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待三思而后行——《论语》悟读【108】
言行举止须有度,何待三思而后行。
《论语》第五篇第十九章:
【原文】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译文】
季文子办事,要反复考虑多次后才行动。孔子听到后,说:“考虑两次,就可以了。”
【注】季文子:鲁国的大夫,姓季孙,名行父,“文”是他的谥号。
【悟读】
无情未必真豪杰,有度方为大丈夫。
“思”,程子言思在善一边说,方得圣人之旨,那胡思乱想,却叫不得思。所谓三思,并非言次数的多少,而是应做到思之尽善。
凡事三思,一般而言,利多弊少。为什么孔子不同意季文子“三思而后行”的做法呢?有人说:“文子生平盖祸福利害之计太明,故其美恶两不相掩,皆三思之病也。其思之至三者,特以世故太深,过为谨慎;然其流弊将至利害徇一己之私矣。”显而易见,季文子做事过于谨慎,顾虑太多,就会生出各种弊病。处事多思,固然好事,然过则有患,这与孔子“过犹不及”思想是吻合的。
“三思而后行”被世人奉之为处世法则。孔子在这里给人们一个重要的提示,凡事皆须有度,慎重过头,犹豫不决,往往错失行动的良机。
按照圣人的教化,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固化到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中的东西应该是比较趋向于正确的。遇到事情时,第一个思考应该是本能的反应,本能反应过后,应是固化在头脑里的意识形态决定一个人对事物的判断和思考,圣人以为到此即可。如果再继续深入思考,就易生出私心,私心重了,就难称君子了。
中国传统文化有深深的忧患意识,这是一种好的思维。但忧患过甚,则会变得谨慎胆小。有人总结道,日本人往往想清楚了就说,说了就干;德国人往往干了也不说;中国人则总是思之再三,有时说了也不干,这是一种弊病。
何待三思而后行。贤人君子,但求合理,不在次数;愚者俗人,难以开窍,何须三思。
三思而后行之,吾日三省吾身,都蕴含丰富的人生智慧。思与省,指的是一种慎重处理的态度,不在乎次数。三思应是事前的慎重,三省则是事后的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