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堡的前世今生(二)
(二)交通要冲和重要驿站
惠安堡虽然只是一个小镇,但古往今来却是一处四通八达的重要交通枢纽。
远在商代,西北各少数民族就与中原王朝有着许多联系,开辟了边塞通往内陆的道路。进入汉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国力的强盛,汉王朝疆土扩展到河西走廊和西域(今新疆)地区。这样一来,中原与西域、中亚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使节、商旅往来不断,中原经河西走廊入西域、中亚的交通干线“丝绸之路”形成。
可与此同时,北方的匈奴民族逐步强大后,不断联络西部羌人,在河西走廊一帶劫掠絲綢之路上的使臣、商客,造成時有「絲路不通,使者不前,商旅不行」的現象。于是人們便另辟蹊径,打通其他的通途,这就使得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通道,而是有多条分支。主要有南、中、北三条干线。其中北线从长安出发,经咸阳、彬县、甘肃宁县、庆阳、环县,进入宁夏途经萌城、惠安堡、石沟驿、吳忠,到达銀川。这条路路唐代称州道,宋代灵环路。惠安堡正处于这条路上的要冲,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唐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唐太宗李世民曾驾临灵州州(今吳忠)接見十一姓少数民族部落首領,举行盛大的民族同盟盛会。唐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唐肃宗李亨灵州(吳忠)登基,使灵州一度成为国家的政治中心。这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使灵州的地位变得更加重要,成为了西北重镇。于是,長安与灵州之間,使节往來不断,商旅频繁,这条丝绸古道bian得更加繁华。处在長安通往灵州的这条古道上的惠安堡一地,正好是必经的一站。
站,是行程中途暫停休息住宿之处,元代時称之為「站」,明代称之为“驿”,因此后来称为驿站。古代出行交通工具落後,或車馬或步行,每日行程仅为几十里,就需要停下來歇息食宿,所以在一些主要道路途中都有供行人歇息食宿的驿站。人们一日的行程称为“一站”,但一日行程有多有少,所以有小站、大站之说,也就是两处大站之间相距80里,两处小站之间相距60里。灵环道上一般都是大站,从灵州(今吴忠)到石沟驿80里,从石沟驿到盐池驿(今老盐池)80里,盐池驿到萌城驿80里……惠安堡不仅地处交通要道,更是重要驿站。
当年无论是唐太宗李世民驾临灵州、返回长安,还是唐肃宗李亨灵州登基后再返长安,走的都是灵环道,也可能都曾驻跸惠安堡。惠安堡一带的人也得以一睹龙颜,沐浴了皇恩。往来于长安与灵州之间的使节及文臣武将、商旅墨客,在惠安堡这个地方换马歇脚就是司空见惯地事了。据传,唐肃宗李亨灵州登基,大将郭子仪率大军护驾,驻扎惠安堡一带。郭子仪在惠安堡东五十里的柏杨井设宴款待手下将领。自此,小小的柏杨井就成了大名鼎鼎的摆宴井了。
今天,这条千年古道更是一条重要的交通干线。不过昔日坑坑洼洼的黄土路,早变成了平展展的柏油马路—211国道,将中原大地和辽阔大西北一线贯通。银川至西安高速公路已分段通车,全程贯通指日可待。标志着交通现代化的银西高铁也开工在建,预计2020年竣工通车,惠安堡是其中一个重要站点。
惠安堡一地不仅是交通要冲,更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211国道、银西高速公路,银西高铁纵贯南北;盐兴公路、中太铁路横穿东西;惠平(惠安堡至平凉)路、惠大(惠安堡至大水坑)路东接西连,真正称得上四通八达。由这里向西、向北,近至吴忠、灵武、银川等宁夏的重要城市,远达内蒙、青海、新疆等西北省区;由这里向东北,近至盐池县城,远去内蒙古鄂托克前旗、陕西省定边等地;由这里向东,近至本县大水坑等地,远至陕北榆林、延安各地乃至山西太原、大同;由这里向南,近至萌城、甜水堡、环县,远通庆阳、西峰,乃至陕西宝鸡、西安;由这里向西南,近往同心县太阳山、韦州、下马关、豫旺堡一线,又可通往红寺堡、同心城、中宁、中卫,远去则可达固原、平凉、兰州等城市。如此发达的交通为惠安堡一带的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便捷是有目共赌的。
(三)千 年 盐 湖的沿革与兴衰
宁夏盐池县以盛产池盐而得名,古代在不同时代曾属灵州、盐州、盐川郡等,历史上又有温池、花马池等称谓,都和境内多盐湖有关。
盐湖,又称盐池,即产池盐的湖泊。惠安堡盐湖,在惠安堡镇西不足两公里处滩地上。盐池由南、中、北3个咸水湖相连而成,南北长约五公里,东西宽约四公里,总面积约二十平方公里。湖东岸靠惠安堡镇,南接盐同红工业园区,西边靠近太阳山工业园区,北边横亘着古丝绸之路——211国道。惠安堡盐湖生产的盐除了解决当地人的需求,大部分就由这条道源源不断的运销到甘肃、陕西等地。
惠安堡盐池历史悠久。在古籍《汉书.地理志》和《水经注》中,都有关于这座盐湖的记载。盐业在中国古代是国家重要赋税来源,所以备受朝廷重视。从汉代开始,盐和铁这两样东西就必须由国家来管理经营,那时朝廷就在这里设置盐官,主收盐税。
唐代,吴忠为回乐县。 《元和郡县图志》卷第四“回乐县”条下记载:“温泉盐池,在县南(指回乐县)一百八十三里,周回三十一里。”而温泉盐池,即今天的惠安堡盐池。古人把这座盐湖称“温泉盐池”的主要原因,前面已经说过,是因为盐池靠近暖泉。
据《新唐书.食货志》记载:盐州温池有池户165户,采盐工当不少于300人,产盐量会15万石(音dàn,计量粮食等物的容量单位。每石250公斤)
五代十国时废温池县,但温泉盐池的名称仍在沿用。北宋建立不久,党项族割据今宁夏、陕北地区及内蒙古和甘肃部分地区,建立了西夏国,与宋朝对峙近二百年。这一时期惠安堡所在的地方沦为了西夏腹地,这里的盐池就为西夏国所控制了。“温泉盐池”,逐渐取掉了温泉,而是直呼其为盐池。修筑在盐湖北边约十里处的城堡(今老盐池),也被称作“盐池城”。
西夏国所占据的今宁夏、陕西北部及内蒙古部分地区有多处盐湖,产盐丰富。但北宋对西夏采取经济封锁,禁止西夏盐运入宋地经销,敕令关陇(陕西关中、甘肃陇东)一带的民众都食用山西解盐,即山西省运城县东南的解池出产的食盐。然而关陇一带民众因解盐运输路程远而售价高,所以不顾禁令暗中购买食用西夏之盐。这样一来,惠安堡一地所产食盐就大量销往了今陕西关中、甘肃陇东等地。
直到元朝统一中国后,朝廷下令黄河以东民众可食用解池盐,黄河以西的陕西、庆环(甘肃庆阳、环县等地)一带民众食用盐池等地池盐,此举深得民众拥护。
明朝和清代前中期,是惠安堡盐池最昌盛的时期。明朝廷以这一地区的盐税收入为西北军事费用的主要支柱,无论朝廷还是地方,对于盐业生产十分重视。清代虽不以北部边防为重,但盐税作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方面,仍受到官方的极为重视。从明初开始,惠安堡一地的盐池被称作“小盐池”或“花马小池”,这里所产的盐也被称作“小池盐”。为的是和花马池盐加以区别。
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宁夏巡抚王珣为了加强军事防御,将小盐池旧城拓展修筑,驻兵防守并设驿站和递运所。到了明嘉靖年间,为了加强和方便盐务管理,特在盐湖东畔修筑了一座新的城堡,将盐课司(盐业局)移驻新城堡之内,这就是惠安堡城了。
到明万历年间,灵州盐课司每年经办盐的业务数量由原来的三百五十多万斤增加到了一千二百五十多万斤,所增加九百多万斤基本上都是大、小盐池增产。按明代盐法,盐课以引来计算,大引400斤,小引200斤。商贩购盐须先领取引目(引的数量),相当于政府分配给商家的运销指标,然后拿着引目到盐池购盐。无引之盐则被视为“私盐”。当时还在距盐池城南80里处的萌城驿专门设立“批验盐引所”,专门查看客商所运之盐,与所持盐引是否相符,才可签章放行。因萌城正位于小盐池通往关陇的交通要道上。
明代大、小盐池之盐税收入多用作边费开支,购买军马、当年的军饷、修筑长城、秋防等。明庆王府长史周澄曾写了一首题为《盐池》的五言诗赞美小盐池:“凝华兼积润,一望夕阳中。素影摇银海,寒光炫碧空。调和偏有味,生产自无穷。若使移南国,黄金价可同。”诗中说小盐池之食盐若运到南方,价比黄金。这当然是诗文夸张的手法了,但夸张也正是为了说明盐的价值之高。清代扬州盐商富可敌国,就说明食盐在“南国”获利之重。
清代前期,花马小池的盐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嘉庆灵州志迹》较详细地记载了花马小池的产盐及税收情况:“旧盐井200眼,额坝夫200名,征纸价银522两3钱4分,工食银2457两6钱。捞盐61440石,引61440张。征课银13240两。又于雍正六年,在'盐井增添’案内查出新井202眼,共402眼,额坝夫402名。”
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起,朝廷在惠安堡设盐捕厅,衙门在西城,设置盐捕通判,正六品,比县官高一级,相当于现在的正厅级,管理民事与盐务。盐业的发展带来经济的繁荣。清朝前期的惠安堡城内,街道齐整,人烟稠密,商贾云集,市场繁华,一派升平景象。
到了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3年),西北遭兵燹之灾,惠安堡地处交通要道,首当其冲受到战争的摧残。800多户盐民死的死,逃的逃,十室九空,盐业生产全部陷于停顿。到了清光绪年间,逃亡的人口开始陆续返回。但盐业已十分萧条,再无当年繁荣景象了。
民国初年,惠安堡共有居民近二百户,其中有盐民六七十户,经营者都是汉民,年产盐约三千吨。1933年马鸿逵任宁夏省主席之后,在惠安堡设二等盐税分局。当年统计,惠安堡局收盐34324担(每担500市斤),销盐27257担。据民国《宁夏资源志》记载:惠安池产盐地88平方里,年产量为25000担,即1250吨。
1936年红军西征,解放了盐池县大部分地区,所辖盐池归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管辖,只有惠安堡盐池仍归国民党宁夏省惨淡经营,多数盐井倒塌沙压,中、北湖几乎全无盐井,仅南湖尚有二十多眼残缺不全的盐井。捞盐也只能在中湖和南湖两处。
1949年8月惠安堡解放,盐湖回归人民政府,遂成立了惠安堡盐务支局,直属宁夏省盐务局管辖。1953年,经中央人民政府和西北局批准,将宁夏三边盐务分局所辖的盐场堡(花马大池)、烂泥池、莲花池等均交定边县管理,从此盐池县仅剩下惠安堡一处盐池。
1956年合作化以后,惠安堡盐池归当地社队集体开采。1959年,盐池县在惠安堡建立国营盐场,将社队经营的盐井、盐田均收归盐场,当年产盐1035吨。1970年产盐1106吨,上缴税金10.44万元,成为当时全县主要的纳税大户。1980年产盐达到3622吨,上缴税金11.11万元。
1981年,惠安堡原盐民要求返还原属集体的盐田、盐井。县政府批准将52亩盐田划归当地农民就近经营,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签订合同,集体承包。产盐计划由盐场下达,所产原盐由盐场一并统计、上报和销售,生产队照章纳税。另外的25亩新盐田,仍由盐场经营。
1986年,盐场将盐田面积由95亩扩展到1000亩,计划年产量达到2.5万吨。但由于改造脱离了客观实际,改造后的盐田含硝量大,水的问题也达不到预期效果,仅有40亩左右能勉强生产,且产量不高。当年,盐场又和外地的化工企业联营,新建化工染料厂。1988化工厂竣工投产,但因技术不过硬,产品销售不畅,1991年被迫停产,1994年彻底破产。在历史舞台上演了近两千年的惠安堡盐文化,带着几分无奈悄无声息地谢幕了。如果天庭真的有王母娘娘,也不知道做何感想。(待续)
本栏责编:白庐
李兴泽,宁夏盐池县教师,教书三十年,如今退休,爱好写作,书法,离不开家乡的黄土,讲不完家乡的故事,念不尽乡里乡亲的深情。
微 信 号:wyzhj23456
投稿信箱:2084791183@qq.com
来稿须知:投稿须原创作品且为微信平台首发,如有剽窃,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