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我与“淮阴语文”

我与“淮阴语文”

□ 刘水芹

“淮阴语文”这四个字,第一次听说是在二〇二〇年二月,疫情期间,每天我们只能呆在家里,或看电影电视,或做一些家务。每天早上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翻看手机,看中国的“新冠病情”,看世界的“新冠病情”,看着数字的增减,心情也随之起伏。

偶然一天,先生说:“你现在也无法上班,有时间可以写作啊!”“你一向不大赞成我写东西,现在鼓励我写?”“闲着也是闲着,多写两篇《车来车往》那样的作品。”我之前写的《车来车往》被拍摄成视频散文,在腾讯发布。

先生还鼓励我说:“你写得不错,再写两篇投稿试试。”午休时听到先生打呼噜,忽然想起小时候家里的猫,萌发写猫的欲望,连忙推醒先生,我想写写猫。先生说:“写猫的文章不少,你能写出什么新的东西?”我没有和他争辩,只是想写自己真实的经历。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办不到的,写着改着,改着写着,一篇《》的初稿一下午就出来了。自己写的文章如同自家孩子的脸,怎么看怎么舒服,特别是最后的“老公打呼噜,有猫呼噜声的感觉,难道你就是我小时候的那只猫”,自我感觉特别好。

写好以后,再作修改,还请先生阅读并修改 ,斟酌再斟酌,鼓起勇气按照“淮阴语文”的要求试着投稿,没想到主编没有嫌弃我们外地人,帮我修改,几天后就在“淮阴语文”上发出来,心中甚是欢喜。看到很多文友在我文章后面的评论,我备受鼓舞,几天后又投一篇《甜甜的泥土》,主编觉得这个文题不切合文意,改成《后妈》,多天以后才知道已经发布。

疫情期间,在家擀面条,包饺子,蒸包子……都变成了我写作的内容,自称是“美食”系列,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如果一个月不写一篇,觉得很失落。后来上班,看到路旁有卖小果子,萌生出写《小果子》欲望,国庆节回老家写一篇《柿子红了》,年前回家和母亲提到以前家家都会做豆腐,写了一篇《豆腐》,先发在“淮阴语文”,后来被发在“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

其中一篇叫《考试》的文章要特别说一说,内容写的是我到乡里和县上参加竞赛和升学考试的事。主编把题目改为《赶考》,我看到这个文题,真正理解了“题好一半文”的说法。江苏省妇联主管的《莫愁》编辑在网络上看到我的《赶考》,预约刊登在《莫愁小作家》杂志上,真心感谢“淮阴语文”的主编韩老师。《豆腐》《在路上》也将发表在《莫愁》杂志上。

“淮阴语文”公众号及文友给我以鼓励,先生鼓励我说:“越写越熟,越写越会写。”有一段时间看到什么都想写,有空就写,先生劝我:“你可以投到别的地方,经常投,人家不好意思不发啊。”其实我就是喜欢“淮阴语文”这个名字。也许是因为我们多年前也属于淮阴人吧,总之觉得看到“淮阴”就特别亲切。

一九九六年区划调整,泗阳划归新宿迁市,我们从淮阴分离出来。除了考证开会学习,必须去宿迁,我们泗阳很多人还是喜欢赶淮阴。我们还把淮阴视作自己的故乡。

“淮阴语文”这片网络文学园地,是我们学习交流的平台,我们的乐土;主编的豁达宽容的气度,深厚的文学修养,勤奋吃苦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邂逅“淮阴语文”,是缘分!

作者简介:刘水芹,女,1973年生,江苏省泗阳县人。喜欢每一片绿叶,耕耘在黑土地的园丁,爱与儿童在一起,喜欢读书,文章散见各类报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