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鞋走歪路 当心崴了脚
文丨崔桂忠
1499元的“李宁”被炒到五万,499元的“安踏”暴涨十倍……近日,炒鞋热愈演愈烈,引发网络热议,不少网友吐槽,“想买个鞋不是断码就是压根没货”“感兴趣的国产鞋都买不起了!”
炒鞋,顾名思义,就是生产者或销售者通过炒作的方式,哄抬某品类或某款鞋,人为造成供需关系不平衡,以奇货可居扰乱市场为代价,从中获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是一种损人利己的营销手段。连日来,央媒纷纷发文痛斥炒鞋行为。
知名品牌的限量款球鞋在二手市场上存在一定溢价并不新鲜,然而这波价格上涨明显超出溢价范畴,背离价值规律,不是市场运行正常现象。一些人无视公众利益、挑战行业规则、破坏市场良性发展,背后更是形成了一条灰色产业链。目前的炒鞋市场火爆得有些疯狂,要警惕炒鞋背后的金融风险及法律风险。
一方面,一些人通过炒作、操盘炒鞋市场,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制造该市场虚假繁荣的景象,吸引一些小散户接盘,最终获利的是品牌商、平台以及资本。
另一方面,炒鞋行业背后还可能存在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金融诈骗、非法传销等涉众型经济金融违法问题。
无底线的炒鞋是一场彻头彻尾的资本游戏。有专家说,炒鞋有点像击鼓传花,价格不断炒上去,但到了顶点或者鞋大量进入,这个泡沫戳破了的时候,一定是有接盘的。接盘的这些参与者或者消费者可能就像割韭菜一样一茬一茬割掉。
无论是故意虚构价格,还是散布消息哄抬物价,都属违法行为;倘若交易的是假鞋,当属诈骗行为;交易不拿实物鞋,而是以鞋为标的进行炒作,则可能涉及金融违规,甚至是金融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
其实早在2019年,金融部门就曾提醒,国内球鞋转卖出现炒鞋热,平台实为击鼓传花式资本游戏。绝大多数跟风者入局即上当,被骗财、甚至背上巨额债务。
曾有90后“炒鞋”炒到欠款千万被拘的新闻。2019年7月,四川成都球鞋圈绰号“刘饼干”的鞋商被曝因炒鞋资金链断裂,欠下千万巨债,被派出所拘留3个月。据了解,他的欠款为1076万,涉及人员130余位,欠款金额从几千到一百万不等。
穿越历史的长河,我们会发现,炒客无处不在,炒房、炒股、炒君子兰、炒比特币、炒鞋……万物皆有人炒。有人调侃道:“70后炒房,80后炒股,90后炒币,00后炒鞋”。殊不知这样炒来炒去,赢者寥寥。当繁华退场,我们会发现,一切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对于消费者个人来说,如果只是听说“炒鞋”可以赚钱就盲目入场,可能面临很大风险。一旦价格过高,泡沫被戳破,参与炒鞋的消费者也就成为韭菜,因不理性投资而“崴脚”,落得“鞋财两空”的局面。
鞋子是用来穿的,不是用来炒的,不能任由炒鞋之风横行。遏制这种疯狂的做法和歪风邪气,监管部门应该坚决出手,依法严厉打击“黄牛党”和假货,维护市场公平交易秩序,刹住炒作歪风,督促厂商规范经营,尽快恢复球鞋市场正常化。
读完本文顺便点下面的“在看”,以资鼓励!您的“转发”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