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面试中回答「你最大的缺点是什么」?
在面试的时候,常会遇到面试官问这样一个问题:
“你的缺点是什么”?
在面试官面前,说自己的缺点,妥妥的一个“陷阱”。
我们听到的回答有这样的:
“我妈妈说,我最大的缺点,就是太执着,不撞南墙不回头……”
“我觉得我最大的缺点就是比较容易心软……”
“我最大的缺点是太拼了,不懂得平衡工作和生活,之前熬夜加班,身体吃不消就病倒了……”
Blablabla
……
你确定不是在变相夸自己?你夸自己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觉得我的智商被藐视了。难道我长了一张蠢脸,让你觉得用这种答案我就心悦诚服地接受了?
相信我,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让面试官的内心上演这些戏码。即使你前面表现得很好,这一题的回答足够飞跃性地拉低你整个形象的质感。
不够坦诚。这个戳盖下去,再加上还处于智商被质疑的不爽情绪中,双重叠加,对你而言就是大写的SAD。
接下来我们谈谈另一种。
“我最大的缺点是,不太会察言观色”
“我比较缺乏耐心和意志力,长久地坚持对我来说不是易事,当然我在改了”
“上一段工作很忙碌压力很大,我不太能适应,在这种高压环境的适应力上,我还要加强”
……
以上种种,堪比应聘者当中的王宝强,实诚得让人心疼。
如果有最坦白奖章,我一定当场颁发,但是发完之后,我会默默在简历上画个小叉叉。
没办法,自己挖的坑,活埋也要把它填完。自我暴露这种事,不易用力过猛。
陷阱就在这,我已经明摆地告诉你了。
比起蠢萌地直接入坑,或是心虚地调头就走,我更想看的是,你如何运用智慧巧妙地避开它,继续向前。这题其实更考验你在面对困境时的应变能力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技巧。
面对陷阱式的问题,我们如何回答才能不一头栽进去,也不是心虚的绕开。让面试官既觉得我们为人实诚,而缺点又无伤大雅呢?
一、高要求
你可以描述一些与更高的标准相对应的“缺点”。
举个例子,人家招一建筑工人,搬砖和泥那种,你去应聘,
人家问你,你有什么缺点、什么不足啊?
你这时候应该用工程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并指出缺点,
“我觉得我在工程力学、建筑结构等方面的知识,还是相对薄弱了一些……”
拿工程师的标准来比,你的缺点就算不上“缺点”了。
接下来,我们拿个HR的职位举个栗子。
比如面试招聘经理的,你可以这样说:
方案一:
我对于人力规划这些内容还有些欠缺,比如组织结构的设计等。如果人力规划比较清楚了,具体的操作中,招聘的速度和效率是我的优势。
方案二:
在招聘的效率上是我的优势。但是,真想把招聘做好,需要让部门负责人都重视起来,这方面的推动工作,我做的还不够。
这这两个案例中,人力规划,推动公司整体招聘水平的提升,对于招聘经理来说,都是更高层面的要求。
总之,拿更高的标准说“缺点”。执行层面的可以说自己高度不够;主管和经理层面的可以说自己战略性思维欠缺,都无伤大雅。
二、非重点
我们也可以说一些非重点的“缺点”。
所谓非重点的缺点,即不是该工作的硬伤。比如刚才我们说的执行层面的执行力不行,战略层面的战略管理能力不足,冲锋陷阵的开拓性不够。这些都是硬伤。
而非重点的“缺点”,则表明缺点我一定有,但不是这个职位所需的核心能力要求。
比如,对于应聘HRD或HRVP,你可以说:这几年主要都在做组织诊断及方案型的工作,因此对于一些事务性的内容了解的不够,比如每年的社保调整政策...
三、大家都有的“缺点”
可以说一些你所在的职位、年龄阶段共性的问题,大家都有的缺点往往算不上“缺点”。
比如:应届生可以说,经验不够...
跨行业的可以说,行业知识还不够...
年轻人,可以说:管理经验少一些,没有那些年长的考虑问题深刻...
这些所谓的“缺点”,是所有人共性的问题,那就不是事儿啦。
四、说性格特质,而不是谈论缺点
性格无好坏,只要不是明显的短板,都不能称之为“缺点”,而是“特质”。优点的背面是缺点,缺点的背面是优点。
比如,你可以说性格比较保守,推行新措施新项目,比较谨慎。好处是考虑问题全面,不好的地方是决策速度偏慢。
比如,你可以说自己比较理性,做事方式偏向于讲规则,讲依据,但并不特别擅长调动气氛。
这两个例子,都属于比较坦诚的说明自己的性格特点,你可以说是缺点,但其实也是明显的优点。保守谨慎从正面来说是考虑问题全面,从另一面来说决策慢,容易错失良机;理性的好处是比较客观,另一面看可能个人魅力不足。
这些回答都是比较实诚,更像表述自己的性格特点,而非简单描述缺点。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找一份和自己性格不符的工作,也很难长久。有时候不如老实的说明自身的特点,坦诚相待,至于是否录用,那还是随缘。
结语
面试是个技术活,每个问题都是陷阱,每个问题都有套路。而“你最大的缺点是什么”,这是最明显不过的陷阱,我们不能做到每个问题都加分,但是起码做到每个问题不减分。
不知道如何回答,会减分;
把缺点说成优点,让人觉得不真诚,会减分;
把硬伤说出来,太实诚,也会减分。
以上四个套路,希望助你妥妥越过陷阱。
欢迎加入HR360工坊,共同探讨求职经验。
部分内容源于知乎,作者:唐太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