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园区发展的“灵魂”?

导语:产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和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担负着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城市化建设等一系列重要使命。

园区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高新区、开发区、科技园、工业区、产业基地、特色产业园以及近来各地陆续提出的产业新城、科技新城等。

国家级产业园区可分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关特殊监管去、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和其他类型产业园区这五大类别。其中,国家级开发区中经济技术开发区数量最多,达到217家。

产业园区已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强力引擎。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不同的发展阶段,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产业园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我国产业园区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为四个阶段:

以上四类园区既是我国产业园在不同时期的迭代成果,也是当前国内共存的四种园区形态,且以第二代、第三代产业园区模式居多。

第一代、第二代产业园区产业定位同质化、产业招商盲目化的现象越发明显,很多产业园区都存在着“有企业无产业”、“产业点高面低”的产业困境,园区的产业集群效应并不显著。

第三代、第四代产业园区也存在主业不够突出、创新能力不强、服务功能发展滞后、关键资源不足、缺乏人本思维等问题。这些问题成为产业园区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优做强的严重制肘。

为什么要做园区产业规划

一般情况下,园区只是做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近年来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估也日益重视),相关的产业选择和布局会在总规和控规里面体现,而没有专门编制系统的产业规划。

这样随着园区建设推进和企业不断入驻,会出现很多问题:

首先,园区产业定位不清,缺乏特色。

因缺乏系统的产业规划,园区在产业选择上,往往倾向于着眼于当地狭窄的空间、资源以及原有的产业基础去发展相关产业,不能从全省乃至全国产业发展动态着眼,分析当地园区最具特色产业优势及未来发展潜质,在产业选择上容易陷入与相关条件类似的兄弟园区同质化的恶果,导致园区没有特色,缺乏后劲。

其次,园区产业结构紊乱,企业之间缺乏集聚效应。

没有系统、专业的产业规划,在后续招徕企业的时候,不会有清晰的选择标准和进入门槛,导致入驻企业五花八门,上中下游缺失,产业之间缺乏集群效应,直接影响园区单位土地创造价值和园区后续布局调整难度。

最后,园区招商陷入盲区,无法定位目标企业,亦缺乏对企业的吸引力。

园区自身的产业定位和特色是招徕企业最好的“明信片”,若有完善的产业链条、配套设施,更是会自发吸引相关企业入驻。但倘若未能前瞻性地做好相关的产业规划工作,势必影响后续招商效果。

鉴于上述因轻视产业规划而导致的诸多问题,在园区建设之前,聘请相关专业机构进行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强的产业规划,是非常必要的。

园区产业规划的重要意义

园区产业规划是园区规划者对于园区产业发展的导向性计划,解决关于园区产业“发展什么、怎么发展、在哪发展”等重要问题。由于产业在园区经济发展中具有支柱作用,园区产业规划是园区规划的最核心内容。有效的产业规划不仅可以提高园区资源尤其是稀缺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园区产业结构的有序升级,而且将通过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园区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帮助园区获取核心竞争力。

第一,园区产业规划有利于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是产业园区建设的理论基础。通过合理规划产业园区的产业功能区块,可以实现产业集聚和产业链的合理延续,进而提升产业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产业园区建设,促进企业的技术研究、设备更新和产品开发,为产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奠定基础。

第二,研究制定产业园区发展规划是落实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升园区发展水平的客观要求。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做好规划研究工作对于充分发挥园区比较优势、科学开展招商引资、切实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等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制定完善的产业发展规划是产业配套招商的基础。只有根据完善而详细的产业发展规划,招商部门才能把有限的资源用在重点招商产业上,同时政府可在相关政策上对重点产业予以倾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