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未寄出去的信 ——造访清和书屋
2015年国庆长假,我去北京带孙子。到京后,我短信联系旧友莫晓松院长助理,表达意欲一见,以解思念。他迅疾回复,说因公在外,约定下旬见。过后这事我就忘了,但到了21号,他短信延邀我24号往他在通州宋庄的清和书屋一叙,因为这是个周六,他在通州自己书屋授课,课后有空。当日,我即按他指示的路线,往去清和书屋。相别多年的短暂见面叙谈后、尤其之前观看了他在书屋展厅、会客厅各处作品、并在观画过程中与画院安老师、山东周老师交流后,回来当晚,夜不能眠,书信一封,记录心迹。但过后也就搁下了,更没得整理出来寄给晓松友。近日不意又翻出旧稿,想这份手记书信,丢了有些可惜,于是整理保存起来。—— 题记
莫老师:
您好!
在您安排下,安老师、周老师陪我在展厅看画展。在共同观画、交谈中,我学到了许多,也思考了许多。作品中蕴含的东西太丰富了。我这里指的还仅是绘画语言方面。在安老师的启发下,我领悟到了“想法”二字的重要性。启迪我仅能领悟到的“想法”,有如下方方面面:
一、回归传统、回归元人山水中的写意元素。这指的是,这种元素在绘画中,作为相对辅助方面呈现时的不着痕迹,以及与主体的高度和谐;依然就它而言,客厅中与周老师细品那幅对开六尺时,我体察到布置于画面,自左至右出现了三次的石头有三次不同的呈现方式。这也体现了我前述的“丰富”二字在一个细节上的体现。
二、大胆的独创精神。有一幅着色较重的荷,在布置中打破惯见常规,将一叶至为饱满的荷叶置于画面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展现它。而花反倒相应退到了次要的位置。不仅如此,在凸显这个叶子的过程中,又是近乎于超现实主义地、油画般地厚重展现,使这张如翠碗朝天的叶子,深深地烙在了读者脑海中。
三、这种创造精神随处可见。依然是前述那幅六尺对开,在画面布置的构想中,竟然将大片空白留在了视线正中,为常人之所不为。同时,又形成了与左右相谐的开合统一,更开拓了阅读的开阔与深远。这种独创精神,还体现在其他许多方面。在一些作品中,我看到了壁画的元素。由于自己纯属“看热闹”,缺乏认识自信,于是心中正暗自思忖“壁画”二字时,安老师在旁点化:这是敦煌壁画元素的吸收呈现。于是,增加了自己阅读理解的一些自信。
四、我曾就那幅六尺对开指着最左侧那杆竹子对您感叹“认真”二字。我要说的是:面对这一杆竹子,面对所有作品,把画面一寸一寸地来分析,无不见认真与精心。仍拿这一杆竹子来说事,这一杆竹子主体的部分有三节,但三节的表现各不相同。我印象中,最下面的一节略布褐斑。最上面的一节较为白净。一方面,这是“想法”所致,如变化的考虑;另一方面,这是“认真”所致,这种对自己艺术的认真,是几十年的修为。“认真”二字已经成了艺术生命中最基本基因的构成:第三方面,自然是生活所致。
五、生活所致指的是来自于生活。这是一个基本知识,但在展室作品中,我却有了新启示:其一,它“来自”的呈现方式是不知不觉的。对开旁边有一尊太湖石。您热爱这些石头,这些石头已千遍万遍根植于您脑海了,甚至我觉得这石头就是会客厅门口那颗石头。所以,当创作写到它的时候,它就在您心中、在笔下呼之欲出了。您赠我茶叶,归来后我一看,有“热带雨林”字样,我知道您师自然,往赴雨林,浸淫于中,不知有多少次了。但我能感受到的是您根本上已远离了照相搬运,而是如前述写石头的情形一样,让亚热带植物逼真地葳蕤于您的脑海中。要呈现时,自然是呼之欲出。
六、时隔近二十年后,因家事来京,适逢故宫“石渠宝笈”特展。在观展中,叹服于古人的精微。时隔不几天,面对您展室中的作品,又一次强烈感受到了这种至深境界的精微。比如兰草中的叶子。就依那幅六尺对开而言,其间的叶子疏密有致,自不待说,深浅变化也是意趣丰沛。记得有一枚叶子,整个叶面特别白净,与周围形成了强烈反差,构成了画面局部的一个小节奏。而整个画面,又由这精心营造的一个个小节奏环构成大节奏,形成一种韵律,隐约于读者心中。
七、于绘事,我是不折不扣的外行。偶尔与人谈论,也多说的是其思想性,因为这个话题是虚的,好说。我这里写读后心得,将语言放在前面,是给自己一个历练的机会。前述感受不仅许是非常可笑的臆语,而且也多有谬误。
下面我接着梳理思想性方面的读后感。就此,我最强烈的体会有两点:
其一,时代精神。我和安老师都强烈感受到了时代精神这四字。这幅画面呈现的物象俊拔、精神。相较您大部分作品的感情基调,更加生机勃勃,有一种扑面而来的时代风貌。我们姑且将此总结为时代精神的个性化呈现,不知妥否?但我还想到,这个时代精神,不仅仅局限于这幅画面,局限于这种俊拔与精神,还体现于前述的回归与广泛的吸纳等等。这里说的有些绕口与模糊,是我对自己的这种体悟缺乏准确的表达所致。
其二,孤独感。早年间我对您的作品,就有此方面强烈感受。也许一定程度上反观出了我自己的生命状态。于是,这种反观就有可能放大了。这种放大的结果是两次想诗意解读您,两次都落笔在了“孤独”二字上。这种认识也许过于主观,以至于在画室面对您的今作,挥之不去的依然是这一种孤独感。无论是那三幅大立轴画,还是那些以鸟为题的小品,面对那它们,我依然不由得还是要想到“孤独”二字,想到八大。不意,这种臆想也得到了周老师的共鸣。但是,这时,我仍然把这种孤独感的思考局限于您个体的生命,并还在沿着这个思路在思考成因与原委。但在我们正式见面前的那一刻,我突然理悟了,这不是个体的孤独。个体只是一个呈现载体,是一面大镜子的一枚碎片。它呈现的是一种大孤独——人类的孤独。于是,我联想到了《赤壁赋》中苏轼的生命的悲剧意识,联想到了已故著名诗人昌耀的名作《斯人》。这其实也是时代的孤独。你别看这个时代要多热闹有多热闹,热闹的下面,仍然是人类无着无落的巨大精神孤独。我把您的这种孤独名之为高贵的孤独,因此,这也体现了您的作品的时代精神,不知此语妥否?
伫立作品前,内心既潮涌,又如止水,它使我的灵魂在强烈震撼中空前地平静下来。这是一次朝圣,更是一番心灵的洗礼,荡涤与净化了我的灵魂。我太想拍下那一幅幅作品,但出于礼貌,我终止了这种想法,只是在征得安、周二老师同意下,只在《春到红墙》前留了个影,我想留住这一片玉兰花灿烂的笑声中的春天的温暖!
伫立作品前,它更使我思考起了家乡一些您熟悉或陌生的有的朋友,为何一丁点都学不到您;它使我思考起了家乡文学艺术的种种乱象,使我的眉头又纠结起来。罢!罢!罢!不说了......
2015年10月24日
注1:“石渠宝笈”特展是2015年10月13日开展,故,我去清和书屋当是刚开展不几天(因为这是第二期展,第一期是“清明上河图”展,刚刚结束,第二期是紧随。所以是10月24日,因为我想起了这是个约定的时间。星期六,他授课。)
注2:昌耀诗歌《斯人》:
静极——谁的叹嘘?
密西西比河此刻风雨,在那边攀援而走。
地球这壁,一人无语独坐。
莫晓松:1964年生于甘肃陇西,1986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
200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郭怡花鸟画高研班。现为北京画院专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全国青联委员。
莫晓松主要作品:《春到红墙》获全国当代花鸟画艺术大展金奖,《石痴米芾》、《荷塘》、《暗香》、参加第七、八、十届全国美展;《荷塘逸趣》参加全国百年中国传统画展;《清荷》、《秋颂》参加全国首届中国传统画作品欣赏展,第二届中国传统画作品欣赏展;《微茫》、《乡村之秋》参加首届全国花鸟画作品欣赏展,首届全国山水画作品欣赏展;《冬至》、《河西九月天》、《熏风》参加世纪之光中国传统画提名展,迎接新世纪法国中国传统画艺术大展;《夏绿》等十幅作品欣赏参加关照自然全国著名中青年花鸟画家作品欣赏展。《玉兰竹石来春图》等六幅作品欣赏参加当代中国传统画学术论坛当代中国传统画学术展。《追月》等四幅作品欣赏参加南北花鸟画当代中国传统花鸟画作品欣赏学术交流展。《河西九月天》等六幅作品欣赏参加“盛世中国传统当代中青代画家提名展”。《清荷图》为神州六号太空船搭载上天,并在国家博物馆大厅展出。《荷花册页》十幅作品欣赏,参加日本福岗亚州美术馆举办的中国传统现代美术作品欣赏展。
莫晓松画作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