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经之二八、大制无割,大器无方
帛书校订本:
夫大制无割。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
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培或堕。
是以圣人去甚、去大、去奢。
白话通译本:
一个国家就象大件制品一样,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这个国家否达到长治久安,其衡量的具体标准就是其制定的各种制度规范是否合“朴”。)
想要取得天下大汉而强行去推行各种政令制度,我看最终并不能达到目的。
天下,是个神圣的器物,是不可以勉强治理的。强行治理的就会败坏它,强力控制的就会失掉它。
天下万物(特别是人,秉性不一),有走在前面(善于领导别人),有的跟在后面(习惯于被人领导);(在待人接物方面)有的热情如呵出的暖气,有的猛如狂吹的劲风;(在生存能力方面)有的筋韧坚强,有的脆弱无力;(这些性格行为特征)有的是有益的,有的是有害。所以圣人就是要去掉那些极端的,过分的,奢华的东西。
解读与评论:
本篇文章可以说是老子针对当时东周(春秋)社会现状和政治形势,发表的建国方略。要全面理解老子这段话的意思,还得从武王伐纣说起。
话说周武王毕牧野一役而灭商纣,建立一统的大周朝。原来商王朝直接统治的地方,武王把它分成三部分,邶由纣王之子武庚禄父掌管,卫由蔡叔度掌管,庸由管叔鲜掌管,史称“三监”。(也有的说管叔、蔡叔、霍叔称为“三监”。但说霍叔为“三监”之一,《史记》、《汉书》等都不载。)管叔的封地在管(今河南郑州一带),蔡叔的封地在蔡(今河南上蔡一带)。封叔旦于鲁(今山东曲阜),为周公。封太公望于营丘(今山东昌乐东南部,传六世后迁都至山东临淄北)。封召公爽于燕。(今北京西南,一说在北京。)
武王死后,十多岁太子诵继位,是为成王。当时国家初立,尚未稳固,有内忧也有外患。国家失去了重心,当时的形势和国家迫切需要一位既有才干又有威望的能及时处理问题的人来收拾这种局面,这个责任便落到了周公旦肩上。周公旦称王执政,史称“周公摄政”着手治理国家。
武王克商只是打击了商王朝的核心部分,周公旦继续武王未尽的事业,开始东征。周公东征象疾风骤雨席卷了大河下游,搅动了原有民族部落的格局。徐国一部分逃到江南(今江西);一部分东夷被赶到淮河流域;嬴姓西迁;楚国逃到丹水流域。这既是民族大迁徙,也是民族的大融合。周公旦用了三年时间,灭国五十个左右,终于建立了东至海,南至淮河流域,北至辽东的泱泱大国了。
接下来,周公旦开始实行封土建国的计划。
1、建都洛邑。周公旦平叛以后,为了加强对东方的控制,正式建议成王把国都迁到洛邑(今洛阳)。周公称王的第五年(前1020年),正式营建洛邑。建城的主要劳力是“殷顽民”,即殷人当中的上层分子。“顽民”西迁,一则使他们脱离了原来住地,失去了社会影响。其中新都为周王所居,又叫“王城”。 同时把 建都的“殷顽民”安置在新邑东郊,并派召公奭(在洛邑驻兵8师,对他们加强监督。东殷民住地叫“成周”,意思是成就周道。原来的镐京就称作“宗周”了。另外,周公旦封小弟康叔为卫君,令其驻守故商墟,以管理那里的商朝遗民。
2、分封建国。周公平叛之后命微子代表殷人后代,奉祀殷的先公先王,立国于宋(今河南商丘)。后来宋成为有名的大国。宋的西面有姒姓杞国(今河南杞县),西南有妫姓的陈(今河南淮阳),北面还有一些小国。宋处在诸国包围之中。
周公旦把武王15个兄弟和16个功臣,封到封国去做诸侯,以作为捍卫王室的屏藩。除去上述国家之外,周公还分封了大量的同姓国和异姓国。据《苟子·爪效》记载,周公“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富良说:“周公弟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管、蔡、成、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邗、晋、应、韩,武之穆也。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
3、土地国有。周天子所以能授民授疆土,则必以土地国有为前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在周公文治武功盛极一时的时代,并非虚构。由此引申出来的“田里不鬻”;土地不许买卖,恐怕也出自周公。为了加强中央王朝对地方的统治,册封、巡狩、朝觐、贡纳等制度,也很可能是周公在总结前代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下来的。
4、推行井田。井田制是由原始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发展演变而来,其基本特点是实际耕作者对土地无所有权 ,而只有使用权,土地在一定范围内实行定期平均分配。这种做法类似于八十年代中国开始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制下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所谓“井田”,就是具有一定规划、亩积和疆界的方块田。长、宽各百步的方田叫一“田”,一田的亩积为百亩,作为一“夫”,即一个劳动力耕种的土地。井田规划各地区不一致。有些地方采用十进制,有些地方则以九块方田叫一“井”。因为把九块方田摆在一起,恰好是一个“井”字形,井田的名称就是这样来的。一井的面积是方一“里”;一百井是方十里,叫一“成”,可容纳九百个劳动力;一万井是方百里,叫一“同”,可容纳九万个劳动力。
周公在各封国内普遍推行井田制。其中,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只能由同姓依照嫡庶的宗法关系去继承,还要交一定的贡赋。耕种井田的农业庶世也随着土地同属于领主阶级所有,终生不得离开土地,更不准转业。有学者据些认为夏朝、商朝时期实行的八家为井、同养公田之制,公有成分更多一些。周代以后出现的九夫为井之制个人私有的成分已增多,可以看作私田已被耕作者占有,已是一种奴隶制下的土地剥削制度。但我认为土地是否公有的前提是以能否自由买卖为前提,也就是说土地是否商品一样具有使用权和支配权。如果一种东西,你只能使用,不能买卖或无偿送人,那么这种东西肯定不是你所有,只是给你用的而已。因此井田制是我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其性质应该是不容争议地。虽然学者们对井田制有姓公与姓私的争论,但都承认井田制具备公有制向私有制过渡的可能性,从反而证明了西周初年实行的井田制实质上是一种公有制。
西周的各级统治者把井田分为三类。他们各自把其中最好的部分(即位于河流附近、背山向阳的平展土地)成千块、上万块地留给自己,叫“公田”。因为公田的面积很大,所以也叫“大田”,驱使奴隶集体饼种。把距城市较近的郊区土地,以田为单位分给和统治者同族的普通劳动者耕种。这部分人因为住在“国”(即城市)里,叫“国人”。国人不负担租税只负担军赋和兵役。他们平时每年向国家交纳一小罐米和一捆牧草,作为军费。战时当兵,自己准备武器、粮食和军需。国人有当兵和受教育的权利,所以也叫“武夫”或“士”。他们受教育主要是军事训练和学习礼仪。这部分人是社会里的普通平民。他们表面上不受剥削,是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但是,当时社会的掠夺战争是十分频繁的。他们经常披征凋去打仗,自己家里的田园都荒芜了,因而破产负债。打了胜仗,掠夺来的土地和财富统归统治者所有,如果打了败仗,还有被俘沦为奴隶的危险。因此,国人的地位是动荡的。
封建领主把距离城市较远、土质瘠薄的坏田,分给住在野外的庶人。庶人因住在野外,所以也叫“野人”,领主们瞧不起他们,认为他们最愚蠢,所以也管他们叫“氓”。庶人没有任何权利,只有给领主耕种井田和服其他杂役的义务。他们每年要先在领主的大田上劳动,然后才准许去耕种自己作为维持最低生活的那一小块土地。因此西周时期的“国”“野”对立,既是城乡对立,也是阶级对立。
可见周朝施行井田制,不但巩固和加强了周王朝的经济基础,还作为诸侯百官的俸禄等级单位和控制庶民的计算单位。
但是任何一种制度,无论构思得多么理想和严密,但只要一落成文,都有其致命的弱点或被异化的可能。
到了西周中期,贵族之间开始有了土地交易,说明井田已经从“周天子所有”演化为王公贵族的私人所有。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西周末年,东周伊始,土地开始大规模成为可以自由支配的个人财产,即土地私有所有制事实上确立了。从土地公有制社会向土地私有制社会转化,是一种原有社会分配制度被破坏的过程,同时也是另一种社会分配制度摸索建立的过程。春秋和战国时期就是一个典型的社会制度破和立的过程。为什么诸侯之间互相侵伐,社会动荡不安,周王室名存实亡的根本原因。随之被破坏的还有大周朝的宗法礼乐制度。
老子生活的时代正处于原有的社会制度支离破碎,而新的社会制度还在探索之中的混乱时期。当时地方诸侯势力强大,诸侯国之间为权力、土地和人口不断战争,出现了所谓的春秋五霸。说明当时周天子已经无力节制诸侯,维护社会原有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了。
针对当时社会政治形势,老子说:“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弗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为者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培或堕。”别看有些诸侯觉得自己已经强大得足以“欲取天下而为之”,实际上天下并非是那么容易得到和容易治理的。目前的天下割据的诸侯,有的做走在前面,做了霸主,其他诸侯只好在后面跟着,其实也想做霸主,因此有些诸侯呵出来的是暖气,有的则是在吹冷风。天下诸侯有强有弱,他们的国家内部政局也各不一样,有的平安无事,有的岌岌可危。这些情况随时都在变化,他们能保持现状就已经不错了,弄不好,就是“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的下场。
针对当时社会政治形势,老子了开出药方是:“去甚、去大、去奢”。一个高明的国家领导人在这样复杂严酷的形势下要想生存,只有去掉那些极端的暴力和酷刑,过分的捐税负担,奢侈享乐生活方式,顺应自然,“以百姓之心为心”,才能获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