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怪”病流行,“神医”们滥用各种“神药”,黄颡暴亡更频繁养殖户损失惨烈,怎么办?

----- 广告 -----

养殖黄颡鱼暴发性死亡原因初步分析及防控措施简要评述
  • 文/ 华中农业大学陈昌福、武汉科研时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周鑫军、浙江省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 油九菊 夏枫峰

摘要:本文从水产养殖业中的3块“硬骨头”——鱼种、饲料与病害的角度,初步分析了近年来养殖黄颡鱼出现暴发性死亡的原因;从防控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的3条途径——生态、免疫和药物等3个方面,简要地评述了养殖黄颡鱼疾病防控中的现实状况。最后提出了关于防控养殖黄颡鱼暴发性死亡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黄颡鱼,暴发性死亡,原因分析,防控措施

近几年,在我国不少地区人工养殖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出现大面积疾病流行,暴发性死亡现象频繁出现,给不少的黄颡鱼养殖业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人工养殖黄颡鱼规模比较大的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浙江以及四川等地区,在黄颡鱼养殖过程中,呈现不同症状(图1~6)的各种疾病导致黄颡鱼的暴发性死亡(图7),已经成为了不少黄颡鱼养殖业者最为头痛的问题。

图1示患病黄颡鱼体表出现溃疡的状况

图2示患病黄颡鱼出现烂鳃的状况

图3示患病黄颡鱼出现“裂头病”的状况

图4示患病黄颡鱼出现“腹水病”的状况

图5示患病黄颡鱼出现“出血、溃疡”的状况

图6示患病黄颡鱼体表溃疡处有水霉菌丝寄生的状况

图7示患病黄颡鱼暴发性死亡的状况

根据我们对患病黄颡鱼养殖地区的实地考察,查阅黄颡鱼暴发性死亡的相关报道等,对近年来导致养殖黄颡鱼暴发性死亡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后,提出了相关防控措施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旨在帮助黄颡鱼养殖业者明白在养殖黄颡鱼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最终能获得更多的养殖黄颡鱼成功的喜悦。

1

关于养殖黄颡鱼暴发性死亡的原因

人们如果想要顺利地发展水产养殖业,就需要解决好水产养殖业者需要解决的所谓3块“硬骨头”问题:即鱼种、饵料和病害问题。本文对黄颡鱼暴发性死亡原因的分析,试从我国水产养殖业中这3块“硬骨头”的现状说起。

1.1养殖黄颡鱼的种质问题

在我国,关于黄颡鱼育种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如利用鱼类性逆转技术获得XY生理雌鱼,然后通过XY生理雌鱼雌核发育产生了YY超雄鱼,并且通过与XX雌鱼测交得到了全雄子代的所谓“全雄黄颡鱼,all-male pelteobagurs fuluidraco”,人们认为雄性黄颡鱼较雌性具有在生长速度更快的优势等。但是,养殖黄颡鱼这类优良品种在黄颡鱼养殖业中占有的比例是很小的,我国各地大多数养殖黄颡鱼的苗种,均来自某些地方的黄颡鱼养殖业者利用自己池塘中养殖的黄颡鱼,繁殖鱼苗后销售的养殖用黄颡鱼苗。因此,在黄颡鱼养殖现场,大量的养殖黄颡鱼鱼苗是难免存在“近亲繁殖”等问题的。因此,在我国养殖黄颡鱼种质方面,还是存在着比较严重问题的,我们认为出现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黄颡鱼的优良品种,尚不能满足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中的黄颡鱼养殖业需求。

因为养殖黄颡鱼种质存在问题,也自然就为养殖黄颡鱼产业健康发展埋下了黄颡鱼机体免疫力低下、抗病力不强、各种疾病多发的大量隐患。

1.2养殖黄颡鱼的饵料问题

生活在自然水域中的黄颡鱼,是以浮游生物和小鱼小虾为食的,也就是说黄颡鱼所喜好的食物是要以荤为主的。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有试验贯彻结果证明,供试黄颡鱼即使在被迫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的试验环境中,也是偏向摄取腥味较浓、鲜美的饵料。总而言之,黄颡鱼喜好的是动物性饵料,即使是人工配合饲料,黄颡鱼也是喜好的含有动物性蛋白比较高的饵料。

在大面积养殖黄颡鱼的过程中,养殖业者只能采用人工配合饲料饲养黄颡鱼。人工配合饲料中的营养物质状况与水平,能否满足养殖黄颡鱼的生理需求,不仅直接关系到养殖黄颡鱼的生长速度,而且也间接地决定着养殖黄颡鱼的免疫防御水平和抗病能力。

有一位日本鱼类营养专家在其专著的前言中,明确地写到“餌は万病の本(饵料乃万病之源)”,中国人也有“百病从口入”的说法。现在黄颡鱼养殖中基本上都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的,我国水产用饲料的产量也早已雄踞世界第一位了。我国水产用饲料生产企业无论制售的是用于饲养何种水产养殖动物的饲料,无不在其包装袋上写有“全价配合饲料”的标签。而黄颡鱼饲料标签上的这句“口号”,则是在鱼类营养学专家也还没有完全弄清楚黄颡鱼的营养需求前提下标上去的啊!

当养殖黄颡鱼长期被迫食用某种缺乏某些营养(即使是某种微量元素)的人工配合饲料后,其机体的免疫防御机能必然会逐渐降低,对养殖水体中常在的各种病原生物的防御能力也就会逐渐降低以至消失。当养殖黄颡鱼由于免疫机能降低而导致对环境中常在的病原生物的感受性增加后,由于养殖水体中常在的一些致病生物,大量而随机地进入已经失去免疫防疫能力的养殖黄颡鱼体内,从而导致养殖黄颡鱼出现暴发性死亡的现象,对于黄颡鱼养殖业者而言,也就没有理由感到吃惊了吧。

1.3养殖黄颡鱼的病害问题

研究人员已经发现,养殖黄颡鱼存在由多种致病生物导致的各种疾病,对于养殖黄颡鱼的各种疾病,也找到了一些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由于事实上作为防控养殖黄颡鱼各种疾病主体的,黄颡鱼养殖业者中的绝大对数人员在对于养殖黄颡鱼疾病的有效治疗方面,尚存在如下3个方面的困难,导致对患病养殖黄颡鱼的治疗效果一直比较差。

首先,黄颡鱼养殖业者存在难以正确地诊断养殖黄颡鱼疾病的困难。这是因为养殖黄颡鱼疾病的种类实在是太多,且多种疾病的外观病症均大同小异,黄颡鱼养殖业者因为没有必要的鱼类疾病相关诊断知识,也缺乏相关的诊断条件与设备。因此,他们存在难以做到准确地诊断养殖黄颡鱼各种疾病的困难。

其次,黄颡鱼养殖业者存在难以正确地选择适宜水产用兽药的困难。水产用兽药的种类很多,黄颡鱼养殖业者因为没有必要的水产用药理学相关知识,又缺乏相关的检测水产用兽药质量与药效的条件与设备。因此,他们存在难以做到针对养殖黄颡鱼所患疾病,选择到适宜的水产用兽药的困难。

其三,黄颡鱼养殖业者存在做到精准使用水产用兽药的困难。这是因为引起养殖黄颡鱼疾病的各种致病生物,在经受黄颡鱼养殖业者采用各种水产用兽药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能被药物抑制或者杀灭的只是那些对所选用药物尚存在敏感性的致病生物,而对所使用药物已经产生某种程度耐药性的致病生物就自然地被选择性地留下来了。这些对某些药物已经产生了耐药性的致病生物,还能将其体内的抗药性因子(R+)传递给周边的同种或者不同种类的致病生物,最后的结果就是这个养殖环境中的致病生物对水产用兽药的耐药性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与增强着。

人们在采用某种药物治疗养殖黄颡鱼疾病时,必须要明白该药物与靶向生物之间的“量效关系,dose-effect relationship”后,并且只有做到精准用药,才有可能获得良好药物治疗疾病的效果。黄颡鱼养殖业者因为缺乏关于致病物药敏试验的相关知识,也缺乏对致病生物药物敏感性检测的相关的条件与设备。因此,他们存在难以做到对水产用兽药精准用药的困难。

如果养殖黄颡鱼发生某种疾病后,养殖业者既不能做到对所患疾病的正确诊断,也不能找到“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适宜水产用兽药,更不能获得病原生物对药物敏感性状况的监测数据,如何能做到正确、科学而有效地筛选到某种适宜的水产用兽药,并且通过精准地使用某种水产用兽药,去解决养殖黄颡鱼的病害问题呢?

毋庸讳言,在我国绝大多数黄颡鱼养殖现场,正是由于黄颡鱼养殖业者在其疾病防控方面,存在上述难以解决的三大困难,而将养殖黄颡鱼各种疾病的正确、科学而有效地治疗的希望,寄托在以销售水产用兽药为终极目标的“无所不知”的大量“神医”们的身上,并且总是希望依靠这些“神医”们手中的“无病不治”的各种水产用“神药”,达到防控养殖黄颡鱼的暴发性死亡的目的。毫无疑问,这类“神医”最终一定是会让黄颡鱼养殖业者大失所望的,原本也是可以预知到的唯一结果。

2

关于养殖黄颡鱼疾病的防控措施与存在问题

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种类很多,除由各种致病生物引起的疾病之外,还有大量的非生物性因子引起的各种疾病。虽然人们为了防控水产养殖动物的生物与非生物性疾病,已经研究出大量有效的防控措施、技术与方法。但是,所有的防控措施、技术与方法,也都是在利用如下三条途径:即生态、免疫与药物。

这里仅简要地介绍人们在利用生态、免疫与药物途径,防控水产养殖动物疾病过程中,尚存在的部分问题,期待通过广大的水产养殖业者的共同努力,达到不断改进水产动物疾病防控措施、提高防控效率的目的。

2.1生态防控鱼类疾病存在的问题

在水产养殖业中运用生态学理论防控养殖鱼类疾病的现状是:理论虽然很丰富、现实状况依然多骨感。由于遵循生态学原理实施水产养殖后,养殖业者难于获得应有的经济效益,所以,现状是政府在提倡生态养殖、专家们也在呼吁生态养殖,而广大的水产养殖业者就是难以实现生态养殖。

在我国的水产养殖过程中,养殖业者难以利用生态学原理实施生态养殖的制约因素有很多,譬如,实施生态养殖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要实现其养成水产品在消费市场上能优质优价。但是,我国的现实状况是,当各种养殖鱼类进入消费市场成为水产消费品时,绝大多数水产品消费者,因为没有判断水产品品质优劣的条件与能力,而是只能以水产品的标示价格决定其取舍。因此,水产养殖业者即使采用了生态学养殖技术,也收获到了质量上乘的水产品,最终也难以在销售市场上获得优质优价的结果。

另一方面,水产养殖业毕竟是一个需要获得经济回报的产业。当发展水产养殖业的生产资料(池塘租金、水产用投入品、从业者报酬)价格均在大幅度地不断上涨的现实情形下,养殖业者要获得更好的水产养殖经济效益,他们就会被迫采取增加单位面积的放养密度、降低水产养殖用投入品及其管理费用等措施。于是,较长时期以来,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水产养殖,事实上已经成为了一句动听的空话。而水产养殖业者在难以满足、甚至在违背黄颡鱼生态习性的养殖条件下,利用根本不能满足养殖黄颡鱼生理需求的人工配合饲料全程投喂,导致养殖黄颡鱼对环境中各种致病生物的免疫防疫机能下降,甚至其免疫防御系统彻底崩溃,最终导致养殖黄颡鱼的暴发性地死亡,对于黄颡鱼的养殖业者也应该是不难理解的问题了。

2.2免疫防控鱼类疾病存在的问题

在水产养殖业中运用免疫学理论防控养殖鱼类疾病的现状是:鱼类免疫学理论虽然很丰富,我国至今也已经有了8种所谓的“国标鱼用疫苗”。但是,现实的鱼类免疫防疫状况则很骨感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些所谓“国标鱼用疫苗”的实际应用效果欠佳(其原因我们曾经在多篇文章中介绍过,此处不再赘述)。限于我国鱼用疫苗的研究与管理部门正在实施的管理措施现状,我国的水产养殖业者至少在短时期内,依靠鱼用疫苗防控水产养殖动物某种传染性疾病的愿望,可能是难以实现的了。

国内外有关研究人员,多年前就开始采用某些免疫调节剂(immunomodulator),通过调节养殖动物的免疫防御机能,获得预防水产养殖动物疾病发生结果,已经被证明是完全可行的。

即使处于分类等级比较低的水产养殖甲壳类动物(如虾类和蟹类),也是存在完美的免疫系统的,而且这些养殖动物也拥有比较强大的非特性免疫防御系统。因此,利用适宜的免疫调节剂,通过调节养殖黄颡鱼的免疫系统,预防其各种疾病的发生、避免出现暴发性死亡,也是免疫防控养殖黄颡鱼疾病的重要途径。

当然,对任何动物机体进行免疫调节都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养殖业者对养殖黄颡鱼既不能创造比较好的水产养殖环境,也不能为其提供品质优良、营养物质全面的人工配合饲料,而只是单纯地依靠在黄颡鱼饲料中添加某种免疫调节剂的话,也是难以对养殖黄颡鱼的各种疾病取得良好的免疫防御效果的。

2.3药物防控鱼类疾病存在的问题

在水产养殖业中运用水产用兽药防控养殖鱼类疾病的现状是:虽然我国关于鱼类药理学研究的论文有很多,但是,能用于指导水产用兽药科学使用的文章则很有限;水产用兽药的种类虽然有很多,而能有效地治疗养殖黄颡鱼疾病的药物则很有限。尤其是在水产用兽药的使用方面,水产养殖业者一直就是在被忽悠。

“科学用药”、“减量用药”和“精准用药”的口号,政府相关管理部门一直在喊,专家们也一直在努力,然而,水生动物执业兽医则一直无法真正能做到。原因其实也很简单,我国的水产用兽药没有科学用药的基础或者说是从产品研发、生产以及使用方面,其科学依据是很有限的,长期以来水产用兽药的“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问题,并没有获得真正地解决。

3

几点建议

根据上述水产养殖中的3块“硬骨头”内容以及养殖黄颡鱼病害防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注意黄颡鱼苗种的品质

我国的农民大多都知道“种好一半谷”的道理。选择优质黄颡鱼苗种进行其成鱼养殖,是黄颡鱼养殖业者应该注意的首要问题。在引进黄颡鱼苗种时,还要注意对其进行严格地检疫,避免将鱼苗场的病原生物带到自己的黄颡鱼养殖场。

3.2注意选择优质饲料并科学投喂

通过访问具有成功养殖黄颡鱼经验的同行,将市售黄颡鱼人工配合饲料送到质量检测机构,检测其质量等方法和途径,选择优质黄颡鱼饲料喂养黄颡鱼,不应该在选用养殖黄颡鱼饲料时,只是将饲料价格作为唯一的选择依据。

当选择到了优质饲料,还要坚持科学地投喂方法。要注意根据养殖水体温度以及鱼体规格的变化等,及时地调整饲料的投喂量。在养殖黄颡鱼越冬期间,也能坚持投喂适量的饲料,实践结果已经证明,越冬期间坚持投喂适量饲料,对于养殖黄颡鱼的顺利越冬,以及维持越冬后的机体抗病力,都是很有意义的。

3.3注意正确诊断疾病并精准用药

只有对养殖黄颡鱼疾病能做出正确地诊断,才能做到对养殖黄颡鱼疾病的科学、有效治疗。当养殖黄颡鱼发生疾病后,要注意不要盲目地听信以销售水产用投入品为目的的“神仙”们的忽悠,滥用各种水产用兽药只能导致养殖黄颡鱼的疾病难以控制,而是要尽量找到具有科学诊断水平与条件的技术部门或专业人员,协助完成对养殖黄颡鱼疾病的诊断、适宜水产用兽药的筛选,并且根据病原生物对药物的感受性,确定用药剂量后,做到能精准地使用水产用兽药。

只有做好了这些工作,养殖黄颡鱼的各种疾病才能是是可防可治的。

聚焦 | 回顾

转载声明
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