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学会,如何针对不同人群进行个性化叶酸补充!|《中国临床合理补充叶酸多学科专家共识》

不同人群叶酸缺乏可能带来的风险不同,但以往由于临床上对叶酸缺乏的判断标准、叶酸补充的目标人群及补充剂量缺乏共识。2020年12月,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合理用药专业委员会联合多学科学会,共同编写的我国首个多学科叶酸补充专家共识——《中国临床合理补充叶酸多学科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通过多学科专家的研讨和大量循证医学证据的筛选,旨在对对临床叶酸缺乏的筛查与预防及补充叶酸的适应人群、时机、剂量与疗程、联合用药等进行统一和规范。

叶酸药代学通路
叶酸状况评价的规范

血清叶酸是反映近期叶酸营养状况的指标;红细胞叶酸水平可反映慢性或长期(4个月内)叶酸营养状况,更适合于评价叶酸干预效果;叶酸缺乏会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 homocysteinemia,高Hcy血症),后者可作为评价叶酸缺乏的非特异性指标

  • 血清叶酸和红细胞叶酸是评价临床叶酸缺乏/不足的特异性指标(Ⅰ类推荐,B级证据)。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评价叶酸功能性缺乏的非特异性指标(Ⅱa类推荐,C级证据)。

(以往对于叶酸缺乏的评价及各种指标的区别缺乏明确的界定,本次共识更新了各指标的明确定义以及判定标准,并对各指标与叶酸缺乏概念进行的区分,便于后期临床应用)

叶酸补充的人群范围

天然食物中叶酸相对安全,但由于结构不稳定、生物利用度低、易受食物药物等影响,对一般人群,高危人群如中国北方地区、贫困农村、冬/春季、孕妇/乳母、长期服用拮抗叶酸代谢药物、大量饮酒、某些疾病叶酸代谢基因变异等特征人群,应进一步采用叶酸补充或强化食物等措施,以改善叶酸缺乏/不足状况。

  • 一般人群叶酸补充的有效且安全剂量为0.4-1.0 mg/d。

  • 其他高危人群、特殊人群及以预防和控制临床疾病为目标的叶酸补充下文详述。

  • 长期大剂量(>1 mg/d)补充叶酸(包括叶酸强化食物)有可能产生健康风险,如增加某些癌症(如结直肠癌、前列腺癌)风险、掩盖维生素B12缺乏的早期表现、加重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与其他药物相互干扰、影响锌吸收、降低叶酸吸收率、降低免疫力等。

(对叶酸缺乏的高危人群进行的详细列举,便于后期临床操作)

备孕、孕早期妇女(一般人群)叶酸补充

有队列研究显示,孕早期至孕中期大剂量(≥0.8 mg/d)补充叶酸会增加罹患妊娠期高血压和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因此共识建议对备孕及孕早期的妇女叶酸补充应个性化进行。

  • 无高危因素的妇女,建议从可能妊娠或孕前至少3个月开始,增补叶酸0.4 mg/d或0.8mg/d,直至妊娠满3个月(Ⅰ类推荐,A级证据)

(对备孕和孕早期妇女叶酸补充基本与《围受孕期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指南(2017)》类似,但本次新增两组证据提示一般人群≥0.8mg/d叶酸有增加妊高症的风险,进一步提示叶酸补充需个性化)

备孕、孕早期妇女(特殊人群)叶酸补充

叶酸代谢通路关键酶,如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 hydrofolatereductase,MTHFR)的基因突变影响叶酸的吸收和代谢。MTHFR 677位点TT纯合突变与高Hcy血症有关,增加NTDs及其他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针对多项临床试验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每日增补0.5~5.0mg叶酸可使血Hcy水平降低约25%。

  • 高Hcy血症妇女,建议增补叶酸至少5mg/d,且在血清Hcy水平降至正常后再受孕,并持续增补叶酸5mg/d,直至妊娠满3个月(Ⅰ类推荐,B级证据)。

  • MTHFR 677位点TT基因型妇女,可根据个体情况酌情增加补充剂量或延长孕前增补时间(Ⅰ类推荐,B级证据)。

(对备孕和孕早期特殊人群叶酸补充基本与2017指南类似,提示MTHFR突变患者应个性化进行叶酸补充)

孕中、孕晚期妇女叶酸补充

妊娠中后期,随着胎儿的生长,营养需求随之增加。研究表明,孕期合理补充叶酸对预防巨幼细胞贫血、子痫前期和子代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均有一定作用。

  • 推荐孕中、晚期妇女除经常摄入富含叶酸的食物外,继续增补叶酸(Ⅰ类推荐,B级证据)。

  • 孕中、晚期叶酸增补剂量建议为0.4 mg/d(Ⅱa类推荐,C级证据)。

(首次明确提示孕、中晚期妇女应进行叶酸增补)

哺乳期妇女叶酸补充

由于泌乳需要,哺乳期妇女对营养素的需求普遍增加,因此,相较于正常成人,乳母更易缺乏叶酸。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哺乳期补充叶酸可提高红细胞叶酸和血红蛋白水平,并防止Hcy水平升高。WHO也建议应补充叶酸至产后3个月。

  • 推荐哺乳期妇女除经常摄入富含叶酸的食物外,继续增补叶酸(Ⅰ类推荐,C级证据)。

  • 哺乳期叶酸增补剂量建议为0.4 mg/d(Ⅱ a类推荐,C级证据)。

(首次明确提示哺乳期妇女应进行叶酸增补)

心血管疾病患者叶酸补充

叶酸缺乏导致Hcy水平升高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显示:降低25%的Hcy水平,可以降低11%的冠心病发生风险和19%的脑卒中发生风险。因此,理论上,补充叶酸使Hcy水平下降可以预防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 对于合并高Hcy血症的心血管高危人群和高血压患者推荐补充叶酸,以降低Hcy水平(Ⅱa类推荐,A级证据)。

  • 每日服用0.8mg叶酸或联合服用维生素B12可以达到最佳的降低Hcy水平的效果(Ⅱa类推荐,A级证据)

(明确提示,对伴有高Hcy血症的心血管高危人群及高血压患者,都可通过补充叶酸达到降低Hcy水平的目的)

卒中患者叶酸补充

现有证据表明,叶酸可能部分通过降低Hcy水平影响脑卒中的发病。Hcy水平降低25%,脑卒中风险降低19%。我国高血压患者Hcy水平较高,研究显示高血压伴高Hcy者发生脑卒中的比率明显高于高血压无高Hcy者,降压的同时补充叶酸有利于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 高Hcy血症是脑卒中明确的危险因素(A级证据)。对于单纯高Hcy血症患者,为降低首次脑卒中发生风险,可以考虑每日补充叶酸0.8mg,也可叶酸联合维生素B6、维生素B12治疗(Ⅱa类推荐,B级证据)。

(明确对高Hcy血症患者补充叶酸有降低卒中风险的可能,针对近期发生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且Hcy水平轻度升高的患者,可考虑增补叶酸)

认知障碍叶酸补充
补充叶酸可有效降低血浆Hcy水平,Hcy不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还是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的独立危险因素。
  • 认知障碍患者应常规检测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水平,合并叶酸缺乏者,可予以补充叶酸0.8mg/d(Ⅱa类推荐,C级证据)。

(建议认知患者应常规检测叶酸水平,无叶酸缺乏人群不提倡长期服用叶酸,但叶酸缺乏这可通过叶酸补充,达到改善脑功能尤其是记忆功能的目的)

抑郁症患者叶酸补充
叶酸缺乏与抑郁症相关,低叶酸水平与抗抑郁药低反应性相关。叶酸单药和联合抗抑郁药对抑郁症的治疗效果虽然尚存争议,但目前证据支持在抗抑郁药的基础上联合叶酸能提高抑郁症患者治疗的反应性。
  • 抑郁症患者在应用抗抑郁药尤其是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基础上,合理补充叶酸(建议0.5~2.5mg/d)可提高治疗的反应性(Ⅱa类推荐,B级证据)

(首次明确提示,叶酸可通过调控多巴胺和5-羟色胺、降解Hcy等机制,可能存在提高抑郁患者用药的反应,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慢性肾病患者叶酸补充
CKD时Hcy排泄障碍,加之饮食限制增加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的发生风险,导致高Hcy在CKD患者中十分常见。CKD患者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患者叶酸缺乏的主要原因是饮食摄入叶酸不足。如果叶酸自饮食的摄入不足,在准确评估叶酸状态后,可通过药物补充。
  • 不建议将叶酸常规用于延缓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disease,CKD)进展;建议可考虑给叶酸偏低或缺乏的伴高血压的CKD患者使用叶酸单药(0.8 mg/d)或包含叶酸的固定复方制剂,这可能对延缓CKD进展有益(Ⅱ a类推荐,B级证据)

(首次明确建议,伴高Hcy水平的CKD患者可通过叶酸补充达到预防脑血管疾病的目的)

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叶酸补充

甲氨蝶呤广泛用于风湿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是类风湿关节炎治疗首选。但即使采用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其不良反应仍然常见。研究显示,每周服用1次小剂量甲氨蝶呤的患者补充叶酸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此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也是心血管事件相关死亡的危险因素,因此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能通过补充叶酸获益。

  • 服用小剂量甲氨蝶呤的患者应补充叶酸(5-10 mg/w)(Ⅰ类推荐,A级证据)

(首次明确提示,叶酸可通过降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及疾病预后)

———————————————————————————————
参考文献
中国临床合理补充叶酸多学科专家共识[J].医药导报,2021,40(01):1-19.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