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老格言的感悟:人生的传承,关键是要做好这两件事
(《朱子家训》赏析系列之八)《朱子家训》中的许多治家格言,今天看来,依然很有教育意义。其中有一句话,谈及人生传承问题,值得大家好好领悟。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祖宗虽然离我们年代久远了,祭祀却仍要虔诚;子孙即使不谙世事,教育也是不容怠慢的。
这句话谈到了一个人做人最关键的两点:一是如何对待祖宗,二是如何对待儿孙。
对待祖宗,贵在感恩。正像一首歌所唱的那样,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你,没有你哪有我?没有祖宗的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哪有现在的岁月静好,盛世太平?常常念着祖宗,诚心祭祀祖先,就会心怀感恩。一个人,如果能做到对于一、两千年的祖宗都念念不忘,那么,对眼前的父母恩情,又怎能忘怀呢?
虔诚祭祖,孝顺父母,有利于培养一个人的感恩之心。而感恩之心,是一个人最宝贵的心理品质。一个人有了感恩之心,就会敬畏生命,善待世界,泛爱众生。这对于一个人提高人生修养是很有帮助的。
对待子孙,重在教育。古语云:“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吃饱、穿暖、安居而没有教育,便同禽兽差不多。教育,是人类传承最重要的功能。
一个家庭,要想长久兴旺,必须重视教育。给子孙积累物质财富不如提高子孙的生存能力和综合素质。林则徐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子孙如果像我一样卓异,那么,我就没必要留钱给他,贤能却拥有过多钱财,会消磨他的斗志;子孙如果是平庸之辈,那么,我也没必要留钱给他,愚钝却拥有过多钱财,会增加他的过失。
家庭教育,首先是要重视品德教育。要教育子孙懂得伦常,通情达理。要德才兼备,不能有才无德。报载:一个留美博士回来,就直接跟他父亲讲,“爸,我也不知道你什么时候会死,你底下有那么多财产,早一点给我吧。”他父亲本来见儿子学成归来,心里很高兴,可儿子一回来就跟他谈财产问题,他很难受。结果这位儿子不但感觉不到父亲的难受,看父亲没有什么表示,还登报要跟他的父亲断绝父子关系。你看气人不气人?这就是一个人不读经典,不明事理的恶果。哪怕博士毕业,也很可能会把自己的父亲活活气死。
总之,人生代代相传,关键是要做好这两件事。一是对祖宗虔诚祭祀,常怀感恩。二是对子孙加强教育,传承文化。可以说,这是家庭文化最核心的部分,每个人都要多加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