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军团有多少兵力,秦末天下大乱时他们究竟在哪儿?

陈胜、吴广举旗反秦,天下沸腾。

六国遗民们,早就不习惯活在严苛的秦法之下。正如人云:苦暴秦日久。

这下好了,既有人带了头,当然跟着干。于是,群雄四起,烽烟遍地。

有人叛乱造反,那当然要镇压。

作为首创了军功封爵制的大秦帝国,靠着制度激励,使“军民闻战即喜、人人勇于国战”。打仗,本就是秦军的看家本领。

秦所以能横扫六合,凭得就是:

有一支在制度激励下的虎狼之师,军威之赫赫,天下人无不闻其名。

然而,令后人读史时大跌眼镜的是:

当秦帝国决定发兵平叛,少府章邯受命挂帅出征时,麾下大军竟然是以征召了正在郦山服苦役的数十万刑徒为主力。

这就真令人惊讶了。人们不禁要问:

为什么要征召刑徒,那支曾经横扫天下的秦军去哪儿了?

蒙恬带着收河套、驱逐匈奴的三十万秦军-北彊长城军团为什么没有出现,这支强悍的精锐雄兵又在哪儿?

这话题,是令历史迷们津津乐道的。

尤其是北彊的长城军团去向,更是众说纷纭。

那么,先来聊一聊大秦帝国长城军团的兵力,究竟有没有三十万大军,他们在哪儿,有没有参与平叛?

答案是:

长城军团其实哪儿都没去,他们第一时间就参与了战争,就在章邯的出征大军里。

当然,这样的结论,肯定有人不同意。

又问:

那就怪了。既然长城军团回来了,为何还要征发数十万刑徒?

答:

因为长城军团的战斗兵力数,最多三四万,并没有三十万!

而征召刑徒,是作为辅兵与勤杂的。并非以刑徒为主力战兵。

根据对秦、汉时期的军事制度研究,可作以下认定:

一:

史书中的所谓蒙恬率军三十万出征,是包括了大量辅兵、民夫杂役等后勤辎重人员在内的。

二:

蒙恬的三十万大军,即长城军团,战兵人数,不会超五万,或许就是三四万兵力

而四万人的战兵千里远征,为之提供后勤辎重、杂役等支援,出动几十万辅兵民伕,也是正常的,很有必要的。

兵法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古代战争,与现代战争一样,打仗也是打后勤。

  • 例如西汉霍去病五万骑出塞,武帝征发了近六十万步卒辅兵民伕,为之后勤支援保障。
  • 所以,秦帝国为平叛而征发的六十万郦山刑徒与役伕,除少数经选拔后、补充为战斗部队外,大多则是作为辅兵与勤杂使用的。

    章邯的大军,真正的战斗部队主力,就是抽调驻咸阳的一部分中央常备军,以及回师南下的长城兵团组成的。

    二者合兵,估计战斗兵力为五六万人,或者七八万,最多不会超十万。

    为何做这样的结论?下面再来探讨以下的几个问题。

    (1)秦驻扎在京师的、可以随时拉出去打仗的常备军兵力有多少。

    (2)几万战兵出征打仗,为何一定要征召几十万人作为辅兵。

    (2)辅兵与后勤辎重部队在古代战争中的重要性。

    (4)为何说长城军团的战兵,最多不过四五万。

    首先分析,当天下叛乱四起的消息传至咸阳。秦王朝能立即出动、用于平叛的兵力有多少,以及为何要征发几十万刑徒的问题。

    秦军奉行的是精兵制,这就决定了,在编的常备军兵力数量,肯定是不多的。

    所谓中央常备军,就是秦中央禁卫军。

    秦禁卫军隶属于三大指挥系统。分别为卫尉、郎中令以及中尉。

    先简述一下这三大指挥系统。

    一:卫尉。

    卫尉职高权重,地位仅次于三公,属九卿之一。

    卫尉所属的兵力负责宫阙、殿廷内外的屯兵守备任务。这支部队是不能出征打仗的,否则宫城没人守了。

    二:郎中令

    郎中令地位与卫尉同,下属的兵力,是负责皇帝车驾护卫,内庭警卫等等。

    郎中卫士,如同皇帝的带刀侍卫与贴身保镖。

    所以,郎中卫士也是不能出征的,否则皇帝谁来护卫?

    三:中尉。

    中尉负责统领驻扎京师的禁卫军。地位与上述二者同,也是九卿之一。

    不同的是,中尉辖下的兵力,是可以机动作战的野战兵团。

    中尉军指挥机构,下属官职如下:

    侯、司马、千人,

    五校令:分别为左校、右校、前校、后校、中校,这应该是五个营的兵力。

    汉代北军七校,为七个营,仿照的或就秦中尉军五校令。

    还有武库令、式道候、静室令等。

    若遇战事,中尉军是可以抽调兵力出征作战的。

    那么,秦中央禁卫军兵力有多少?

    史书没有记载秦禁卫军的具体兵力数量。

    但秦与汉,制度类似,汉承秦制。所以,我们可以从西汉禁卫军体制,来推测秦王朝的中央常备军规模。

    西汉禁卫军,分北军与南军。

    北军负责机动作战,南军负责守卫宫阙殿庭。

    虽没有任何史籍详细讲过北军与南军的具体兵力数。但通过许多资料,可以确定,西汉禁卫军北、南二军的兵力,各在四、五万左右,总兵力不过十万。

    能担任机动作战的北军主力,七校尉营的兵力与编制。史书上倒是有明确记载的。

    七校尉,就是胡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屯骑、虎贲,一共七个营兵力。

    而统领这七个营的校尉,可不是小军官。那是比二千石,与州刺史地位相同的高级军官。

    而每校尉营的兵力数,在七百至一千余。你没听错,就只有这么多。

    七校总兵力,也不过七千。

    当然,北军还有其他营,但规模编制类同。

    而秦中央常备兵力的中尉军,就如同是西汉的北军。

  • 实际,应是西汉的北军,效仿了秦中尉军。
  • 由此可推断,秦中尉军下属兵力,应与西汉时期的北军相同。最多不过四五万,或许只有二三万。

    因为秦没有外部威胁,平常根本无须维持庞大的常备军。

    那么,假设秦京师的中尉军,共有兵力四万。

    当关东六国故地皆反时,中尉军可抽出一半兵力,即二万人马用于平叛,是符合逻辑的。

    再设想,通过驰道昼夜兼程,数日可至咸阳的长城军团,留一部兵力继续驻守北疆,而大部兵力,或许二三万余人火速南下,与中尉军汇合。

    那么,二者合兵五万人,是符合古代军事规律的。

    而这五万常备军,就是章邯麾下平叛大军的战斗主力。

    然后为了保障这五万战斗部队出征,那就得大规模征发辅兵,民伕杂役等辅助部队了。

    因为没有辅助部队支援,战兵是无法打仗的!

    而保障五万战兵转战千里,那就必须要大量的辅助部队,兵力起码要投入数十万。

    这就是为什么要大规模征召郦山刑徒的原因。

    为何五六万、或十万战兵出征,却要征发几十万辅兵与民伕?

    其实这问题,自古至今,历代战争,一直都是这样的。

    那么,我们来看一看辅兵与辎重队在古代战争中的作用。

    一:辎重与运粮。

    比如十万人马,人吃马嚼,一天物资耗费就是个天文数字。

    据明代戚继光《练兵实纪》所述,军队出征,士卒随身携行三日之粮,随军辎重又备份三日粮草。一支部队的携行粮草最多维持六七日。

    明与秦,虽已经时隔千余年,本质上同为古代。没有汽车,运输全靠水陆舟船、人力牛马,后勤与行军规律是一样的。

    所以,部队出发后的次日,后勤部队就要往前方输送粮草。

    运粮需要大量的兵力护卫与车马运输,故而辎重队自身的车马人员众多,也要消耗大量粮草。

    因为秦汉时期史书,很少记载这种细节。可以通过明军的资料,看一看负责古代为大军输送粮草的辎重营是怎样的。

    辎重营,每营备大车八十辆,每车用骡子八头,全营拉车骡子计有640头。

    车重二千斤,每车可载米、面、豆等共十二石五斗。

    全营车夫杂役战兵合计1660人。每营一次出动,可装载一万人马三日之粮草。

    ......

    上述见《练兵实纪》杂集卷之六,车步骑营阵解。

    配八十辆二千斤大车,六百四十头骡子,兵力千六百人的一个辎重营,只能装载供万人食用三日之粮。

    而且这样的辎重营,行进三四天后,士卒的携行干粮就吃光了,那就得吃运输车上的粮食了。

    那么,如果向千里之外的野战大军运输粮食。按每日行军五十里计算,千里路程须行二十日。

    而辎重营自备粮,在行进三四天后,省着点吃,也最多五天,士卒的携行干粮就吃光了。

    二十日行程,至少有十五天,就得吃运输车上的粮食了。如此,等粮食送到后,可供万人食用三日之粮,有七成以上已经让辎重营自己吃光了。

    解决办法,就是在千里运输线上五十里设一小寨,每百里设一大寨,分别驻兵屯粮,用几十支辎重队接力运输,以保障大军作战。

  • 由此可见,古代战争中粮草输送的艰巨性与繁重性。明与秦同为古代,由此亦可反推秦军。
  • 古代军队行军速度,参考《晋书》司马懿伐辽东之役,路程四千里,行程一百天。以此推测,古代军队每日行军四十里。
  • 所以,每有大军出征,后方就要源源不断的往前方发送粮草,以保证粮草输送络绎不绝。

    否则,粮运不继,就算钢铁之师、百战雄兵,一二日间也得崩溃。

    这样的例子,战争史上多的很。

    二:扎营守寨,维护粮道安全。

    章邯出征时,关东几乎已经全境叛乱,如同敌国。

    军队在叛乱四起、敌情不明地区行军,从来就非小事。

    根据古代战争规律,黑夜是恐怖的,所以军队每行四十至五十里就要立寨宿营。

    为了防夜袭,立寨就要伐木、挖壕沟、才能扎下营盘。

    战兵是要蓄养体力,随时待战的。扎营这些繁重的体力活,全得辅兵来干。

    若是敌情复杂地区,立了寨,次日大军继续前进,寨中还要留兵驻守,为得就是保障后续运粮队的通道安全。

    而自后方持续开进输送粮草的辎重队战斗力弱,绝不允许宿营在无坚垒掩护的野外。

    所以,一日路程五十里,那就得在每五十里设一寨,并屯兵驻守,用于辎重队输粮保障。

    如此,若大军在千里之外打仗,沿途固定的驻兵屯粮营寨就得有二十个。

    每寨驻兵一千,就得投入二万人。每寨二千兵,就得四万。

    可以想像这样一幅画面。由大后方至前方的千里运输线上,屯兵点、粮草中转部、大小营寨林立,十数万以上的兵力,就分散驻守在这些地方,以维护交通线安全。

    而负责守寨的主力就是辅兵。

    辅兵列阵野战较弱,但在少数战兵骨干的带领下,凭强弓劲弩坚守营垒,还是可胜任的。

    三:直接保障战兵投入战斗。

    每个战兵的武器装备,包括胄铠、弓弩、箭矢、长戈大戟刀盾等,全套负重少则数十斤,多则近百斤。

    为保持随时交战的体能,战兵也是不可能披挂齐全行军的。

    只有当斥候报来敌情,将军才下令:披甲执兵、准备战斗。

    所以平时行军,战兵只佩刀弓,铠杖都是由随军辅兵辎重车运,这也是符合逻辑的。

    这是出土的秦军铠甲,目测估计,不下几十斤吧?

    若没有敌情之下长途行军,也要披挂上这沉重之物,那岂不就是在自我消耗战斗力。

    根据《六韬》所记载的春秋战国前军队编制,

    虎韬.军用第一。

    太公曰:甲士万人,强弩六千,戟橹二千,矛楯二千,修治攻具、砥砺兵器巧手三百人,​此举兵军用大数也。

    由此看,就春秋之前的万人之军,最少要配勤杂与工匠三百人,负责樵采炊事、打造攻守战具、维修铠杖等等,这是最少的。

    春秋之前战争很简单,双方于预定战场列堂堂之阵决战,少有长驱直入的突袭与兵家诡道。

    所以,行军也无需一路深沟坚垒的严防受袭。对后勤要求不高,也无须担心被敌军抄了后路,断了粮道。

    故而,那时对辅兵的需求数量不高,一万战兵,配上三五百辅兵即可。

    随着兵法运用,战争诡道盛行,战场复杂日增,还有军中铠甲装备率与车马数量也增多,战斗辅助人员数量倍增,亦是必然的。

    所以,一万战兵,或许随行辅助兵力也起码要五六千,甚至达至一比一、二比一。随战场的扩大,甚至达到十比一,这也是很有可能的。

    同时,辅兵又是战兵的预备兵源。

    当战兵在激战之后,因伤亡大量减员,辅兵就会被选拔补入战兵营。

    至此,可见辎重、辅助兵力与民伕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这样也可以理解了,为何出动五六万或十万兵力的战斗部队,就得征发数十万人去辅助。

    那么,再继续来探讨一下长城兵团。为何说长城军团的战斗兵力不过三四万人。

    中国历史上,从远古直至秦汉,一直到隋唐为止,军事制度一向是精兵制。

    从来不会出现一支集中了三十万战兵的常备军团,这是决不可能的!

    唐玄宗开元时期,唐王朝国力与彊域达到鼎盛,国土面积与远超秦,而全国常备军总兵力只有六十余万。

    秦长城军团作为一个战役兵团,常备兵力就达三十万,这可能吗?

    显然是违背常理,决不可能的!

    所以,可确定史书上所说的,蒙恬率领开河套、逐匈奴的三十万大军中,有二十五万是辅兵与民伕。

    而真正的秦长城兵团常备军战斗部队,有三四万兵力,只要后勤充足,也足以击溃匈奴了。

    匈奴骑兵之所以能在西汉初战胜汉军。是因为西汉初创,对骑战不熟。

    而汉高祖又把能打的将帅都杀了,或逼反了。然后自己轻兵冒进,一头撞进了伏击圈。

    而刚刚从灭六国战争中走来的秦军,一不缺骑兵。二不缺熟悉骑战的将帅。

    以骑射闻名的赵军,也让秦灭了。秦军对骑兵大战,真不陌生。

    且崇尚军功的秦军,又兼有武器装备与军事组织制度严整的优势。

    所以三四万秦军车骑,凭坚甲利兵,列阵野战,打垮三四十万匈奴骑兵,也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秦汉时期的战争兵力规模。

    汉承秦制,所以关于秦军的战役兵团规模,我们从汉军的规模编制上也可推断出来。

    史书上,从两汉到三国时代,有几次远征军的兵力规模,是有记载的。

    下面举几个有记载的,古代出动兵力数字的例子。

    (1)汉武开西域,出塞远征的大军,每一路兵力从来只有几万人。霍去病率五万骑出塞远征,军容之盛,已是罕见。

    (2)三国襄樊之战,曹操派于禁统率七军援樊城,七军覆灭,关羽俘获曹魏步骑三万。由于是水淹,七路军马大多投降,伤亡不高。所以,从俘虏数字,可以推测,七军总兵力,最多也不过三四万人马。

    (3)刘备发倾国之兵伐吴。孙权于是向魏称臣,先解北方之虑,然后集全国精锐拒刘备。史书没有记载刘备伐吴兵力多少,但说了东吴的兵力。

    陆逊为大都督、假节,督朱然、韩当、徐盛、潘璋、宋谦、鲜于丹、孙桓等诸军共五万人拒蜀军

    五万人马,就是东吴聚集全国的重兵。

    (4)司马懿征辽东,单趟行程四千里远征,出动的兵力是步骑四万余人。

    而以上的兵力数,应该是不计算后勤辅助部队与民伕的纯战斗部队兵力。

    所以,有三四万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战兵组成战役军团。交由善战知兵的大将统率,是完全可以灭国擒王的。

    而训练有素与装备精良,岂不正是秦军的特点!

    那么,对付军事组织制度尚不完全具备的匈奴,岂还用得着三十万全是战斗部队的大军去征讨?

    所以,秦帝国长城军团常备战兵的兵力数,肯定是三四万,决不会是三十万。

    如果现代人误把秦长城军团,真当成了三十万常备大军。

    那么,确实是再也弄不明白这支部队究竟去哪儿了。

    而实际上,他们哪儿都没去,从开始就全程参与了章邯的平叛作战,直到巨鹿之战后,随全军投降,然后消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