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势不两立到携手合作,IBM与苹果联合要做什么?

80年代,IBM和Apple激烈争夺个人电脑市场,双方在企业及消费市场互有输赢。2014年7月,因应云端时代来临,IBM与Apple共同发表IBM MobileFirst for iOS,提供企业客户专为iOS开发的行动方案。令人好奇的是:原先势不两立的对手为何展开合作?合作又将带来双赢或是两败俱伤?

1. IBM与Apple携手合作的契机

2004年,IBM将个人电脑业务出售给联想,开始朝企业资讯服务顾问转型。

科技一日千里,世界链接也愈加紧密,但IBM始终缺乏接触终端消费者的管道。如何为自身强大的技术能力及丰富的企业经验找到施力点,在消费者心中重新擦亮蓝色巨人的招牌,是IBM不断思考的问题。

另一方面,Apple在消费市场面临移动端(如手机、电脑业务)成长逐渐放缓的隐忧,极致的配置规格不再是刺激销售的万灵丹。

为了持续成长,Apple需要在原有良好使用者体验的行动装置上进一步提高附加价值,集成更多元的应用情境来让消费者耳目一新。

於是,类似的挑战以及互补的市场让双方积极寻求合作的可能性。

经过短暂评估,IBM与Apple在2014年7月携手发布IBM MobileFirst for iOS,以IBM在企业领域深耕多年的数据分析及产业知识(domain know-how)作为基础,加上Apple在移动端领域对使用者界面的独到见解,为iOS平台打造满足企业客户各种需求的apps。

2015年12月,双方合作推出超过100款apps,客户横跨消费产品、车用电子、能源等14种产业、65个职业并持续拓展。

IBM与Apple能在云端世代为企业客户带来什么样的优势?以下让我们从实际案例观察双方联手带来的改变。

2. 实际案例-加拿大航空的Passenger+

想像身为一个旅客,在飞机上得知航程延误,转机时间又只有三小时,这时该怎么办?

(oddharmonic on Flickr)

传统情况下,你只能在飞机上干着急,祈祷飞机到站后能够分秒不差地接上地勤、再抓着行李寻找转机柜台办手续,万一赶不上,只好再度临柜咨询下班飞机或是过境旅馆。

如果你搭乘的是加拿大航空,情形就会有所不同。

有了IBM与Apple共同开发的Passenger+ app,一旦班机延误,空服员在机上就能以手边的iPad即时提供所有乘客相关的转机和交通住宿资讯,所有特殊需求在空中就能处理,大幅提升航空公司的服务效率和乘客满意度。

未来,旅客不知所措地站在川流不息的国际大型机场中的悲剧将不再发生。

Passenger+的能耐不只如此,目前第一阶段将旅客名单及个人特殊需求电子化,以静态的资料为主。接下来将导入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集成即时动态资讯呈现。最终结合行动支付,让机上消费体验更加方便完善。

听起来不错?看看IBM MobileFirst for iOS的开发过程。

3. 以使用者为中心的开发过程

以Passenger+的开发为例。IBM收到客户需求后,会到Apple总部进行为期三天的工作会议。第一天由IBM和Apple派出几位经理及设计师,和加拿大航空的管理者、资讯部门及空服员进行沟通,一起思考如何有效地将移动装置集成进日常的工作流程。

(Howard Jefferson on Flickr)

经过一天的脑力激荡,IBM工程师与Apple设计师开发出反映需求的产品原型,让机组成员实际操作并提供使用心得,立即回馈给设计师作为进一步修改的参考。

讨论、回馈、修正的循环进行三天后,app的核心功能也初步完成,接下来将被送到IBM位于世界各地的程序设计部门进行后续功能的完善。

Apple为了确保产品符合使用者真正的需求,坚持在最初开发阶段邀请实际面对客户的第一线人员加入。

然而这样的要求常常受到客户的反对。IBM副总Miller-Sylvia回忆:“很多客户的管理阶层以为自己非常清楚员工的工作内容,不必再纳入基层意见。但在会议中亲眼见识许多员工实际的日常工作流程后,纷纷改变原先的态度,承认基层意见的重要性。”

第一线人员往往能依据现场经验提出独特观点,对使用者界面提供操作上的意见给开发团队参考,这样设计出的产品才能真正满足实际需求。对客户而言,直觉简单的使用者界面除了提升员工的使用意愿,还能降低训练新进人员的成本。

为了确保界面简洁,Apple提供一套设计原则来规范IBM工程师的开发流程。举例来说,使用者开启特定功能所需的点击次数必须限制在两次以内、每个画面只能包含必要资讯等;所有apps也沿用iOS平台的设计元素,如Passenger+图示右上角跳出的红色圈圈数字,是用来提醒空服员乘客的特殊需求。

(图片来源:IBM)

除了使用者界面,软件架构也为了移动装置作出改进。传统上,IBM会集成包含电邮、项目、通讯、会议等不同功能成为单一大型软件,希望提供客户一站式解决方案。但Apple并不乐见这样的设计延续到这个App时代。

由于萤幕大小有限,太多非必要信息会造成使用者的认知负担。因此,Apple的设计原则倾向以一系列功能导向的apps取代单一复合式app,每个app只针对单一任务量身订做。如同Facebook拆解出Messenger的概念-化繁为简。

综合以上,想在这个时代抓住机会找到好的点子,三个重点值得注意:a. 找到真正的使用者,聆听他们的意见。b. 以简洁友善的使用者界面包装复杂的专业技术。c. 不贪求一站式解决、化整为零拆解出技术或服务的真正本质。

4. 共创双赢的合作模式

Apple主导使用者界面的设计;IBM除了负责app的核心功能,同时也是Apple的经销商,提供多种方案让企业客户直接购买或租用内建IBM MobileFirst app的iOS行动装置。

如此一来,IBM便能轻易地将强大的技术以平易近人的方式送到消费者的指尖。放眼未来,也能延伸企业在产品维护与服务的需求,提高软件服务带来的收益。

随着移动端的普及与风行,企业开始接受员工自携装置(BYOD, Bring-Your-Own-Device),链接公司资源完成工作。消费者有越来越多的场合需要在个人和工作用apps之间频繁切换。

Apple身为合作伙伴,以无可取代的使用者界面设计经验重新定义了企业app,让日常与工作使用的apps在视觉外观、操作界面都能维持一致体验,复杂、僵硬不再是企业软件的代名词。

根据英国市场研究机构Redshift Research调查,企业每年在员工资讯设备(包含设备、资安及服务)平均花费1840美元,其中硬件占了21%。

因此,需要下一波成长动力的Apple希望导入更多企业客户将有助於自家产品的销售。有了深获企业信任的IBM背书,Apple也许可以降低跨入企业领域的阻力,争取更多青睐。

合作成功了吗?从数字来看,2015年Apple公布来自企业客户的营收,较前年度成长达40%,贡献总营收的11%。

虽然有了不错的开始,IBM和Apple仍然审慎看待未来,他们并不期待所有企业一夕之间改采IBM MobileFirst for iOS行动方案,而是务实地看待双方的合作,有些效益需要更多的时间发酵。

5. 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

2016年7月,Microsoft与IBM展开合作,在现有Office系列软件的基础上,搭配Surface装置推出办公室行动App方案。相较於iOS平台在App Store上有限的选择,应用较为多元成熟的Windows平台似乎有著更大的吸引力。

此外,Apple最大对手Samsung也与开源方案巨头Red Hat组成策略联盟,进军企业领域,试图抢下这块Android阵营目前未成气候、极具发展潜力的市场。

后起追兵,Apple除了积极投资、建立与其他大厂如SAP、Cisco的伙伴关系之外,必须再进一步思考如何挖掘出更多IBM前瞻性的应用,结合自家多元的个人行动设备,尝试切入医疗、能源、自动驾驶等其他领域,带给消费者更多的附加价值。接下来,IBM和Apple会牵手走向未来还是再度分道扬镳?值得继续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