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试卷|2021全国卷Ⅰ高考压轴卷语文试题
第Ⅰ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是言志的,是显意识的,像杜甫《咏怀五百字》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那份深厚博大的感情令人读起来心里一阵发热,那是诗的好处。但词更微妙,它常常在表面所说的情事以外给读者很丰富的联想。所以王国维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词之所以形成这种微妙的作用,是由于它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它的“双性人格”,这是从《花间集》就开始了的。花间词用女性形象和女性语言来描写女子的感情,但其作者都是男性。如温庭筠的“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本是写一个女子起床梳妆、画眉、簪花、照镜、穿衣,张惠言却说它有“离骚初服”之意,因为屈原也曾以女子自比说,“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而且,当男子求取科第仕宦而不得的时候,其感情与女子那种“弃妇”的悲哀也有暗合之处。词的另一个特点,是“双重的语境”。早期文人词产生于西蜀与南唐,相对于五代乱世的中原而言,西蜀与南唐的小环境是安乐的,是可以听歌看舞的;但从大环境来看,北方对他们这些小国有强大的威胁,其前途很不乐观。冯延巳《蝶恋花》的“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饶宗颐先生说是“鞠躬尽瘁,具见开济老臣怀抱”。南唐是一个必亡的国家,作为宰相的冯延巳,内心有沉重的负担,朝廷中又有主战主和的纷争,他有许多抑郁和痛苦是无法对别人说的,而这些无法说清的东西居然就在写美女和爱情的词里无心地流露出来了,这正是词微妙的作用。
词的这种作用又是从何而来呢?有的时候,它来自“语码”的作用。所谓“语码”,是在传统文化背景中形成的语言的符码,是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作者与读者之间沟通的媒介。如“蛾眉”这个词,常常使人联想到屈原的“众女嫉余之蛾眉”。有的时候,它来自“显微结构”的作用。南唐中主李璟的诗句“菡萏香消翠叶残”如果改成“荷花凋零荷叶残”行不行?从表面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区别。但后者的“荷花”“荷叶”完全是写实的,不给人以言外的联想;而前者就不同了。“菡萏”出于《尔雅》,它是古雅的,与现实之间有一个美感的距离;“翠叶”的“翠”不仅仅是颜色,还使人联想到翡翠、珠翠等贵重的东西。“菡萏”的古雅、“翠叶”的贵重、“香”的芬芳,所有的名词都指向一种本质的高贵美好,但连接它们的动词是什么?是“消”和“残”,那是一种无情的摧毁。所以这一句让王国维联想到了《离骚》的“众芳芜秽”和“美人迟暮”。
正是由于词这种体裁具有引人产生联想的微妙作用,所以在那些具有中国儒家传统文化阅读背景的读者之中也产生了一种期待视野,他们总是渴望从中读出属于男性的对建功立业的感慨,而不仅仅是对美色和爱情的描写。这就需要善于仔细体会词中有没有那种“语码”和“显微结构”的作用了。
(摘编自叶嘉莹《阅读视野与诗词评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词的微妙之处在于其往往能带给读者丰富的联想,而诗是显意识的,缺少这样的微妙。
B.温庭筠在“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中借女子梳妆之事表现了仕宦不得的悲哀。
C.“荷花”“荷叶”等写实的意象缺乏与现实的美感距离,无法给人以言外的联想。
D.在诗歌赏析过程中,我们可以将词语作放大式的处理,从文字背后发掘出隐含的信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篇提出论点,然后从词的表现特点和语言功能两方面进行分析,思路清晰。
B.文章基于对诗、词的对比分析指出词“要眇宜修'的特点,又探究了其形成过程。
C.文章对于典型诗句进行了具体分析,又引述他人的相关解读,使论述更具说服力。
D.文章在传统诗词赏读中,引入“语码”“显微结构'等专业术语,增强了理论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冯延巳写饮酒的词作也饱含家国之愁,可见词并非不能言志,只是表现得并不显豁。
B.如果没有相同的文化背景,作者与读者之间就难以借助“语码”实现有效沟通。
C.柳永的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意蕴丰富体现了“双性人格”。
D.评赏诗词的阅读视野,应由读者期待等个人视野与创作环境等历史视野结合而成。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20年7月10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提出自2021年1月1日起,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等场所,餐饮打包外卖服务以及各类展会活动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由“限塑令”升级为“禁塑令”,这次通知有几个显著亮点:
一是突出系统性。2008年“限塑令”主要针对流通使用环节,对塑料袋明码标价,鼓励消费者自带包装袋。而这次《通知》提出“明年起全国禁止生产销售一次性塑料棉签、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不仅聚焦于使用环节,也关注到了塑料制品生产、流通、使用、回收、处置全过程和各环节,体现出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有利于建立形成治理塑料污染的长效机制。
二是强调有序性。塑料制品具有方便实用的特点,在一些特定场景下具有不可替代性。这次“禁塑令”,没有不顾实际情况搞“一刀切”,而是充分考虑到了大家的实际生活需要,比如考虑到生鲜、熟食特点,“暂不禁止连卷袋、保鲜袋和垃圾袋”;虽然禁止一次性塑料吸管,“但是牛奶、饮料等食品外包装自带的吸管暂不禁止”……多个“留白”,增加了政策实用性,有利于“禁塑令”推进落实。
三是更有针对性。这次的“禁塑令”不仅在零售业、餐饮业方面持续发力,而且扩大到“餐饮打包外卖服务以及各类展会活动”,有的放矢。随着经济形态变化,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已成为塑料制品使用重灾区,但监管却没有形成覆盖。相对来说,线下餐饮模式好改进,电商、快递等线上模式,仍需要时间探索新模式。
(《新版“禁塑令”值得期待》,《南方日报》)
材料二:
禁塑限塑阶段性任务
实施品类
具体任务
实施地区
完成时限
不可降解塑料袋
一、商场、超市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城市建成区。
2020年底
二、规范和限制集贸市场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全部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和沿海地区县城建成区。
2022年底
三、集贸市场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全部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和沿海地区县城建成区。
2025年底
一次性塑料餐具
一、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全国范围。
2020年底
二、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
2020年底
三、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县城建成区。
2025年底
四、餐饮外卖领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强度下降30%。
地级以上城市。
2025年底
宾馆、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
一、星级宾馆、酒店等场所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
全国范围。
2022年底
二、实施范围扩大至所有宾馆、酒店、民宿。
2025年底
(商务部公布禁塑限塑阶段性任务)
材料三:
“自2021年1月1日起,我超市所售购物袋均为可降解购物袋,大号袋1.2元一个,小号袋6角一个,如有需要请在收银处购买。”1月5日,记者来到北京市西城区安德路美廉美超市,广播正滚动播放有关提示信息。超市收银台和自助扫码结账区均放有可降解塑料袋,并标明价格。在结账的30余名顾客中,大部分使用自带无纺布购物袋。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替代产品的成本和使用体验已成为企业选用的重要考量因素。以吸管为例,普通塑料吸管原材料价格约为每吨8000元,聚乳酸吸管原材料每吨近4万元,纸质吸管原材料每吨约2.2万元。
“现阶段,可降解塑料的成本会更高一些,但仍在可接受范围内。”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表示,随着可降解塑料产品产能扩大和技术水平提升,未来在形成规模化生产后,生产成本将有所下降。
刘建国表示,塑料污染治理涉及方方面面,可降解塑料袋的回收和处置都要有相应的配套系统,需要一定适应时间。因此,先抓好重点品类、重点场所,形成一定经验再进行逐步推广,才能有序推进塑料污染治理。
(《“禁塑令”落地,你准备好了吗?》,《经济日报》)
材料四:
“禁塑”的话题已经谈了多年,各地的“禁塑令”也先后发布,但时至今日也未彻底地“令行禁止”。原因何在?一是塑料袋给予人们生活的便利性;二是每家每户每人都需要,少有不用塑料袋的人;三是工农业生产中塑料制品不可或缺,使用量也非常可观;四是网购快递业的异军突起,加速了塑料袋用量的指数化增长。
在进一步对购物者加强宣传教育,倡导、建议购物者自带布袋、纸质袋的同时,相关执法部门还应随机进行监督检查各地、各商场等对“禁塑令”的执行情况,督促其积极落实和严格执行“禁塑令”。对一些仍然继续使用塑料袋的顾客、商家,进行必要的教育、劝导;对拒不执行“禁塑令”者,应依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和《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的相关条款,给予相应的处罚,以确保“禁塑令”的有效执行,维护“禁塑令”应有的法律威严。环保,人人有责;“禁塑”,从我做起。让我们共同为保护生态环境、地球家园作出我们每个人应有的“减塑”贡献吧!
(《“禁塑令”需要严执行》,中国甘肃网)
4.下列对材料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2021年1月1日起,由国家发改委等9部委联合推进禁塑令在全国范围内落地实行。
B.今年的“禁塑令”涉及到塑料制品生产、流通、使用、回收、处置全过程和各环节。
C.企业选用替代产品首要的考量因素是成本,因为目前一些替代产品原材料价格偏高。
D.2020年底,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在全国范围内禁用,它将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
5.下列对材料内容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餐饮食堂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的要求将按照地区行政级别自上而下执行。
B.较之往年的“限塑令”,“禁塑令”虽然严苛,但对新兴领域的监管还没有形成覆盖。
C.塑料制品方便实用,而且在一些特定场景下具有不可替代性,禁塑决不可“一刀切”。
D.专家表示,塑料污染治理的有序推进需要循序渐进,重点突出,积累经验,逐步推广。
6.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如何全面高效推进“禁塑令”的实施。(6分)
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主角
陈彦
终于,由宁州剧团青年演员汇报演出①的《白蛇传》,要在北山登台亮相了。
这次登台前,古存孝、周存仁、裘存义三个老师,偷偷叫上易青娥,还专门到舞台上祭拜了一回呢。他们买了香表,还弄了四样糕点,跪在一个老爷像前,磕头烧香地禀告了再三。
正式演出头一晚上,他们还看了另一个团的《白蛇传》,演白娘子的,技巧不过关,在《盗草》那折戏中,先是宝剑连连失手,后做“倒挂金钟”,用嘴衔取灵芝草时,立脚不稳,又一个趔趄,掉到了“岩下”。让观众拍了多次倒掌。尽管坐在易青娥身旁的惠芳龄一再说,看了他们的《白蛇传》,咱们就更有把握了。可易青娥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尤其是苟存忠老师不在了,她感到哪里都不踏实。
演出第一天晚上,只有半池子观众。朱团长还一再到后台解释说,会演时间长了,观众都看疲了。朱团长说:“咱们不怕,稳扎稳打朝下演就是了,出水才看两腿泥哩。”古存孝老师也说:“咱宁州不拔会演的头筹,我古存孝就不再回去混饭吃了。不过,也不敢轻敌,我送大家八个字:“既要胆大心细,又要淡然提气。”有那好事的说:“古导,这好像是十二个字。”古存孝骂道:“光会给老师挑刺。”
这天晚上的演出,还真给成了。用朱团长的话说:“今晚的演出,就跟最好的缎子被面一样,没掉一根纱,没脱一丝线,是真真正正的无瑕疵演出。”
从第一场起,掌声几乎就没断。有人统计说,整场演出,观众一共给了一百三十二次掌声。
易青娥没有想到,她一出场,就迎来了碰头彩。这是最提振演员信心的鼓掌。惠芳龄赞美她说:你今晚妆是化得最漂亮的。就连周玉枝也来给她帮忙提眉、包头丫。这就是剧团,看着平常为角色你争我斗的,可一旦到了重大演出,就到处都能看到“一股绳”的相向紧搓场面。所有武打戏都配合得十分默契。就连《盗草》中那些难度最大的高台技巧,她与十几个守护“神鸟”的搏斗、拼杀,都没有出现任何闪失与纰漏。她始终记着苟师父的那些话:
“主角,演一大本戏,其实就是看你的控制力。哪儿轻缓、哪儿爆发,都要张弛有度,不可平均受力。稳扎稳打,是一个主角最重要的基本功。自打你出场开始,你就要有大将风范。这个大将,不是表面的,而是内心的。虽然你易青娥只有十八岁,但必须有十分成熟的心力、心性,你才可能是最好的主角。”
因此,面对一次次高难度动作的挑战,易青娥都真正体现出了艺高人胆大。几板大的唱腔,尤其是在打斗后的抒情唱段,她都处理得气韵贯通,收放自如。《断桥》里的那段核心唱,甚至引发了二十几次掌声,几乎是一句一个好,有时是一句几个好。可惜的是,观众太热情,鼓掌不当,把她觉得最低回、最能表现换气技巧的几个细腻处理,全然淹没了。
在送苟老师回宁州安葬时,易青娥还去看了胡彩香老师。胡老师正担心着她在地区的演出呢。把娃哄睡着后,胡老师就给她又指导了几处唱,说关键是把情融进去,咋唱都是好听的。胡老师还说:“有些人嗓子条件不好,唱不好,有情可原。有些人嗓子好,唱出来也不好听,为啥?就是只图唱高、唱厚、唱宽,把拖腔愣朝长地拖呢,而忘了情,忘了当时唱那板戏是为了啥。唱戏唱戏,关键是要入情,入戏。只有入了情,入了戏,唱出来那才叫戏呢。”
易青娥对武打场面,反倒是有把握的,因为平常练得多。而对唱腔部分,心里还总是有些胆怯。但这天晚上,她突然感到,几乎所有唱,都有点像苟老师和胡老师说的那样,是被她“拿捏住”了。
演出终于结束了。
紧接着,就有好多人都拥上台来了。大家拉着她的手,不仅赞不绝口,而且问长问短,她是一个字都回答不上来。后来她才听说,那里边有领导,还有从省上请来的好几个大名角儿、大导演,他们都是来当评委的。
她听里边有一个老师大声喊叫说:
“这个易青娥,在整个秦腔界的青年演员里,都属挑梢子的。没想到人才出在县剧团了,难得,难得呀!这可算是秦腔界的一件大幸事了!”
让易青娥没想到,也让整个宁州剧团没想到的是,这个戏,在全区会演拿了“头名状元”后,地区领导竟然不让走,又让扎住在北山演出了一个多月。
看戏,本来好像是上年岁人的事,结果,宁州剧团在那里创造了奇迹:竟然把大量年轻观众吸引进了剧场。
(节选自陈彦“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主角》,有删改)
【注】①汇报演出:简称“汇演”,即各单位的文艺节目集中起来,单独或同台演出。具有汇报、互相学习、交流经验的作用。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写别的剧团演出《盗草》演员有失误和观众拍倒掌等情节说明这折戏演出难度较高,容易出现一些技术失误,这为后文易青娥演出这折戏时所做的努力作较好的铺垫。
B.朱团长的话很能体现人物的个性特征,特别是他用缎子被面的平滑、柔软、漂亮比喻演出的成功,用没有掉一根纱、脱一丝线来比喻这次演出没有任何瑕疵很有生活气息。
C.古导的“淡然提气”、苟老师的“成熟的心力、心性”、胡老师的“人情、人戏”集中体现了戏曲表演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即演员要淡定自信、把自己当做是剧中的人物。
D.“演出终于结束了”的“终于”表现出宁州剧团在这次汇演中《白蛇传》演出结束取得好成绩后大家松一口气的状态,照应了开篇的“终于”,表现剧团对演出成功的自豪。
8.作为宁州剧团青年演员汇演节目《白蛇传》的主角易青娥,在整个汇演过程中有什么明显的心理变化?请结合小说简要概括和分析。(6分)
答:
9.宁州剧团青年演员汇报演出的《白蛇传》成功的根源是什么?请结合小说说说你的理解。(6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裴度字中立,河东闻喜人。贞元初,擢进士第。迁监察御史,论权嬖梗切,出为河南功曹参军。元和六年,以司封员外郎知制诰。田弘正效魏、博六州于朝,宪宗遣度宣谕,弘正知度为帝高选,故郊迎趋跽受命。久之,进御史中丞。宣徽五坊小使秋阅鹰狗,所过挠官司,厚得饷谢乃去。下邽令裴寰不为礼,因构寰出丑言,送诏狱。度言寰无辜,帝曰:“寰诚无罪,杖小使;小使无罪,且杖寰。”度曰:“责若此固宜,第寰为令,惜陛下百姓,安可罪?”帝色霁,乃释寰。王师讨蔡,以度视行营诸军,还,奏攻取策,与帝意合。且问诸将才否,度对:“李光颜义而勇,当有成功。”不三日,光颜破时曲兵,帝叹度知言。时方连诸道兵,环拿不解,内外大恐。及度当国,外内始安。于时讨蔡数不利,群臣争请罢兵。唯度请身督战,俯伏流涕曰:“臣誓不与贼偕存。”即拜淮西宣慰招讨处置使。度屯郾城,劳诸军,宣朝廷厚意,士奋于勇。是时,诸道兵悉中官统监,自处进退。度奏罢之,使将得颛制,号令一,战气倍。未几,李愬夜入悬瓠城,缚吴元济以报。度入朝,会帝以二剑付监军,使悉诛贼将,度腾奏申解,全宥者众。敬宗纵弛,日晏坐朝。度谏曰:“近开延英益稀,恐万机奏禀,有所壅阏。宜诘旦数坐,广加延问。”帝嘉纳为数视朝太和四年数引疾不任机重愿上政事帝择上医护治中人日劳问相蹑乃诏进司徒须疾已三日若五日一至中书于是牛僧孺、李宗闵同辅政,媢度勋业久居上,欲有所逞,乃共损短之,出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开成三年,以病丐还东都。薨,年七十六。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九十八》)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帝嘉纳/为数视朝/太和四年/数引疾不任机重/愿上政事/帝择上医护治中人/日劳问相蹑/乃诏进司徒/须疾已/三日若五日一至中书/
B.帝嘉纳/为数视朝/太和四年数引疾/不任机重/愿上政事/帝择上医护治/中人日劳问相蹑/乃诏进司徒/须疾已三日/若五日一至中书/
C.帝嘉纳/为数视朝/太和四年数引疾/不任机重/愿上政事/帝择上医护治中人/日劳问相蹑/乃诏进司徒/须疾已三日/若五日一至中书/
D.帝嘉纳/为数视朝/太和四年/数引疾不任机重/愿上政事/帝择上医护治/中人日劳问相蹑/乃诏进司徒/须疾已/三日若五日一至中书/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河东,代指山西,因黄河流经山西省的西南境,山西在黄河以东,故以之称代该地区。
B.诏狱,指朝廷高官有罪,需皇帝下诏书定罪的案子。也指关押、囚禁这些犯人的场所。
C.王师,指天子的、国家的军队,是相对于军阀部队之类而言的,文中指唐王朝的军队。
D.薨,古代称诸侯或大官的死,也用于称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公主,或封王的贵族之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裴度主持正义,善于开导皇帝。下邽县令裴寰因为不讨好五坊小使而惹怒了皇帝,被抓进诏狱,裴度巧妙地向皇帝陈辞,最终使裴寰被释放。
B.裴度忠于国家,劝谏皇帝勤政。唐敬宗行为放纵,在政事上懈怠,裴度就劝他多开延英殿来咨询情况,以防耽误政务,敬宗采纳了他的建议。
C.裴度善于识人,确认光颜有才。当皇帝询问诸将中谁有才干时,裴度认为李光颜忠义而有勇,必定能建立功勋,李光颜果然不久就建了大功。
D.裴度功业巨大,受到嫉妒排挤。牛僧孺、李宗闵辅佐皇帝治理政事时,在皇帝面前说他的坏话,皇帝最终采纳了二人意见,将裴度外放为山南东道节度使。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度言寰无辜,帝曰:“寰诚无罪,杖小使;小使无罪,且杖寰。”
译文:
(2)会帝以二剑付监军,使悉诛贼将,度腾奏申解,全宥者众。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乐天寄重和晚达冬青一篇,因成再答①
刘禹锡
风云变化饶年少②,光景蹉跎属老夫③。
秋隼得时凌汗漫④,寒龟饮气受泥涂。
东隅有失谁能免,北叟之言岂便诬⑤。
振臂犹堪呼一掷,争知掌下不成卢⑥。
【注】①乐天,即刘禹锡的好友白居易。此诗作于在苏州任上,当时刘禹锡因受排挤贬官至苏州任刺刺史。②饶:让。年少:指当时任宰相的李宗闵、牛僧孺等人。③老夫:刘禹锡自谓。④汗漫:指没有边际的天空。⑤北叟之言:指《淮南子·人间》载“塞翁失马”故事。诬:虚假。⑥卢:《演繁露》卷六:“凡投子者,五皆现黑,则其名卢。”成卢:指掷散子获胜。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用“风云变化”比喻朝堂政治斗争,用“光景蹉跎”暗指生活困顿,虚度光阴。
B.颔联用“秋隼”“寒龟”两个意象,形象地说明了人在得志和失势时的不同状态。
C.颈联借用东隅等典故,反映出在人生的过程中“得”与“失”的朴素辩证关系。
D.尾联把人生比作掷骰子的游戏,别具匠心,非常传神地表现出了诗人的精神面貌。
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蒹葭》中“ , ”两句描绘了主人公于秋天露水凝霜时,不惧路途艰辛仍执着追寻心上人的情态。
(2)韩愈在《师说》中,不仅以“ ”高度赞扬李蟠的学识素养,更以赠序褒奖他“ ”,向自己求学的行为。
(3)《赤壁赋》中“ , ”两句呼应了开篇苏子与客泛舟夜游赤壁、“举酒属客”的情景。
第Ⅱ卷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比国民党改组早了3年),可以说 。第一次创造了20世纪中国的现代政党制度,并以一种严密的组织、纪律,有计划的军事行动和独立的实践,去实现那个“民主新社会”的最初愿望,也经历了 的风雨和波折。今天 100年前的“建党历史”,绝非仅仅为了“回忆”。21世纪意味着一个新的政治时期。特别是在一个黑天鹅事件频发、世界 的新时期,政党需要结合什么样的文化运动,如何更新“新政治”的能力,创造一个什么样的“新政治”,是我们今天需要迫切讨论和思考的问题;“建党前”100年前的探索和尝试,不仅包含了通向答案的“钥匙”,而且是这些问题的起点。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石破天惊 许许多多 回溯 风云变幻
B.天翻地覆 五花八门 回溯 风谲云诡
C.石破天惊 五花八门 回眸 风云变幻
D.天翻地覆 许许多多 回眸 风谲云诡
18.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建党前”100年前的尝试和探索,是这些问题的起点,也包含了通向答案的“钥匙”。
B.100年前“建党前”的探索和尝试,不仅是这些问题的起点,而且包含了通向答案的“钥”。
C.100年前“建党前”的尝试和探索,是这些问题的起点,也包含了通向答案的“钥匙”。
D.“建党前”100年前的探索和尝试,既包含了通向答案的“钥匙”,也是这些问题的起点。
19.下列各句中的括号,和文中括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他(林将军)嚼着馒头,倚着沙滩,向大坝看去。
B.这一带在古代就是一个“少草木,多大沙”(《汉书匈奴传》)的地方。
C.信纸上用稚嫩的字体写着:“阿夷(姨),您好!”
D.我校拥有特级教师(含已退休的)17人。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新的一年是农历牛年。牛年是中国干支纪年的第二位——丑年的俗称。家畜是人们生活生可或缺的劳动力,而牛确实很“牛”, ① ,被称为“六高之首”。在古代祭祀中, ② ,则称之为“太牢”;如果有羊、豕,无牛,则只被称为“少牢”。牛除了是祭祀的主要供品,还可以耕田、拉车,供人驱使。华夏先民豢养、驯化牛, ③ ,但是历史相当悠久这是不容置疑的。
21.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句话,用来作该新闻的导语,不超过40个字。(5分)
2021年3月14日,欧盟委员会内部市场委员布雷顿在接受法国媒体联合采访时表示,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欧盟拟于今年夏天之前为成员国公民推出“教字绿色证书”,这将是一份免费且受到所有成员国承认的健康证明。根据民众各自的情况,这份证明将通过二维码的方式记录其接种疫苗、患病后痊愈或病毒检测呈阴性的信息。布雷顿还称,这一证明也会推出纸质版,记录的信息则由成员国各自的语言及英语翻译来呈现。据了解,欧委会将于3月17日公布这一计划的细节,并着力于在今年6月之前正式推出,以此来保障夏季旅游季的运营。
答: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亚历山德罗·达维尼亚曾说:“种于不寄'希望’于光,就生不了根,然而希望并不那么容易,希望需要自觉、开放和许多失败,希望不是乐观者的毛病,而是强有力的现实主义,是一颗脆弱的种子的现实主义;种子只有接受地底下的黑暗才能长成树林。”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和经历,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写成一篇文章,字数不少于800字,文体不限,不得套作。
2021全国卷Ⅰ高考压轴卷语文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项,根据原文第一段“诗是言志的,是显意识的……但词更微妙”可知,选项中“缺少这样的微妙”表述绝对;B项,根据原文第二段第三行“如温庭筠的……张惠言却说它有“离骚初服”之意”可知,文中认为温庭筠的“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有“离骚初服”之意是张惠言,并未确认“借女子梳妆之事表现了仕宦不得的悲哀”是温庭筠的主观意图;C项,根据原文第三段“南唐中主李璟的诗句“菡萏香消翠叶残”如果改成“荷花凋零荷叶残”……但后者的“荷花”“荷叶”完全是写实的,不给人以言外的联想”可知,原文的观点“荷花”“荷叶”不给人以言外的联想”是基于“荷花凋零荷叶残”这一句而得出的结论,不是针对所有词作的普遍结论。故选D。
2.【答案】B
【解析】根据原文,文章基于第一段对诗、词的对比分析指出词“要眇宜修'的特点,第二段提出“词之所以形成这种微妙的作用,是由于它有两个特点……”第三段提出“词的这种作用又是从何而来呢?……”第四段总结论点。由此可知,本文并未分析词作“要眇宜修”特点的形成过程。
3.【答案】C
【解析】A项,根据文章第二段“冯延巳《蝶恋花》的“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作为宰相的冯延巳,内心有沉重的负担……他有许多抑郁和痛苦是无法对别人说的,而这些无法说清的东西居然就在写美女和爱情的词里无心地流露出来了……”可知,A项正确;B项,根据原文第三段“所谓“语码”……是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作者与读者之间沟通的媒介。”可知,B项正确;D项:根据原文最后一段“所以在那些具有中国儒家传统文化阅读背景的读者之中也产生了一种期待视野……这就需要善于仔细体会词中有没有那种“语码”和“显微结构”的作用了。”可知,D正确;C项,根据原文第二段““双性人格”……花间词用女性形象和女性语言来描写女子的感情,但其作者都是男性。”可知,柳永的词句是士大夫词,并非“以女子自比”的“双性人格”。故选C。
4.【答案】B
【解析】A项,原文是“2020年7月10日,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C项,“企业选用替代产品首要的考量因素是成本”表述有误,原文是“替代产品的成本和使用体验已成为企业选用的重要考量因素”,且因果关系于文无据,D项,餐饮行业禁止使用塑料吸管,“但是牛奶,饮料等食品外包装自带的吸管暂不禁止”多个“留白”。
5.【答案】A
【解析】“按照地区行政级别自上而下”,错误,根据原表格所述,“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的要求”分类型在禁止的时间、使用范围和行政区域上有不同要求,其中“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是在全国范围内同时要求禁止,而不是“自上而下”执行。
6.【答案】①相关政府部门加强宜传教育,引导推进禁塑令的实施,营造共抓共治的良好氛围,②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要意识到时间的紧迫性,自觉贯彻相关政策,拿出一批可以形成替代作用的成熟方案;建立形成治理塑料污染的长效机制,③对消费者面言,社会主体广泛参与,也要自觉参与到“减塑”中去,如果大家都积极参与,自觉使用可循环产品,对“过度包装”等现象说不,整治工作将取得更好成效。④相关监管执法部门还应随机进行监督检查各地、各商场等对“禁塑令”的执行情况,督促其积极落实和严格执行“禁塑令”。(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
7.【答案】D
【解析】D项,“照应了开篇的'终于’,表现剧团对演出成功的自豪”错误。开篇的“终于”是表现大家期盼的事情就要来了,体现的是全力以赴的思想;后一个“终于”是大家松口气的状态。二者之间没有伏笔、照应关系。故选D。
8.【答案】①内心忐忑,害怕失败。看到别的剧团演出《白蛇传》的失误,特别是苟存忠老师去世,易青娥演出前内心不安,害怕演出失败。②得到帮助,找到自信。在同事惠芳龄的鼓励和老师苟存忠、胡老师的言传身教下,她找到了信心,敢于面对一次次高难度动作的挑战,唱腔拿捏准确。③演出成功,内心激动。面对他人的称赞,她不知道如何回答。
【解析】作答本题需要结合易青娥在这个汇演过程中的言行和心理等。
由“演白娘子的,技巧不过关,……让观众拍了多次倒掌。尽管坐在易青娥身旁的惠芳龄一再说,看了他们的《白蛇传》,咱们就更有把握了。可易青娥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尤其是苟存忠老师不在了,她感到哪里都不踏实”分析可知,开篇写她和剧团其他演员一同观看同行的演出内心的“不踏实”,特别是苟存忠老师去世,说明她对自己这次演出是否成功持有怀疑态度,内心是忐忑的。
由“惠芳龄赞美她说……”“所有武打戏都配合得十分默契。就连《盗草》中那些难度最大的高台技巧,她与十几个守护'神鸟’的搏斗、拼杀,都没有出现任何闪失与纰漏。她始终记着苟师父的那些话……”“可惜的是,观众太热情,鼓掌不当,把她觉得最低回、最能表现换气技巧的几个细腻处理,全然淹没了”分析可知,演出时,武打戏配合十分默契;在同事惠芳龄的鼓励、苟师父的教诲、胡老师的言传身教下,她找到了信心,敢于面对一次次高难度动作的挑战,唱腔拿捏准确。说明她基本功扎实,演出时是有信心。
由“紧接着,就有好多人都拥上台来了。大家拉着她的手,不仅赞不绝口,而且问长问短,她是一个字都回答不上来。后来她才听说……”分析可知,演出结束后,从“后来她才听说”等语句可以看出,当时的她还处在演出结束没有失误的激动中。同时,小说还插入送苟老师回宁州安葬、易青娥求教胡老师的情节,这些说明易青娥对自己要求很高,很虚心,表现她牢记老师教诲,找到了演出的信心等。
9.【答案】①老师的无私教导。苟存忠、胡彩香老师的谆谆教诲。②演员有扎实的基本功。易青娥唱腔气韵贯通、收放自如,高台技巧、武打动作熟练。③演员们通力合作。大家团结一致,老师加油打气,同事帮助化妆,演员配合默契。
【解析】题干要求结合小说分析宁州剧团青年演员汇报演出的《白蛇传》成功的根源,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考虑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即易青娥和剧团。
从个人情况看,由“面对一次次高难度动作的挑战,易青娥都真正体现出了艺高人胆大。几板大的唱腔,尤其是在打斗后的抒情唱段,她都处理得气韵贯通,收放自如”可知,演出成功来自于易青娥扎实的基本功,易青娥唱腔气韵贯通、收放自如,高台技巧、武打动作熟练。
从剧团来说,由“她始终记着苟师父的那些话:……”“坐在易青娥身旁的惠芳龄一再说,看了他们的《白蛇传》,咱们就更有把握了”可知,演出成功来自于老师的无私教导。苟存忠、胡彩香老师的谆谆教诲。
由“惠芳龄赞美她说:你今晚妆是化得最漂亮的。就连周玉枝也来给她帮忙提眉、包头丫。这就是剧团,看着平常为角色你争我斗的,可一旦到了重大演出,就到处都能看到'一股绳’的相向紧搓场面。所有武打戏都配合得十分默契”分析可知,大家团结一致,老师加油打气,同事帮助化妆,演员配合默契。演出成功来自于演员们通力合作。
10.【答案】D
【解析】第三处,如果在“数引疾”后断开,则“不任机重”就成了事实,与“愿上政事”所含的“正任机重”之意相矛盾。第六处,如果在“中人”后面断开,则“护治”的宾语就不是裴度了,而且“日劳问”也没有了主语。第九处,如果在“三日”后断开,“须疾已三日”的意思不顺畅,而且把“若五日”分开了,不合适,因为“三日若五日”,合起来表示时间。
11.【答案】B
【解析】错在“朝廷高官”,非朝廷高官有罪,也可能进诏狱。本文中的裴寰就仅是一个县令。
12.【答案】A
【解析】错在“因为不讨好五坊小使而惹怒了皇帝”,皇帝被惹怒是因为五坊小使说裴寰的坏话,说他有诽谤之言。
13.【答案】(1)裴度进言裴寰无罪,宪宗说:“裴寰如果无罪,就杖责五坊小使;如果小使无罪,就要将杖责裴寰。”
(2)恰逢皇帝拿两支剑交给监军,让监军把贼将全都诛杀,裴度上奏解释,许多人被宽恕而保全了生命。
【解析】(1)“无辜”(无罪)、“诚”(如果)、且(将要,就要)各1分,句意2分。(2)“会”(恰逢)、“悉”(全都)、全宥(保全、宽恕)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裴度字中立,是河东闻喜人。贞元初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弹劾皇帝宠信的权臣,语言梗直而激烈,被调出京城任河南府功曹。元和六年,以司封员外郎的身份掌管拟制诏令的事。田弘正向朝廷献出六个州的土地,唐宪宗派裴度前去宣示皇帝的诏令,田弘正知道裴度是皇帝高标准选拔的官吏,所以到城郊快跑着迎接、直跪着接受命令。很久之后,裴度升任御史中丞。宣徽院的五坊小使在秋天校阅鹰犬。所到之处,骚扰官府,得到厚礼馈赠才离去。下邽县令裴寰没有赠送礼物,小使们就诬陷裴寰狂言侮辱朝廷,皇帝下诏将其拘捕入狱。裴度进言裴寰无罪,宪宗说:“裴寰如果无罪,就杖责五坊小使;如果小使无罪,就将杖责裴寰。”裴度说:“像这样责罚本来是合理的,但是裴寰是一个县令,顾惜陛下的子民,怎么可以加罪于他呢?”宪宗怒色消散,就释放了裴寰。政府军讨伐蔡州,皇帝让裴度视察行营各军,回来之后,上奏进攻的策略,与皇帝的心意相合。皇帝问各位将领是否有才干,裴度回答:“李光颜忠义而勇敢,应当能够建立功勋。”不到三天,李光颜打败了时曲的贼军,皇帝感叹裴度的话是知人之言。当时正联合各道军队进攻,纠缠战斗,不能停止,朝廷内外非常恐慌。等到裴度掌权,朝廷内外的人们才安定下来。当时讨伐蔡州的形势不利,群臣争相请求罢兵休战。只有裴度请求亲自督战,他俯伏在地流着泪说:“我与贼人誓不两立。”就被任命为淮西宣慰招讨处置使。裴度驻扎在郾城,慰劳各军,宣示朝廷的关怀之意,军士们勇气十足。这时候各路军队都由宦官统率监军,宦官自行决定军队的进退。裴度奏请朝廷将所有的监军宦官一并撤掉,使将领们能够独断专行,号令统一,士气倍增。不久,唐将李愬趁夜攻入蔡州悬瓠城,活捉了吴元济来报。裴度入朝,恰逢皇帝拿两支剑交给监军,让监军把贼将全都诛杀,裴度上奏解释,许多人被宽赦罪行,保全了生命。敬宗放纵恣肆,天晚了才上朝。裴度进谏说:“近来打开延英殿的情况很少,恐怕各种事务的上奏,被堵塞而不顺畅。应该在早晨多次坐朝,广泛地加以咨询。”皇帝嘉奖并采纳了他的意见,多次上朝。太和四年,裴度屡次称病,不想再担任国家的机要工作,希望交还政事。皇帝选择好的医生为他护理治疗,宦官每天接连不断地来看望问候,在这种情况下,皇帝下诏让他担任司徒,等到他病愈之后,三天或五天到一次中书省。这时,牛僧儒、李宗闵共同辅政,嫉妒裴度的功业和长期居于上位,想要实现某种企图,就共同贬低他,裴度出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开成三年,因病请求回东都。去世,时年七十六岁。
14.【答案】A
【解析】A项3,“用'光景蹉跎’暗指生活困顿,虚度光阴”错误,“光景蹉跎”指时光白白过去,暗指虚度光阴,在这里没有生活困顿之意。故选A。
15.【答案】①表达了诗人仕途失意的愤懑之情;②表达了诗人不向命运屈服的顽强精神;③表达了诗人能辩证地看待事物、通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解析】由首联“风云变化饶年少,光景蹉跎属老夫”再结合写作背景“当时刘禹锡因受排挤贬官至苏州任刺刺史。”可知,朝堂政治斗争激烈,而自己正贬官至苏州白白的虚度光阴,在这里表现了作者仕途失意的愤懑之情;由颈联“东隅有失谁能免,北叟之言岂便诬”可知,作者并没有陷入被贬的痛苦中,而是辩证的看待人生的“得”与“失”,这也看出作者并没有向不公正的待遇低头;由尾联“振臂犹堪呼一掷,争知掌下不成卢”可知,作者此时的生活状态是积极向上的,这也表现出作者的乐观豁达精神。
16.【答案】(1)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 (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不拘于时 (3)驾一叶之扁舟 举匏樽以相属
【解析】易错字有:溯洄、扁、匏樽、属。
17.【答案】A
【解析】第一空,“石破天惊”指使人震惊之意,也形容文章议论新奇惊人。“天翻地覆”形容变化巨大。也形容闹得很凶。这里强调“使人震惊”,用“石破天惊”。第二空,“许许多多”指数量很多的人或物。“五花八门”比喻花样繁多或变幻多端。两个词都强调数量多,但注意前后搭配,后面已经说了是“风雨和波折”,故不能用“五花八门”。第三空,“回溯”意思是上溯;向上推导;向内推导。“回眸”指回转眼睛,回过头看,向后看,转头看。结合语境,这里是指一段时间,是个过程,所以,这里用“回溯”更合适。第四空,“风云变幻”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也比喻事物复杂、变化迅速。“风谲云诡”谲,欺诈;诡,欺诈,怪诞。风云怪诞,变幻不定。比喻局势复杂多变,神秘怪诞。这两个词的侧重点不一样,前者侧重“变化不定”;后者侧重“神秘怪诞”。语境的对象是“新时期”,强调世界局势不断变化,这里用“风云变幻”。故选A。
18.【答案】C
【解析】用排除法。主语是“尝试和探索”,并列词应有先后顺序,应先“尝试”再到“探索,排除BD;句子开头特别强调“建党前”的,所以是100年前“建党前”。后面的逻辑关系是并列关系,并且需要先说“起点”,再说“通向答案的'钥匙’”。排除A。故选C。
19.【答案】D
【解析】A项,表注释。“林将军”注释“他”指什么人。B项,在括号内交待引文出处。C项,表示订正。D项,和原文都是补充说明。故选D。
20.【答案】①它是我国最重要的家畜②如果牛、羊、豕三牲全备③虽然无法考证从何时开始
【解析】第一处根据后文的“被称为'六高之首’”,可知“牛”这一家畜的地位很高,可填入类似“它是我国最重要的家畜”句子。第二处根据后文“则称之为'太牢’”,所以前文是要求填入“太牢”的内容,即“牛、羊、豕三牲全备”。第三空根据后文的转这句“但是历史相当悠久这是不容置疑的”可知前文是探讨华夏先民豢养、驯化牛的开始时间的,所以可填入“虽然无法考证从何时开始”。
21.【答案】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欧盟拟于今夏之前推出健康证明(“数字绿色证书”),保障夏季旅游季的运营。
【解析】“压缩语段”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按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段或一句话,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把握语段主旨的基础上筛选出语段主要的信息,并将其按要求概括表达出来。作答本题,首先应确定该题目的答案中应包括原因“新冠肺炎疫情”,主体“欧盟拟于今夏之前推出健康证明”,目的“保障夏季旅游季的运营”,然后根据语段内容补充细节即可,特别要注意的是“一句话”的形式要求。
22.【解析】【写作指导】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
审题:写作情境的限制。作文材料主要由两句话构成:一是“种子不寄'希望’于光,就生不了根,然而希望……需要自觉、开放和许多失败”;二是“种子只有接受地底下的黑暗才能长成树林”。种子要长成树林,既需要光,也得接受地底下的黑暗,否则就永远只是一颗脆弱的种子,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这句话中的种子是一个喻体,去掉修辞就是命题者的立意所在,考生要思考的是如何用这句话来领悟人生。考生须整体把握材料中两句话的内在关系,再结合特定的任务立意来行文。也就是说,考生不但要理解达维尼亚的话,还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和经历”来诠释和演绎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命题人要考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经历”来理解达维尼亚的话,前提是要认可达维尼亚关于种子的论断。种子如此,人生、社会、国家的发展皆是如此。
立意角度相对来说是自由的,“结合自己的生活和经历”,可小可大,既利于考生着眼于小,具体而微地写作,也利于考生从宏观落笔而进行宏大叙事,在一个较为宏阔的历史场景甚至现实情境,铺展文笔,深厚而思。这则作文材料,重点考查的是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性思辨精神,以及具体的联想和想象、思考和感悟能力。种子生长和成长的“希望”在于“光”,然而不经历或者不接受“地底下的黑暗”,即不深埋于泥土的种子就是不能生根的种子,同样不能生长和成长。真正的区分度,在于从种子到人生、到社会的思考和感悟的迁移联想和关联融通。文体选择上,散文、小说、随笔,诗歌,甚至议论文、记叙文等都可选,有很大的自由度。考生若侧重表达自己的生活和经历,可写记叙文或散文;若阐述自己生活和经历中的观点与思考,可写议论文。
参考立意:接受黑暗,向光而生;接受黑暗,心有阳光;心怀希望,无惧黑暗;不惧黑暗,希望于光;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