刺时,不仅要重视刺手的作用(右手),更应注意左手(押手)的作用。《难经》谓:“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即是强调了押手的作用。得气感应,先从穴下反射到押手上的一瞬间,刺手针下的沉、紧、酸、麻、胀感随之而至。
对补泻手法,常将“迎随”“呼吸”“提插”等手法融合在一起,喜用“烧山火”“透天凉”两法,分别治疗虚寒症和热性疾病。用担法透穴治面瘫,针药配合治破伤风,均取得立竿见影之效。内科医生如会针灸则如虎添翼,自能提高疗效,且易巩固。
1962年我参加编著《中国针灸学概要》,以便国际友人、海外华侨学习参考之需。并分别译成日、俄、英三种文本,公开发行。1975年国家在上海、南京、北京分别成立国际针灸培训班,以此书为教材,先后为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训了上千名针灸医生,已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即不再从事针灸,专做内科以及妇、儿科疑难病的治疗和科研工作,以内科最深奥,为各科之基础,不如针灸易于推广和普及。
博采众长,广交师友
“书到用时方恨少”。在临床过程中,接诊的病种广泛各科均有,我深感学识之不足。1951年我到北京中医进修学校进修,内容以西医课程为主,中医只有一门。通过一年半的学习,使我认识到中西医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只有团结合作、取长补短,才能提高疗效。
毕业后,我被分到卫生部(现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同)中医技术指导科,从事中医学术交流、推广、整理提高工作。经常到全国各地出差,各地名家辈出,在学术和防治疾病上,都有很高造诣,这就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学习天地,使眼界大开,更感自己所学不过是“沧海之一粟”。
凡有一技高于已者皆虚心向其请教,使我的学术水平和医疗经验大为提高。广交了大批良师益友,他们都是学有专长、不同流派的大家,虚心向他们请教,经其少加指点,则疑问顿释,真所谓:“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因此,通过长期与他们接触,使自己日有所进,月有所益,积沙成塔,根基渐厚,养成兼收并蓄,善汲百家之长,毫无门户之见的良好学风。
五方异治,随俗为变
《灵枢·岁露》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说明人与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整体。因此,在治疗时,必须重视气候、地理、患者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故《素问·异法方宜论》提出:不同地域,所发生的疾病不同,其治法亦异,而各种治法又各有其适应证。
因而强调一个高明医生,必兼有众长,才能达到治疗各得所宜的境界。随着中医药学逐渐走向国际,三因制宜的治疗思想就更显得重要。《灵枢·师传》提出:“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确是至理名言。
1983年我到泰国进行学术交流和医疗工作,求诊者甚众,遍及各阶层,通过与大量患者接触,询其生活起居,形志苦乐,观其形态色泽,问其所苦,因而了解其发病原因,为辨证论治提供了可靠依据,疗效也为之提高。
曼谷地处东南亚,气候炎热,雨量充沛,时虽阳历11月,仍着夏装,早晚降雨,中午晴朗,烈日下逼,地气上蒸,湿度较大,闷热异常。室内温度高达32℃左右,外出汗流夹背,腠理开泄,衣衫尽湿;而汽车、室内有空调设备,居则冷气习习,凉爽宜人,然寒凉骤至,毫毛闭塞。
这种忽冷忽热,室内外温度之悬殊变化,使人之机体卫外功能难以骤然适应,久之则卫外不固,表阳虚衰,免疫功能低下,致患者经常感冒,鼻塞鼽嚏,咳嗽咽痛,肢体关节酸楚,纳谷呆滞,精神倦怠等证交至。有的少年儿童,因此而身体不长,成为现代空调所致的侏儒症。
在衣着、饮食和生活习惯方面,为解除炎热而贪凉饮冷,汽水加冰,久之阴寒内盛,损伤脾胃之阳,致寒邪凝滞,纳化失常,而脾胃病作矣。加之过食肥甘厚腻,耽于酒色,肾精亏虚,心脏病、消渴病等亦随之而至。
男子短衫短裤,妇女赤足短裙,肌体暴露而少防护,卒遭酷热之袭,复受寒气之侵,脾虚湿盛而中阳式微,土壅木郁而失调达,则痹病、带下、月经不调、不孕等病纷至沓来。
同时该国雨水较多,地理潮湿,经常涉水淋雨,从事水中作业,而湿疹、皮肤病屡见不鲜。可见,地土方宜对人体发病有着密切关系,医者岂可忽视,而不深入研究哉。
《史记》中详细记载了古代医家扁鹊的医学成就,他不仅精于中医基础理论,而且兼长针灸、妇科、儿科、老年病、五官科等博学才华,并重视预防医学以及随俗为变,以适应患者客观要求的技能。
如他在虢国,用针灸治愈了太子的“尸厥”证;过邯郸,闻贵妇人,则为带下医;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而为耳目痹医;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这种根据不同地区所出现的不同疾病,而随着患者客观要求,随俗为变的事例,突出说明了一个医生必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通晓各科的业务知识,才是一个高明的全科医生。
我认为不论在学习中医或临床治疗,关键是学好基础理论之后,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时令、季节、所居地理条件、患者的体质禀赋、生活习惯、心理情志、症状表现、社会等诸多因素综合分析,进行辨证论治,而不宜死搬硬套,削足适履,才能使中医药真正为世界人民的防病保健事业做出贡献,发扬光大。
勿囿病名,辨证论治
近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特别是一些沿海城市,人们工作意识浓厚,步伐加快,致有些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发病年龄有逐渐提前之势;加上人民寿命普遍延长,我国不少城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药源性疾病和难治病有不断增多的趋势,迫切要求医者以清醒的头脑、敏锐的眼光,见微知著,及早进行研索,始能防于机先。在临床过程中,参考现代医学检查数据是必要的。但中西医学形成的历史条件和对疾病认识观察的方法不同,因而产生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西医从微观入手,偏重局部病灶;中医强调人与自然整体观,偏于治人,各有所长,亦可有不足。为此,在辨治时,仍宜根据中医理论、四诊八纲、辨证论治,不宜被西医病名所囿,而束缚自己的思路,影响疗效。
我曾于1974年3月28日会诊一位61岁男性老年患者,半月来高烧38.8℃,胃纳呆滞,右胁下可触及小鸡蛋大之包块,经各方检查,确诊为胆囊管结石,结石混合型。外科医生认为胆囊管已被阻塞,胆汁不能外流,已膨胀到小鸡蛋大小,胆囊已无收缩能力,不可能将结石排出,须手术治之。患者以年老体弱,不愿手术,加上用我所处方中药治愈了半月的高烧,故一再要我诊治。
鉴于患者年高体弱,不宜攻下排石,采用补消兼施法,即以补中益气汤培补中气,佐以金钱草、鸡内金等化湿消积之品,终于将结石排出,通过检验,结石为树皮状结石,这在所治大量结石患者中,实属少见。其次,以益气养阴、调补心肾法治愈“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宣肺开窍、理脾化湿法治愈“发作性睡病”;益气养阴、化痰软坚法治愈“突眼性甲亢”;清金化痰、滋阴降火法治愈高血压“左眼底视网膜动脉硬化、玻璃体周期性出血”等,不再枚举。
余如中医书籍上没有记载,只要遵照中医理论进行辨证,即可治愈的病例,亦属常见。如养血柔肝法,治10岁女孩“指甲不长”;以中医湿病、外科理论为依据,治愈钢水灼伤、瓦斯爆炸的严重灼伤工人;以山岚瘴气中人理论,治愈“严重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以泻南补北、滋阴降火法,治愈“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等,都是现代医学确诊,治前治后复查证实痊愈之病例,尽管有的仅是一例,不是大样本,这正说明中医注重个体的重要性,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坚持中医诊疗特色,提供了科学依据。
重视湿邪,辨治有方
我通过多年临床实践,逐渐认识到,湿病不仅南方独多,北方亦不少见,提出北方亦多湿邪论。湿为土气,寄旺于四时,其他季节亦常见到。湿邪发病具有隐袭性,湿邪为患,正如《刘纯医学全集·玉机微意》所言:“伤人于暝暝之中”。因其发病缓,症状较轻,无风寒之凛冽,无火热之炎暄,初起不易注意,引起重视则病时已久,病变亦深,或波及它脏,就诊时又因它脏病证障人眼目,易被忽视。
湿邪症状具有以下特点:其一重浊性:湿为阴邪,其性重浊黏腻,所以湿邪为患,多有四肢沉重、周身倦怠、头重如裹等症。其二湿性秽浊:湿性秽浊,因此常把面色晦滞,带下腥臭,大便黏滞不爽,小便短黄或混浊,苔腻苔垢,作为诊断湿病的重要依据。其三迁延性:湿病病程具有迁延性,湿性黏腻,胶着难祛,无热邪清之即除,风邪散之则去,寒邪温之可消的特点,常喻为“如油入面”。故湿邪为患,一般病程迁延,症状缠绵,变化较缓。其四易阻滞气机:故湿病多见有胸闷、脘痞、腹胀等中焦气机阻滞之症。
湿邪影响面广,湿性弥漫无形,无处不到,内而脏腑,外而躯体,四肢百骸、肌肉皮肤,均可侵犯。湿邪兼夹症多,吴鞠通以其切身体会,发出“盖土为杂气,寄旺四时,藏垢纳污,无所不受,其间错综变化不可枚举”之感叹。兼证除影响他脏所出现的症状外,还可兼寒、兼热、兼暑、兼风、兼痰、兼气郁、兼饮邪、兼停食等不同。
临证时必须详为审视,认真推敲,方能悉其端倪。湿病的临床表现十分复杂,辨别湿病,要善抓主症。湿性重浊黏腻,易阻气机,故湿病以其症状的重浊性及气机阻滞为主要表现。如头重如裹、肢体酸楚、倦怠嗜卧、脘腹痞胀、妇女带下量多等症,则说明有湿邪内蕴。进一步察其面色、舌苔、脉象,如见面色晦滞不泽,舌苔滑腻、脉象濡缓滑细,诊断基本可以确立。
治湿之法,应注意通、化、渗,通即宣通三焦气机、调理脾胃升降;化为注意湿邪的转化,或温而化之,或清而化之,芳香化之;渗即甘淡渗湿、清热利湿等。临证以综合运用为多。
治湿病,理气为先。湿性黏腻,首当疏畅气机,而疏畅气机,应着眼于肺脾二脏。我辨治湿病,在详为辨证的基础上,无论苦温燥湿、清热祛湿、淡渗利湿、或扶正达邪,均在方中佐入一二味宣降肺气、化浊醒脾之品,如杏仁、桔梗、苏梗、藿梗、荷梗及藿香、佩兰、白豆蔻、枳壳等,以起到宣肺气、醒脾运、畅三焦,有利于其他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
这些药物药量虽少,在方中所起的作用却十分重要。治疗湿病,药不在多而在精,量不在大而在能中病,贵在轻灵活泼,恰中病机。所谓轻灵,即药量不宜过大,药味不可过多过杂,量大药杂味厚气雄,难以运化,脾胃不伤于病而伤于药。所谓活泼,即药物要选辛散芳香流动之品,不可壅滞滋腻,壅滞则涩敛气机,滋腻则有碍脾运,助湿生痰。
轻灵之药多轻清宣肺、芳香流动之品以活泼醒牌,调畅气机,推陈致新。余常云补而勿壅,滋而勿腻,寒而勿凝,疏其气血,令其调达,而致和平。肺气畅,脾胃健,则湿邪可祛。即便味厚气雄之药,使用方法不同,亦可改变其性。大黄味苦性寒,能泻热毒、破积滞、荡涤肠胃,俗有“将军”之称,一般湿病中本不宜用,但如小其量而后下,取其推陈致新之功,而不用其苦寒破泄之力,且配杏仁以肃降肺脏与大肠之气,故闭结得除而脾胃不伤,此乃用药轻灵之又一法。
湿浊中阻,要脾胃同调。湿邪为病,最易损伤脾胃,水湿停聚。脾胃以膜相连,互为表里,脾运胃纳,一升一降,相反相成。余治此证,处方用药虽有偏重,但多兼治,如化脾湿必佐以开胃,药如砂仁、陈皮、枳壳、香橼皮等;祛胃湿多佐以运脾,药如佩兰、藿香、白蔻仁、薏苡仁、茯苓等,使其相得益彰,亦有“先安其未受邪之地”之意。我重视湿邪,治好了许多疑难病症。
严谨求实,敢于创新
科学研究,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设计严密选题新颖,具有前瞻性质,创新精神,再通过科学仪器设备,进行深入、细微的实验观察,归纳分析探求客观可靠的数据,才能总结为文,给人以启迪。
我遵循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原则,崇尚脾胃学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的枢纽,人以胃气为本,故治病要注重调理脾胃。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疾病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疾病的病因病机也有了殊多的改变。我从人们的膳食结构、生活条件、生活习惯的变化入手,深入研究了现代常见的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痛风等疾病的发病机制,认为饮食失调、损伤脾胃,是这些现代病发病的关键因素。
脾胃损伤常见气虚、血少、湿蕴、痰阻、瘀血、气机紊乱等病症。辨证要着眼于发病的根源,调理脾胃是其治本之道,即“调中央以通达四旁”。我博采张仲景、李东垣、叶桂等各家之长,调理脾胃,重在升降相宜而顾其润燥,升脾阳、降胃气、健脾益气、清养胃阴、调畅气机,法取中庸,勿劫胃津,勿伤脾阳,气机通畅,脾胃健运,胃气来复,诸病自除。
胸痹病,上溯经典,下及各家,汲取现代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了调理脾胃法治疗胸痹的理论和方法。调理脾胃法治疗胸痹突出了中医整体观念,治病求本,辨证论治,调理后天之本以治疗心病,具有独特的见解,治疗分为五法。
I 声明信息:
本文选自:《路志正医学丛书》。本公众号所分享文章仅供参考学习之用。发布内容若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可随时和我们联系。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文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