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对野外生存的影响
山地地势起伏显著,高地的高差多在200米以上,而且群山连绵交错。我国山地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3。山地地形特点是山高、坡陡、谷深,岭脊纵横,蜿蜒起伏,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物资匮乏。因山地高度不同,又可分为低山(海拔500~1000米)、中山(1000~3000米)、高山(3000~5000米)和极高山(5000米以上)地区。加上各地山地的气候、植被和地表形态
不同,其对野外生存有不同的利弊影响。沿海山地海拔不高,但高差较大,坡度较陡,人烟较密,道路较多,气候温湿,物产尚多,除不利通行外,不会对野外生存造成大的障碍。东北地区山地高差不大,坡度较缓,森林繁茂,人烟稀少,冬季严寒封冻,给冬季野外生存带来困难。西部地区山地海拔高,地形割切严重,植被稀少,空气稀薄,不适于野外生存,特别是高山和极高山地区,几乎是“生命的禁区”。
东南地区的山地顶尖坡陡,谷窄岭狭,丛林密狭,丛林密布,多河流峡谷,居民地少而小,野外机动困难,就地补给不易,但水源充足,气候条件好。广西地区山地多为石灰岩地貌,多石山、孤峰,岩石裸露,但山脚多田地,有居民,该地区方位难辨,通行困难,就地补给困难。滇、粤、桂南部的山地呈热带山林地特点,山高坡陡,谷深岭窄,林密草深,荆蔓丛生,藤萝遍布,蟒蛇出没,人烟稀疏,通行、联络非常困难,易迷失方向,虫害、疾病、潮湿,对野外生存威胁大;饮食、医疗保障任务疾病、潮湿,对野外生存威胁大;饮食、医疗保障任务重,野外生存难度较大。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