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善于分析问题的好习惯
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一个好的学生,总是能把一个难题分解为各个部分,找出其中的关联,然后逐一击破。然而,多年以来,我们的教育在这方面做的还很不够。不信的话,请比较中国的大学和美国的小学。
邵健教授至今难忘他布置的一次期中考试—解读一首美国民歌《花儿到哪里去了》。它的内容大致如下:“花儿到哪里去了/被漂亮的姑娘们摘去了/漂亮的姑娘们到哪里去了/姑娘们被大兵带到军营里去了/军营里的大兵到哪里去了/大兵们到坟墓里去了/那些坟墓到哪里去了/坟墓上早就开满鲜花了。”
试卷收上来,结果他看到的不是一篇篇不同的文章,而是大家写的几乎是同一篇文章。好像大家约好了似的,至少三分之二的文章思路一致,语言相同。前者不外“爱国”,后者无非“献身”。在他自已看来,这首诗哪怕与什么都有关,就偏偏与爱国无关。为了强调爱国一个女生在文中还这样写到:“姑娘们到军营,不是为了爱情。”他在心里惊呼:天哪,不是为了爱情,又是为了什么?莫非把姑娘当作了慰安妇?多么可怕的爱国献身!在这样一首普通的民歌面前,学生们集体丧失了作为一个人的起码的感觉能力,甚至连对用词的感觉都那么麻木,比如“献身”。他真不知道使用这个词的女孩子到底懂不懂什么叫身体,作为个人的感官所在,包括那些私密感官。身体是可以像贡品一样,挂在嘴上献来献去的吗?
学习习惯
在课堂上,他对学生说:“在你们上学之前,你们反倒是一个个不同的人;而你们,上学之后,却慢慢成了一个人,思维和语言都被导向一个方向,这不正常,很不正常!”
一位家长问儿子的老师:“你们怎么不让孩子们背记一些重要的东西呢?”老师笑着说:“对人的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他所需要的比他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死记硬背,既不会让一个人知识丰富,也不会让一个人变得聪明。这就是我的观点。”
两者相较,高下立判。其间的差别,恰恰在于用自己的头脑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后,不仅可以轻松应对考试,还能收益终生。难道,这还不值得家长为之而努力吗?
对此,我们的建议是:
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理由。当孩子说出了任何观点,父母都应该继续追问他,为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个简单的提问,可以使孩子深入思考,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
引导孩子深入分析。在孩子陈述自己的理由时,父母可以继续深入追问,让孩子的思考逐渐深入,考虑到其他未曾想到的方面。这种继续追问的办法,可以让孩子对任何事情都考虑得更周全,在考试中将直接受益。
不能粗暴地打断孩子。当孩子在讲自己的理由时,父母不可以中途打断,无论自己多么不同意,都一定要让孩子把话说完。无论孩子的观点正确与否,能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都是一种有助于分析能力的训练。
平等友好地提出不同意见,请孩子作答。当父母不同意孩子的观点时,可以用平等友好的态度提出自己看法,请孩子给出回应。原则是,再尖锐的矛盾也不可以在态度上有丝毫的不耐烦,父母能以理服人,孩子才能善于讲道理,善于分析。
当孩子做错题时,让他自己分析错误原因。孩子在考试中出现失误,家长不可急躁地批评,而应该平静地做下来,让孩子自己分析错误原因.通过自己的分析,孩子能对错误有更深刻的认识,记得更牢,更不容易再犯。
让孩子为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进行答辩。当孩子为自己定出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父母可以让孩子进行家庭答辩,父母不断提出各种问题,孩子必须一一回答,努力说服父母接受自己的方案。这不仅可以促进孩子分析能力的提高,更能加强孩子的责任心,对学习更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