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元平 | 往事回忆之阳光少年

我的少年时代比较快乐,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心里干净又单纯,基本上没有多少烦恼。这大约可以从我读初一时的1976年开始说起。

村中读小学时,正是全国“批林批孔”的高潮期,同时又是“农业学大寨”轰轰烈烈的运动期,小学生们也经常参加队里的生产劳动,积极响应“三支,两军,立新功”的号召。秋收季节拾麦穗,春天修水利大坝,村里的许多劳动现场都留下了我们的劳动足迹。

刚入一年级,我得学习成绩属于一般,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五年来,我的刻苦用功成了我的天生爱好,从小对语文课的识字练习有了特别兴趣,每次见到一张旧报纸总要仔细地读一读。上课注意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生怕学习落后,第二天让老师批评,但每次考试成绩并不突出,也进不了尖子生的行列。对此我幼小的心灵里就有了一定的学习压力。很长一段时间,自己认为脑子有点儿笨,课堂上总有一些问题弄不明白,完成作业时会遇到很大困难,经常向其他同学请教,但最终还是不明白的次数会多一些,问老师有点不敢,问家长,父母都是文盲更不懂,内心感到无比的困惑,心想,别人能学会,我怎么就学不会呢?于是就暗下决心,靠勤奋努力来弥补自己学习的不足。每天放学以后,其他同学吃完饭就开始玩了,我仍然在家反复练习,直到弄明白道理,完成作业以后才出去玩一会儿。村里的人发现了我主动学习的习惯,都夸我是一个有心人,平时又听话,做事又老实,将来是个人才。

小学的五年就这么在勤奋中结束了。我没有浪费一点时间,却是养成了吃苦耐劳,勤奋刻苦的好习惯,与同年级的十几个同学相比,我仍然是一个中等生,离那几个尖子生的学习还有一定距离。每次看到人家的作业干净又整齐,心里十分羡慕。然而十几年之后,当时的那些尖子生大都回乡参加了生产劳动,没有在脑力劳动上发挥他们的才能,实在值得我们深思,我想这都是因为他们平时的学习习惯不好造成的。

升入初中以后,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很低,吃不饱,穿不暖,更没有钱。每年虽说每家卖一口猪几十块钱,但对于那时每家的大小人口都在五六口之多,甚至十来口,简直是杯水车薪。1975年,我父亲当了生产队的保管员,我们一家七口人并没有挨多少饿,虽说家里没有钱花,却没有揭不开锅的现象。有时候甚至在深夜里还吃过好几次煮鸡蛋,因为白天吃怕邻居看见说闲话,而且父母又吩咐不让我们对外人讲吃鸡蛋的事。就这样对当时的生活条件来讲,我们家优越的生活状况,给我的专心读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家里不愁口粮,大人们也欢天喜地,我对学习更有了兴致。不久之后,我成了初中成绩优秀的好学生,受到了很多人的夸奖,周围的人给了我极大的鼓励,老师们也另眼相看,村里的街坊邻居对我也是一片称赞,我的学习劲头更足了,听到别人的赞美声,我的心情特别高兴,很符合我从小爱听表扬的虚荣特点。

学习用功了,农村人常说,一好百好,我的人品,行为等都成了村里学生的佼佼者。落后农村人说你好,你什么都好,一时间我成了村里同龄人的榜样。一个村同岁的小伙伴和我同时入学,他们大部分不认真学习,课文不会念,算术题不会做,多次留级。学习还是不好,最终让我将他们远远地抛在了后面。直到我读了高中,他们当中大部分都辍了学,又赶上80年代初,农村土地下了户,回家经营责任田去了,直到今天谈起小时候,他们内心都感到终生的遗憾。

到我十四五岁时,心里就阳光了起来,学习比周围同龄人都强了,自己感到很自豪。尤其是旁边的大人们,一见到我就夸,给了我极大的感情支持。就这样我的学习越来越好,父母也特别支持我,但是还是因为家里穷的缘故,为了我一个人,哥哥姐姐相继辍了学,全家人只供我一个人上学,我感到很内疚。那年代不愁吃,就是人们最大的希望和满足。有了社会家庭的多方支持,我的学习一往无前。为了读书,我几乎没有参加过家庭的生产劳动,家里的重活,累活都留给了其他兄弟姐妹们去做。事隔几十年,我在这里表示对他们的感谢,感谢他们一如既往地对我的支持,全家全力以赴支持我读书学习我终生不会忘记。为供我读书,全家人省吃俭用,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我表示深深的歉意!向长眠于地下的父母表示沉痛哀悼!

再说说我家的生活,70年代末,农村老家的人们十家九穷,不说别的就单说粮食,那是最珍贵的东西,谁家有了粮食,全家能吃饱就是富裕人家了。特别是人口多又有读书孩子的人家,口粮更是不够吃,那时候我父亲当了生产队的保管员,管理者一个村人们的生活口粮和生产资料,或多或少能多占点集体的便宜。但是父亲是老共产党员,也不能太不知足,全家到了揭不开锅的时候总是会贪占些集体的便宜,从而使我们兄妹在吃饭的问题上少受点儿饥饿,也给我提供了安心读书的便利条件,使我顺利地完成了初中的学业。

到了初三年级,即1978年,全国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农村土地改革在全国逐渐展开,老家也不例外,一系列的农村改革政策惠及到了我村,以“阶级斗争“为纲退出了历史舞台,在这样更优越的条件下,我顺利地度过了三年的初中学习,圆满完成了学业。

回顾少年时代,在那样艰苦特殊的环境下,我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与各方面的支持和物质保障等坚强后盾是分不开的。三年来,一路顺风,畅通无阻,成就了我一条灿烂的少年阳光之路,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0)

相关推荐

  • 尖子生整理的初中化学笔记!特别全

    尖子生整理的初中化学笔记!特别全

  • 初中小小少年 || 遥远的眼神 ——感谢你,伴我成长

    ● 中小学全科[教学资料:合集] ●[电子课本:20年秋]1-12年级 ● [中小学:试卷]语数英 ● [20年秋:微课合集][语数英] ● [优质课教学视频]语文 ● 经典电影1000部(合辑) 九 ...

  • 80后混混—时代的弃儿

    临近中考,回村的时候特意去了大哥家,他家的儿子正好中考,合计以过来人的身份帮忙分析分析形势.大哥对中考完全不慌,倒是滔滔不绝说起他儿子的优点了.他说他家儿子学习不行,但是交朋友有一套,初中同学朋友一波 ...

  • 竺元平 | 往事回忆之苦尽甘来

    一个努力奋斗的人,注定要人生坎坷,就像我们走路一样,要跋涉必无坦途,不前进永远不知路途之遥远.在人生的漫漫征途中,从记事起,我依次经历了天真苦涩的童年,快乐阳光的少年,奋斗不息的青年以及成熟老练的中年 ...

  • 竺元平 | 往事回忆之人到中年

    艰难曲折的青年时代,青春亮丽自然与我天生就无缘.外表的沉着,内心的煎熬,成就了我而立之年的刚毅,果敢.看到青年时代的同伴那欢快,无忧的生活节奏,内心的自卑与遗憾,痛苦与挣扎,依然深埋于心底. 无情的岁 ...

  • 竺元平 | 往事回忆之艰难曲折

    上世纪70年代末,一个开天辟地的改革序曲在中国的大地上开始奏响,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给人们指明了奋斗的航向,全面深化改革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以阶级斗争为纲"向" ...

  • 竺元平 | 往事回忆之幼儿记忆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成年后,大约从三四岁就开始有了朦胧的片段记忆,我也不例外,当夜深人静时,大脑的神经元开始活跃,在纷繁复杂的记忆深处,搜寻着幼年的痕迹,渐渐地一些颇有意义的画面就浮现在了眼前-- 这些 ...

  • 竺元平 | 往事回忆之苦涩童年

    人到了中年之后,总是割舍不下曾经的岁月,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到了新时代的今天,生活中往往有一些事情,总会触及到心灵的伤痛,不由得想起过去的一些苦难经历和曲折人生. 几天前到县医院办事,碰到了这么一件事: ...

  • 竺元平 | 小镇往事

    1984年夏,正是我参加工作的那一年酷暑.两年来为了打工挣钱而多地奔波,如今鬼使神差地流落到了苏尼特右旗白银哈尔镇,这个具有浓厚蒙古族特色的小镇就坐落在集二线铁路的一个咽喉要道上.小镇内居民不多,却放 ...

  • 【099】第二届全国教师文学作品大奖赛竺元平作品

    迈步漫漫进修路 眷恋浓浓家乡情 竺元平(内蒙古) 上世纪80年代末,为振兴内蒙古乌兰察布教育,加强乌兰察布教师队伍的建设,1989年5月份,内蒙古乌兰察布盟行政公署出台了"第二届名代师&qu ...

  • 竺元平 | 相识老Q子

    老Q子,原名乔有才,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曾困扰了我很长一段时间.这个人,近二三年以来红遍了我们内蒙古商都县的文学界.在商都,不论是混迹文坛多年的八十老者,还是初出茅庐的奶油小生,都能在网络平台或者老 ...

  • 竺元平 | 千言万语思故情 遥寄当年养育恩

    清明祭扫泪两行, 人间何处情断肠. 如烟往事不留痕, 凄风苦雨梦常在. 千言万语寄深情, 化作飞蝶恰恰啼. 几天前写了一篇长篇报告文学<母亲的葬礼>,该文通过对18年前母亲葬礼的回忆,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