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华师大三年就学到了这一件事

题图: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第一教学楼

(2017.09.18 12:41 🇨🇳上海)

其实在入学之前,到华师大复试结束后我和新入门的小伙伴们就一起与导师见面啦,还一起吃了顿简餐,印象中是金枪鱼三明治和果汁。

毕竟都是第一次读硕士,而且我们都是考研过来还是有点慌慌哒。老师看出我们的紧张和无措,说起了自己当初读研究生的时候,也分享了他自己现在做的研究,从一个前辈的角度谈了自己的学术道路是如何发展的。

等到正式开学之后,还在新生入学周熟悉校园的时候,老师就给我们打电话让我们那天晚上六点到318会议室,因为他请了刚从美国回来的博士顾师姐分享学术感想和留学体悟。

对于本科时期完全是个学渣的我而言,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

哇!原来研究生是有每周一次的学术沙龙哒~

在行色匆匆的时代里,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围坐在二十平米不到的会议室里,就一个话题进行深入的探讨——这件事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是研究生活里很不可思议的开端。

当然师门肯定也有聚餐,也有郊游,但“学术沙龙”这个每周一次的传统至今都在传承。今天早晨在新的会议室里,又一位刚从美国回来的博士师姐分享学术感想和留学体悟(从顾师姐开始,每年我们优秀的博士师兄师姐都有出国研修交流哟),我对她说的这句话印象深刻:

我最担心的不是我不会学习,而是我不会合作。

回想起来,老师一开始就在给我们创造同门之间就相同相似的研究主题开展合作探讨,想来就是希望我们不要被自己的想法困住,而是要打开自己,在和同门、同道之间的思想争鸣中不断磨炼完善研究、探求新知,提出更多不囿于既有框架的新想法并且付诸实践。

哈!这样既能一起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实地携手同行的安全感,原来就是从不分年龄和辈分围坐在一起开学术沙龙起步的呀!

研究生一年级的时候,我有机会在老师们和师兄师姐的带领下学习,参与到校对《地理教学》的投稿稿件,参与编写《学科教学详解·初中地理》。

这两件在曾经的我看来遥不可及的大事,竟然都能够在一年级的时候就开始参与其中,一年多以后竟然可以在副主编老师的指导下,把自己的名字写在“责任编辑”这一栏,感觉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时刻啦~

图1 2015年第4期是我做“责任编辑”哈

虽然自己没有写几篇文章,但是做编辑助理的过程中得以大量阅读投来的稿件和其中被引用的相关文献。

所以虽然受到自己的水平限制,但是阅读期刊文章并且做记录的习惯据此养成,而且也由此更加知道分类整理与命名文档时该注意的事项。

有许多事情需要你去做的时候,自然就需要你能够充分运用办公软件和行事历去合理、高效地安排时间。

因为止步于想的话,再大的理想也会容易闭门造车的窠臼之中。

无论是大量阅读稿件还是同类型其他期刊的文章,以及追踪国际上相关期刊的新文章时,你才会发现因为自己出于编辑的自觉——为了保证你看到的投稿文章不是抄袭或拼贴而来的——大量阅读使得你不知不觉地就能游到了前面。

因为去做了,才能真正知道痛点在哪里,目前的困境该如何突破,虽然下笔会更谨慎,但是思维却能够更加缜密。

大量阅读期刊文章以及追踪学术热点与走向这件事看上去有些功利,但却是一个像我这样没什么学术基础的人快速成长为能够看到“大局”的起点。

而参与编写《学科教学详解·初中地理》的过程则更为漫长,这件事可以说是伴随着我们的研究生课程一起成长。我们所学的课程与由此产生的想法,也都记录在其中。虽然我们只起到了很细小的一股作用,但正是因为需要我们在一个很多人的团队中合作,并且让行文风格有个人特色的同时又有一致性。

图2 我参编的第一本教辅

所以除了学术沙龙之外,关于编书的讨论会与研究会议,我应该是记不得到底开了多少次。可我印象超深刻的就是周师兄提醒我们:

但凡引用,必须规范地标明出处。

或许有很多人都认为“天下文章一大抄”,既然谁也搞不清源头的话,那么不用写的那么清晰也是无所谓。但做学术就不该这样,如果可以追本溯源找到最早的页面,这种刨根究底的考据本身就是对于研究者“精准检索”能力的肯定,也是对最早提出某种观点或看法的人的尊重。

所以回想起来的时候,特别感谢师兄耐心与我们解释“参考文献的重要性”,当然除了参考文献之外。这种涉及许多人的大事儿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但却特别会影响最后效果的事情:

格式

无论是做编辑时我们修订《地理教学》投稿格式须知,还是在编书时确定章节目的文字排版与图片标注格式,这些看似细小的内容如果没有在一开始就花时间确定好,会对后期的工作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高谈阔论天马行空的时候的确可以脑洞大开地信马由缰,可如果落到实处,你想要与对方精准沟通,就一定要有准确的规则存在。

正是在编书校对稿件的过程中,我们提前确定了格式与规范,我才逐渐明确,很多事情不是想想要做就分头行事的,而是要把大家共同该用的标识、符号明确,这样多次的相互校对过程中才能快速查验,这样汇总不同人写的不同章节后才能够有整体的精致面貌。

嗯,有了统一的格式,才像个样嘛!

进入了华师大,开始参与校对、编辑,我才意识到原来做学术是为了与同行分享研究成果与进展,为了让更多人看到地理教育教学,那么设置一些“格式”,文字大小也好,参考参考文献也好,就是为了便利更多人能够用“同一种”方式来高效精准交流。

前期花了功夫让大家达成了理念和形式上的一致之后,在真正开始操作的时候,才能够像非洲谚语“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一群人像一个人那么协调。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做编辑与写书稿时难免有些幼稚与偏执,但庆幸的是遇到了一群切实愿意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互相推诿责任的同道中人与高瞻远瞩的老师们。

这些“额外的实践”让我在学术之门刚起步的时候,就意识到了只靠想是不够的,只靠自己想更是狭隘的,有了想法之后与信任的师长交流碰撞才是研究精进的魔法。因为这种魔法不仅带来的是思想的激荡,同时师长还会推荐给你自己曾看到的书籍、期刊,顺藤摸瓜地,你就会"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要我描述这种感觉似乎有点难,就好像阿里巴巴发现了宝藏一样吧,不过这一次,你发现的宝藏没有必要藏起来私享,反而是可以像“点灯”一样照亮更多原本黑暗的地方。

哈,想起来了,那天和老师吃第一顿饭的时候,老师说的最后一句就是:

做研究需要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这也就是我这三年学到的唯一一件也最重要的事。

因为有些偏执的理想主义者戴上对现实有清晰认识的眼镜,那么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困得住我呢?

英语不好,可以学呀~

软件不会用,可以问呀~

不擅做图,可以与人合作呀~

拎不清主线,学术沙龙讨论起来~


——感谢苹果用户的投喂——

(0)

相关推荐

  • 王燕飞:给师兄的信

    尊敬的解师兄: 你好! 好久不见,别来--无恙否! 这封信应该早点写,当师姐告诉我之后,就想着要给您写信,不过因为听说您当时无法看信,就有点犹豫了,然后忙于其他事,就耽搁了.现在想来那时还是应该写啊, ...

  • 李奎:忆恩师孙逊先生

    老师,您的脚步好匆忙,离开了我们,离开了这个世界! 中午课后回家,看到了潘建国老师朋友圈的信息,您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泪水顿时止不住的流了下来.我再也看不到您了,我再也听不到您的批评指导了!阴阳两隔两分 ...

  • 那些本科阶段就发sci的人是怎么做到的呢?

    SCI论文,是指被SCI,即科学引文索引所收录的SCI期刊上刊登的学术期刊论文.SCI对全球的自然科学刊物进行考察,凡影响因子大于某一临界值的刊物,则可以进入SCI系统.本科阶段发表sci论文,既可以 ...

  • 做一个温暖而强大的经方人

    作者:第10期经方传承班师姐   蔡佳琳 在这个难忘的2020年的11月最后一天,我结束了为期4天的经方之旅,坐上了返回学校的动车,回到了熟悉的校园... 回想起立冬那天,在图书馆自习时得知自己和小黄 ...

  • 读博士吗?这里有一份经验分享(干货)

    先小骄傲一下, 华东地区985名校申请考核制博士经验 引子 时间真是最令人敬畏的法则,它可以凋敝一切生机,也能打开新的坦途.回顾过去的求学之路,从本科双非到硕士211再到博士985,不觉已近十年. 尽 ...

  • “肝病之父”宋振华,总结养肝经验:做好2件事,肝脏自通透

    要说在肝病研究领域谁最有话语权,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往往是宋振华院士. 如今已经87岁高龄的宋老,在肝病研究方面已经潜心钻研了58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宋老不仅治愈了无数的肝病患者,更是积累了丰富的养肝经 ...

  • 民间故事:书生在图画里待了三年,想通了一件事,出来后做了高官

    宋仁宗时期,有一个名叫米羡仙的书生,生性闲散,不追求功名,却喜欢游山玩水.他的思想与众不同,认为人活在世上,一生忙忙碌碌,为生存而活,没有什么意义.因此,他非常羡慕神仙生活,不用为世事操心,躲在功名利 ...

  • 聂成华||《小窗幽记》:常思四件事,人生无难事

    明代陈继儒纂辑的<小窗幽记>,作为明代清言小品集的代表作之一,书中内含感情.个性.处世.境界等话题,涉及人如何塑造自身.增加涵养.立身处世,以及世情.历史等方面的主题,内容丰富,思想深邃, ...

  • 高中三年,坚持做这4件事,多半会成功“逆袭”,值得借鉴

    高中三年,是学生时代很重要的阶段,把握得好,命运或有大的改变,把握不住,未来发展将充满曲折荆棘.正因为高中如此重要,所以不仅学生个人,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都非常重视. 那么,作为高中生,该如何把握高中三年 ...

  • 咨询华师大谢师兄问题录

    一.我在网上看到有人说华师研试复试时间很晚,如果调档可能没有换学校面试的机会了,是这样吗? 二.考华师,如果是考学科教学(语文) 难吗? 三.你的资料可以送给我或者买给我用吗?或者你有没有推荐的资料? ...

  • 华策三年要100亿票房?靠着路阳古天乐的大IP太难了

    最近,华策影业时隔五年后再次举办片单发布会,宣布开启"小说家"宇宙,公布了<翻译官><寻秦记><名侦探柯南:绯色的子弹><银魂:最终篇&g ...

  • 华师大教授对金一南《苦难辉煌》,真实性提出质疑,狠批不懂历史

    作为描写中国近代历史的'纪实文学'的作品-<苦难辉煌>为何被大学教授'批斗'?这样一部被改编成央视纪录片.备受推崇的作品,还是让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杨奎松发出'怎么会有人这样写历史'的犀利评论 ...

  • 五大学科奥赛高中金牌排行榜:华师大一附中第一,人大附中第二,衡水中学第五

    全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五大学科奥赛金牌排行榜中,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最多,达到24枚.虽然华师大一附中五大学科没有一科金牌最多,但是胜在均匀.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创办于1950年9月,是 ...

  • 视频笔记|《文学的意境的特征》 (华师大二附中 成龙)

    空中课堂的新学法,通过视频AI笔记"十行笔记"转写的课堂实录,帮助小伙伴们高效学习.郑重声明:所有资源来自网络,仅供学习参考. 上海教育 同学们大家好,毕竟是中国美学理论中的一个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