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读了那么多书,可还是原地踏步

今天在单位,吃完中午饭,无意中和坤哥聊到来成长,他说自己2020年读来20多本书,可是回过头来,感觉自己没有什么进步,他问我读不读书,读来好多本书,因为他是领导,我一时竟无言以对。

难道我说读来200本,感觉成长很快,为了让他睡个好觉,我沉默来下,说,我也读读不断多,就把话题转移开。

什么是知识

我们明明看来很多书,学了很多年知识,可什么是知识,似乎一下子说不清楚。比如:26个英文字母的写法是知识吗?朋友圈里转发的文章是知识吗?

这些内容是不是知识,答案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有一点我们可以达成共识:它们都是信息。

为了搞清楚什么是知识,我们还是先来看看什么是认知漏斗。

认知漏斗

漏斗的最上层是数据

数据代表各种事件和现象,比如你今天出门看见下雨了,这就是一个数据。数据本身没有组织和结构,也没有意义。数据只能告诉你发生了什么,并不能让你理解为什么会发生。

数据的下一层是信息

信息是已经结构化之后的数据。你看见下雨只是数据,但你听见天气预报,每天记录,成都市在2020年12月份这一个月总共下了多少雨,这就不是简单的数据了,而是信息。信息是很有用的,可以用来做分析和解读。

信息再往下一层是知识

知识能把信息组织起来,告诉我们事件之间的逻辑联系。有云导致下雨,因为下雨所以天气变得凉快,这都是知识。成语典故和思维套路都是知识。而我更加赞同的是,成甲对于知识的定义:只有能够改变行动的信息才是知识。

认知漏斗的最下一层是智慧

智慧是识别和选择相关知识的能力,我们可以把他叫做知识体系,我在财富阅读营带领同学们正在做的,就是建立一个一个的知识体系。

为什么你会原地踏步

按照认知漏斗,我们可以很轻易的发现,我们日常接触的朋友圈的内容,是被别人组织的数据,我们现在应该能达成共识,那只不过是信息而已。

回到我们看书的这个主题上来,你定了一个计划,每天读20页书,然后,一个月看完一本书,你可能得到的是很多很多的数据或者信息,我们大脑对这么多的信息,自然是排斥的,所以,你也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就会找上你,让你一点点的忘记,所以,看了书以后,记不住,就很容易解释来。

现在,有的小伙伴说,我明明也画来思维导图,可是,还是会忘记,原因我想你也知道来,只不过是另一种组织数据的方式,还是信息。

而,很多小伙伴的阅读,就停留在数据到信息,所以认知层次肯定上不去。

如何才能真正内化知识

如果你看了一篇文章之后点头称是,然后生活照旧,那么这篇文章和其他你所有看过的类似文章一样,都只是一个信息。只有你看完一篇文章、了解一个观点之后,受到启发,改进了思考问题的方式或者做事的方法,这个信息才是知识。

定义清楚以后,你有没有内化知识,衡量你的阅读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是:阅读之后,你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是否得到了改变。如果你阅读之后和阅读之前,思考和行动都一样,那么显然这样的阅读是无效的。“知乎”上的文章,如果你不去阅读,它就只是一些数据;而当你阅读了内容之后,它就成了信息;但只有你知道了如何改变你的行动,信息才变成了你的知识。

所以,我们的阅读还在继续往下走,形成知识,比如,现在和大家一起阅读的李笑来的《让时间慢慢陪你变富》一书中,给出来一个重要的概念,那就是定投,他是这样定义的:投资者长期定期定额地持续投入某个投资标的。

这是一个数据,我们继续往下拆解,长期是多久?定期是多久一次?定额是每次投入多少钱?标的又怎么选择?当你一点一点的打通以后,你就明白来,到底什么是定投。

再往下一步,就应该是,知道这个知识,对我有什么用,你至少可以解释,每个人工作中的五险一金,其实就是一种定投;你买房,为什么要还那么多的利息,也是一种定投;甚至,你发现,最近回家爱人对我有些冷漠,你是不是应该反思,是不是这段时间,没有定投时间在她身上,当你意识到这一点,然后开始定投时间,改变现在的关系,我觉得你已经内化成了知识。

内化知识就是找到一个应用的场景,把信息真正的转化成自己的行动,变成知识,当你不断的去运用这个知识,找到新知识与以前旧知识之间的链接,当它们链接在一起的时候,这个知识就是你的了。如何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以及如何建立知识体系,在后面的文章详细剖析。

从数据到信息、信息到知识、知识再到智慧,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认知升级。如果一个人浑浑噩噩地混日子,只体验而不知道总结,他得到的就只有数据。有人偶尔看看新闻,知道现在发生的事情都是什么意思,他就获得了信息。有人能从经验中总结一些规律,还从书本上学到一些说法,他就拥有了知识。

从数据到智慧,你会发现越往下就越主观。信息已经是个性化的总结。知识中的因果关系已经是主观的判断。而智慧,更可以说是一种艺术。希望,你都能掌握这种艺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