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不孤兮必有邻——《论语》悟读【88】

才不寡兮必有识,德不孤兮必有邻。

《论语》第四篇第二十五章:

【原文】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为伴。”

【悟读】

德重恩宏涵高远 ,

善隆义广蕴旷达 。

对于本章的解读,一般的观点都认为,孔子强调的是为人之道

其中,“德”,指的是有德之人。有德之人有一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他们的行为对社会和他人表现出稳定的心理特质。

“不孤”,不会孤单;因为“必有邻”。从字面上理解,“邻”即“邻居”。“远亲不如近邻”,生活中邻里关系是极为重要的,由此“邻”可以引申成为邻居之间互相亲近的关系,扩而广之为“同道之人”

有德之人,必有君子相伴。孔子在此章中,勉励人们修饬德行。这与他所说的“十室之邑,必有忠信”意思相同。

道之路虽然艰辛,

但路上从不缺朋友。

何晏《论语集解》注曰:方以类聚,同志相求,故必有邻,是以不孤。

有德之人自有伙伴,有德之家会有芳邻,有德之国必有友邦……凡有德者,皆不孤单,必有朋友。

有德之人,自带光芒。所以,总是会有许多人乐意追随左右。如孔子杏坛讲学,门徒三千,七十二贤;“文能自创一派,武能带兵平叛”的明代第一牛人王阳明身边也是弟子如云。

对本章之悟读,也存在不同之声音。

有人把“德”作名词解,意为“德行”。那么,本章的解读是:德行,不可能是孤立的,一定会有其它的美好东西与之相联。

还有人把“德”作动词解,意为“修德”。把本章解读为,只要修德不去钻牛角尖,闭门修车,必有同好与之共同修习。

怀宽春日暖,德厚福星高。

无论何时何地何人,修德都是人生的重要的一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