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里话祭祖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上香,缕缕香烟那是无言的痛

斟酒,滴滴薄酒那是伤心的泪

烧纸,朵朵灰蛾那是难忘的愁

跪下,次次磕头那是思念的情

寒食节前一天天不亮到先祖墓地添土、培坟、压坟头纸,寒食节下午带着供品去上坟祭祖,是我们这里的风俗,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祭祖归来,百般感慨,理一下思绪,写一下体会,也是对先人的一种纪念吧!祭祖的仪式大同小异,无非是上香、摆供、斟酒、烧纸、磕头。供品却是五花八门,如炸菜、烙菜、馒头、水饺、水果、鲜花等。祭祖就是要有满满的仪式感,方能显示出对先人缅怀和尊敬,才能有家庭的认同感,民族的归属感。

在我的心中,祭祖不是向先祖祈求什么,而应该向先祖汇报自己做了什么。首先是缅怀先祖,寄托哀思。借祭祖时机,表达自己对亲人的思念,抒发自己内心的伤感。其次是扪心自问,反躬自省。日常生活中是不是做到了对工作尽职尽责、对他人言而有信。为人处世是不是做了给先祖丢脸,辱没门庭的事?是不是对家风做了很好的传承?如果做了违背自己良心的事,要深深地忏悔,痛改前非,做到“不迁怒、不二过”,请先祖予以监督,只有心存敬畏,才能慎独慎微、立身行德。

现在一谈到祭祖的仪式,就有人认为是封建迷信,我极力反对。近年来通过学习,更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加佩服孔老夫子的智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基本特征是无神论的。祭祖的意义是慎终追远,是对“百善孝为先”最美道德观念的传承,使人不忘本,不忘根,有助于培养人的高尚品德,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团结,维护社会的稳定。同时无神论的观点又能使人更加理性地祭祖,真正地做到人文关怀、以人为本。从《论语》中我们就会发现,孔子多处言说“敬鬼神而远之”、“不语怪力乱神”、“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等,由此可见孔子的内心世界真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神圣而又神秘,以至于他的弟子们佩服得五体投地,死心塌地地跟随着他。子贡更是在孔子去世后,守孝六年,一生极力维护孔子,推崇孔子:“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 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当然,在2500年前,人们不可能不谈鬼神,孔子的观点是“敬鬼神而远之。”如: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这是孔子在回答学生樊迟问“知”时所说,教导樊迟作为为政者千万不可为了达到任何政治目的,而颠倒务民之义与敬鬼神的主次位置。平时应该脚踏实地,勤奋工作,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努力尽好自己的本分,对待鬼神呢?以诚敬之心而为之,要摆脱鬼神对思想的影响。孔子提出的“敬鬼神而远之”的主张,否定了宗法传统的神权观念,他不迷信鬼神,自然也不主张以卜筮向鬼神问吉凶,体现了敬鬼神而不被鬼神所拘忌的文化自信。还有弟子不断地追问“鬼神”到底有没有时,孔子更是显示出了高超的教育艺术,展示了自己极高的语言天赋。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季路问服侍鬼神的方法。孔子说:“活着的人你还没服务好,怎么能去服侍鬼神呢(人要务实一点,努力为人民服务)?”季路又说:“敢问死是怎么回事 ?”孔子说:“人生的真正意义还没弄明白,哪有闲工夫去考虑死呢(人生不易,要活出个人价值)?”子贡也很好奇,打破沙锅问到底,问孔子:“人死了以后,到底是个什么状态,是否真有鬼神?”(子贡问孔子:"死人有知无知也?"孔子曰:"吾欲言死者有知也,恐孝子顺孙防生以送死也;欲言无知,恐不孝子孙弃不葬也。赐欲知死人有知将无知也,死徐自知之,犹未晚也。")子贡问孔子死者到底是有知还是无知,孔子回答说:"我要是说人死后灵魂上天,有鬼神存在,我担心有钱人的“孝子贤孙”会为了送别死者而一味地厚葬,往地下埋奇珍异宝,甚至做一些更出格的事,如陪葬,修豪华墓穴,劳民伤财,以至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如果我说人死了什么也没有了,可又担心“不肖子孙”遗尸乱弃,不尊重去世的亲人,有违伦理。要想知道死去以后的状态,别急,等你死了就知道了。孔子不正面回答,更是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告诉弟子们就是要努力地活好当下,活出生命的质量,怒放生命的光彩。用现在话说,就是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又是一年祭祖时,我们应该有孔子那样的敬畏心:“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在先祖的坟前,从那垒向坟头的新鲜黄土中,从那墓碑的名字上,仿佛看到活着的先祖,他的音容笑貌,依然那么亲和有力,他的谆谆告诫,言犹在耳,这样能给人以心灵的震撼,起到神奇的警戒之功效,告诉你以后的人生路,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才能趋吉避凶,家和业兴。

作者:邹平市长山镇初级中学孙强

(0)

相关推荐

  • 【转】《论语》雍也篇(二十二)

    原文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图片摘自pexels.com 译文 樊迟问怎么样才算聪明, ...

  • 莫问收获且耕耘——《论语》悟读【136】

    但问耕耘,莫问收获. <论语>第六篇第二十章: [原文]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yuàn:作及物动词,疏远或避开)之,可谓知矣."问仁,曰:" ...

  • 论语:祭神如神在(3-12)

    我国的文化来源自古就与天地有关.古人认为万物由天地化育,天地如父母.行禘礼的根本目的就是告诫世人要崇敬天地.敬畏天地.感恩天地.既然如此,诚敬之心显得非常重要.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 ...

  • 知与仁

    知与仁 [原文] 樊迟问知①,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②,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注解] ①樊迟:孔子的学生,姓樊,名须, ...

  • 母亲节里话气血,一个美容养颜补气血的食疗方

    祝天下妈妈 母亲节快乐 每位母亲都曾是一个精致的猪猪女孩,都有过爱哭爱闹,快乐无忧,说起恋爱就会脸红,和好闺蜜一起打扮的青涩经历. 但当少女成为母亲,这些生活就渐渐远离了她们,开始要为家庭操心.渐渐的 ...

  • 清明时节话祭祖

    断魂最是春来时,一起弹泪过清明. 每年一到清明节来临之时,公墓里.殡仪馆中.野外的坟地里祭祖扫墓的人群络绎不绝,开车来的.走路来的,人们的脸上都显示的是沉重和肃穆,而行动上又都是一片虔诚.祭祖人在坟前 ...

  • “高产田”里话丰年

    高标准农田.尚明达摄 4月,一场春雨过后,中原大地上绿油油的麦苗青翠欲滴.站在一眼望不到边际的麦田里,河南省滑县种粮大户杜焕永说不出的高兴,他根据苗情长势推断,今年定是一个丰收年. "田成方 ...

  • 2020年新年|在时光的记忆里话故事会

    汝城故事会又称"装故事",也说"扛故事",是一种凝固了脸谱化的戏剧故事形成.据老一辈人说:从明代中叶开始,这种故事会就逐渐传入到了我们汝城.其中以津江.厚坊.云 ...

  • 农民画里“话”纪律 读懂换届“十严禁”

    农民画里见清风 2021年起,地方各级领导班子将陆续进行换届.为保证换届工作顺利开展,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中共中央纪委机关.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监察委员会提出了严明换届纪律'"十严禁&q ...

  • 劳动节里话“劳动”|致敬耕耘的老师和“陪读”的家长

    正值劳动节,首先祝大家节日快乐,也向所有家长和老师朋友们道一声"辛苦了"!教育,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我们可以看着孩子们一天天长大,成长为国家栋梁.但同时,教育也是一件辛苦的事情,不论 ...

  • 【非语文】画里话外

    画里话外 --读图写作小练习讲义提要         要旨:读图写作训练,既能锻炼观察能力,又能训练思辨能力,是提高作文能力的一个好办法.这种训练关键在于走好这两步--首先要看清画里画了什么,然后才能 ...

  • 银杏树下育学子,蒲公英里话成长

    银杏树下育学子  蒲公英里话成长 --写在蒲公英班主任工作室验收之际 每到秋天到来,市五中的校园就会被金黄的银杏叶覆盖,散落在青石板广场.满树的银杏树叶,透着银光,散着书香. 秋天的银杏树像是穿着金色 ...

  • 20个汉字,字里话里,满满的智慧

    20个汉字,字里话里,满满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