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秋天,江苏省淮安市马甸中学因为...

1981年秋天,江苏省淮安市马甸中学因为门窗年久失修,于是找了一位叫做吴顺来的木工,准备把门窗修缮一下,但是这位木工看过这些木料以后大惊失色,甚至表示不想再接这个活。

原来,马甸中学老师给的这些木料并不是新的,而是几副破旧的棺材,这些棺材破旧不堪,一看就知道在土里埋了至少几百年,于是这位木工就推脱不想接这个工作,学校的老师劝他说:“我们学校里穷啊,实在拿不出经费买新的木料,您就将就着做吧,行吗?”

吴顺来被老师劝说的没有办法,于是就硬着头皮揭了下来,但是他越看这些木料觉得越诡异,甚至脑门都滋滋的冒凉风。老吴在拆棺材板的时候,发现了棺材上是有字的,有一个大大的“吴”字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心想自己姓吴,而这具棺材上刻着吴字,不会是自己的老祖吧?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自己真是大逆不道了。

于是他留了一手,将刻有字的那个木板偷偷地留了下来,事后,吴顺来将这块棺材板珍藏于家中,他想着有朝一日能够真相大白。

又过了几年,当地学校有一名姓何的语文老师,给学生们布置的作业,作业的内容就是一篇作文,作文的题目竟然是“棺材背后的故事”他的目的就是想学生们通过看《西游记》来发掘作者吴承恩的一些事迹,找寻一下作者的足迹,一个语文老师干起来历史老师的活。[捂脸]

一个月以后,有一名学生前来报告,说是吴承恩找到了,老师来到这名学生家里一看,原来在他家的猪圈里有一块墓碑,墓碑上密密麻麻地写着一篇碑文,而最后落款是吴承恩,这篇碑文是给吴菊翁写的,而吴菊翁是吴承恩的老爹,他并不是真叫这个名字,因为生前喜欢菊花,因此,吴承恩就称呼老爹为“吴菊翁”。

看到这种情况,何老师就觉得其中必有蹊跷,于是他就找到了当时的地方史研究员刘怀玉,刘怀玉看到这种情况也来了兴趣,他就默不作声的来到了发现墓碑的这家人,这家人告诉他,这个墓碑是他们在一个“两担二”的地方挖的,于是刘研究员就来到了这个叫两担二的地方,尽管这里已经变成了一片麦田,但是他通过一些零星的盗洞发现此处原本是墓地。

于是这位刘专家就找了一个考古队,在这个地方挖呀挖呀,一直挖了很多天,最后除了挖出三具尸骨和一些旧瓷器以外其他一无所获,这位刘专家心里就开始犯嘀咕,此处是不是吴承恩的墓啊?此处有一些盗洞,或许墓中的东西早已经被盗墓分子给洗劫一空了呢。

为了弄清这个情况,刘专家又找到了发现墓碑的那户人家,据他介绍,他就是在墓中挖出了三幅棺材,几件瓷器和一块墓碑,其他别的也没有,他觉得自己忙活半天不能一无所获,于是就将棺材卖给了马甸中学换了一点钱,而马甸中学因为门窗年久失修,才想起用这些棺材来做门窗。

刘专家顺藤摸瓜,找到了当初做门窗的木工吴顺来,在他家的床底下找到一块木板,而当刘专家看到木板上的“荆府纪善”的时候,顿时眼前一亮确定他们挖到的就是吴承恩的尸骨。

原来,吴成恩在湖北荆王府里做过管教育的官儿。也就是说专门教育小王子的官职,翻开吴承恩的履历发现,他小时候相当聪明,少年时期考中了秀才,但是之后的20多年,他虽然不停的赶考,但是屡战屡败,什么也没有考中,一转眼他40多岁了,不得已才弄了一个贡生的头衔儿,

古代贡生也是可以做官的,但不是直接做官,可以补充空缺,自从得了这个头衔之后,又过了二十年,吴承恩还是默默无闻,他这一状况连他的同窗都看不下去了,最后帮他谋了一个“荆府纪善”的官职,在荆王府里,主要负责是小孩的教育问题,官职不大,比《西游记》里的弼马温大不了多少,这个时候的吴承恩已经60多岁了。

了解完这些,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吴承恩的东西,不是被盗墓贼给盗走了,而是本来就没有,他没有钱,他不懂得人情世故,更不会拍马屁,他虽然很有才学,但是只会写文章,混到这个地步和他的性格有着莫大的关系。

自己生活不如意,但是不说出来吧,又太压抑,于是将自己的经历,化成小说写了一部神话故事,这部神话故事就是《西游记》而孙悟空特别像吴承恩现实中的自己,空有一身抱负却得不到重用,最后连自己的墓葬都是那么寒酸。

最后专家把吴承恩墓中发现的根据事故进行了科学的鉴定,发现三具尸骨是一妻一妾和吴承恩自己,专家又找了头像还原师,将吴承恩的头骨进行了高度的还原,据说真实度达到了80%,也就是说,只有吴承恩的雕像是他真实的样子。

而他在荆王府做教育工作这个事情,也在小说《西游记》中有体现:有一集唐僧师徒取经到玉华州,而这个玉华州的国王有三个儿子,书中记载他到这个地方已经是第五代,而湖北荆王正好是第五代,同样有三个儿子,吴承恩的一生就做了这么一个小官,他空有一身抱负,却郁郁不得志。

(下图为吴承恩的墓和专家通过本人头盖骨还原的雕像)#历史天窗# #历史趣聊# #微头条日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