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作家专访‖石晴:重拾文学梦,只要努力,一切梦想都为时不晚
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专访‖石晴:重拾文学梦,只要努力,一切梦想都为时不晚
屋外雪下大了,天地间飘满了绒毛般轻柔洁白的雪花,这个冬天我在遥远的异国他乡,此时我坐在写字桌前,望出去,天地间一片白色苍茫。 打开电脑,思绪像雪片般在脑海中飞舞。 短短一年里,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19年一月,我从上海来到加拿大探亲,原本打算在此停留一两个月就回国的,没想到一场百年不遇的疫情改变了所有的计划。原先国内的业务因为疫情终止了,正好在此陪陪家人,也不用着急回去了,就这样留了下来,等着这场疫情结束。
突然间闲下来,不知道做什么好了,每日只是吃喝,上网,看书,毫无目的地在空旷的大街上瞎逛,以往正常的生活戛然而止,每天日复一日地困在城中,难免感觉无聊和茫然。 大学我读的是英美文学专业,也曾经有过当作家,翻译家的理想,然而,几十年来在商海里浮浮沉沉,心绪浮躁,难得静下心来写点东西,而且因为长久不写,文字变得生疏了,每次都对自己写的东西很不满意。 也许现在正是静下心来,好好重拾梦想的时候了。
我出生在文革时期的上海,等我开始记事的时候,文革已经接近尾声了,那个年代和现在虽然只隔了四十年时间,但这四十年正是中国经历巨大变革的时代,旧的时代结束了,新的时代轰轰烈烈地展开,演变,直到今天,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身处时代大洪流中的我们这一代人也亲眼见证和经历了这些光辉的时代变迁。
不同于现在这个网络的时代,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既没有网络,电视也很少,那时最吸引我的去处是图书馆,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好像文艺复兴的年代,改革开放的浪潮也带来了各种思潮,百废待兴,文学像是雨后春笋一般蓬勃发展。
我的业余时间很多花在了阅读图书馆借来的各种图书上,那时母亲的单位就在我的中学附近,中午去母亲单位吃完午饭,我就跑到单位的图书室里看书,放了学,我会经常去附近的图书馆借书,或者找个安静的地方看书,那时候我们不像现在的学生有那么繁重的学业,直到父母快回家了才赶紧跑回家开始做作业。 做完作业有时候已经晚上很晚了,为了不被父母发现我熬夜看闲书,我常常躲在自己卧室的被窝里,看书直到凌晨。
那时候看的书很杂,小说,散文,杂文,回忆录,诗歌只要是觉得内容吸引人的,都会看,我从小学二年级开始读长篇小说,中学期间是看世界名著最多的时候。 还记得高一的那年去外地的舅舅家过暑假,我把他家里收藏的鲁迅全集都读完了,读高二时候,学校图书馆里有一本《浮士德》,我是唯一的一位借阅者。 那时候看书多少有些囫囵吞枣,年纪太小很多名著其实并没有真正理解,但是对文学的喜爱,对书中的故事所要表达出的内涵和真理有种莫名地被深深吸引的感觉。
年少时看书,很多时候是被书中的故事吸引,和书中人物同欢笑共痛苦,随着年龄的增长,看了更多的书后,渐渐地明白了每本好的书籍是让我在有限的生命中,尽可能多地去体会不同的人生,从不同书里去领悟人生的真谛和生活的哲学,就是是人们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吧。
报考大学时父母原本希望我能去读商学院的,但我的考分高出了商学院一大截,进了我喜欢的华东师大英美文学系。在大学里读书的那几年里,我虽在外语系,有空的时候却常跑到中文系去旁听。 那时候中文系会时不时地邀请一些国内外著名的作家来学校作演讲,每当这种时候,我们就会提前好几个小时去大教室里抢占位子,有时候抢不到位子,就站着听上几个小时。 那时给我们上过课的中文系的不少青年教师,现在都早已成了国内外著名的作家和文学评论家了。
四年的大学生活很快就过去了。 九十年代,正是外资企业和国际大公司大举进入中国的时候,对外语人才的需求达到了高峰。说得好听些,为了投身于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的大潮流,大学毕业后没多久,我就从学校的英语教师职位辞职,去应聘了一家美国公司,此后的二十年里,虽然换了好几家欧美公司,但都一直在外贸行业里任职,忙于处理各种订单业务,出差,出国,跑了不少地方和国家,经历了不少商界中的起起伏伏,而文学的梦想则被生活的现实抛到了脑后。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身处中国这四十多年来的巨变之中是幸运的,也是充满了挑战和曲折的,有多少发迹,多少沉沦,都不计其数。 不同于我们的父母辈,我们没有经历过他们那些不幸和灾难,我们的这个时代是充满了希望和梦想的,亲身经历,耳闻目睹后的那些故事在我的脑海中渐渐沉淀下来,它们安静地躺在记忆的深处,也许在等待着某一天我能把它们记录下来。
在国外一晃已经一年过去了,回程依然遥遥无期。 在这些无聊的全城封锁的日子里,我就这样重新开始了写作,把几年前写的一个中篇小说又改写了一遍,在网络上陆续发表了三万多字的文章。 每天抽出一些时间看书、写作,生活不再感觉无聊,写作帮助我回忆,审视和反省这些年来的生活和走过的路程,同时也给我很多感悟。
读书、写作现在已经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虽然在写作的路上我还只是刚开了个头,虽然有时候也会觉得写作是件很辛苦的事,而且短时间内也看不到什么回报,但是它带来的充实和满足感,它对人的思想和认识的提高,我相信会一直伴随着我。
我曾经准备去读商学院,但最后读的却是文学,我曾想过当作家和翻译,却在商海里沉浮了二十多年,经历过多年的跌宕起伏,如今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又重拾起我的文学梦,也许一切都是冥冥之中的安排。
生活和理想大概就是这样,一切不会像你想得那样,但一切又都似乎和你想的有关,只要为之努力,不轻言放弃,一切梦想都为时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