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雅|母亲的眼泪

静雅|母亲的眼泪

都说女人是水做的,感性而脆弱,但我的记忆中,母亲是一位美丽乐观性格坚强的女人,很少看到她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时候。

而母亲流泪的时候,一定是她心理的防线彻底崩溃,无法自控的时候。母亲某些流泪的瞬间,已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一辈子也挥之不去。

那年,外婆去世,在外地工厂打工的母亲接到电话,啜泣的母亲一再在电话里叮嘱:一定要等我回去,见到老母亲一面,再下葬。母亲这么叮嘱是有原因的,之前外婆生病,是慢性病,母亲从外地赶回来,在家照顾了一段时间,外婆的病不见起色,也没有恶化。想到几个儿女在学校里等着要生活费用,加之父亲的催促,母亲忍痛丢下外婆让同父异母的舅舅、舅妈一家照顾,坐车返程回工厂上班去了。

外婆只有母亲一个亲女儿,病中总是叨念着母亲,而母亲也很想照顾病中的外婆,无奈那时家中四个孩子上学,经济拮据,为了能在工厂多挣钱,让孩子们吃饱穿暖,安心读书,母亲在关键时候选择了去工厂上班。虽然走时一再叮嘱,外婆一旦病情恶化,立即电话她,她会快速请假赶回来,而85岁风烛残年的外婆没有等母亲,在一个寂静的夜晚安静地睡过去了。狠心的舅舅一家人,也许是对母亲的举动表示不满,竟然在外婆去世后不到三天,不等母亲回来就将外婆下葬了。

等母亲悲痛万分赶回来时,只有一坐新坟立在那里,母亲在坟前号啕大哭,那哭声凄凉悲惨,惊天动地、直上云霄,此时母亲唯有用哭声表达对外婆深深的愧疚、诉说思念的衷肠。

可怜的母亲为了给自己的儿女们创造好的生活环境,忍痛离开病中的外婆。在后来母亲常常说起外婆,总是喃喃自语:等有一天,我去那边看到了你外婆,一定要道歉,永远陪着她,再也不离开她了。

待我们兄妹四人都已家立业后,母亲渐渐地老了,两鬓的白发依稀可见,之前硬朗的身体走起路来已有点笨拙,行动也不灵便了。

前不久,在宁波工作的二哥打电话我,向我咨询胃息肉的治疗、愈后的相关情况。二哥一直有慢性胃病,最近胃里面长了息肉,医生建议他做手术切除息肉。周末去母亲那儿,我顺便将这一情况告诉了母亲,母亲当时怔了一下,然后拿起手机给二哥打电话:“二伢,你怎么了?哪里要做手术?还要做手术?平时吃东西总是不注意,吃饭饥一顿饱一顿的,过的什么日

子......呜、呜、呜、呜……”话还没有说完,母亲竟然在电话里像个孩子样哭了起来。我在一旁站着,看到母亲流泪,心里一下子很难受,后悔不告诉她。

自从父亲去世后,母亲一直一个人生活,也许是人老了,心里越是爱想着儿女们。二哥二嫂在宁波的生活过得还不错,但谈不上很富足,也许是为了节省些来回来费用,也许是因为工作忙,二哥二嫂近两年都没有回家看望母亲了,母亲很是失落。本来就一直挂念二哥,这一听说二哥又要做手术,母亲终于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后来母亲说,二哥在电话里安慰她:“您哭什么呀,我没事的,胃息肉摘除只是个很小的手术,手术时间也很短,没有什么大问题,不用担心我的,我很好。今年春节,我一定会回去看您的,陪您过春节,好吧,别哭了。”

放下电话,母亲擦干眼泪,平静了下来,这不,听到了儿子的声音,心就安了。

也许,作为一个母亲,最痛苦的事便是不能保护自己的孩子。在看到母亲为二哥流泪的一刹那,我读懂了一颗做母亲的心。

现如今,弟弟一家离母亲住的最近。母亲每天忙着接送弟弟的两个孩子上学放学,忙着为他们一家做可口的饭菜,总是想着四个儿女当中,就小儿子家的日子过得紧巴些,心里总是不太踏实。

每年春节,母亲总是掰着手指算着日期,离哥哥们回来的日子还有多久,家里腊肉腊鱼腊鸡腊鸭鱼面等等,只要是小时候我们兄妹爱吃的,母亲是一定不落下。2016年的春节,是我们一家人大团圆的日子。大哥为母亲购置了一套新居室,我们兄妹四人带着自己的家眷、孩子一起陪母亲过年。春节的日子,是母亲最快乐的日子,儿女们都回来了,母亲都会在厨房里忙上忙下,变着花样做出可口的菜肴,让我们品尝。每当我们迫不及待如饥似渴地吃完母亲做出来的饭菜,,母亲脸上舒展开了笑容,笑得那么满足,那么甜蜜。

正月初五,大哥一家、二哥一家分别又要离开母亲,去外地回单位上班了。母亲将准备好的腊肉腊鱼等各种吃货每人一份包装好,让他们带回去品尝,哥哥们很乐意接受这些吃货,他们说了,在外地,吃不倒这些原汁原味的家乡菜。

其实,私下里,哥哥们也和我了,这些吃货里,有母亲浓浓的爱,他们想一并带走。

临走那天,母亲、我、弟弟一起送大哥、二哥们出发,目送他们的车渐渐远去,母亲的眼角发红,眼眶湿润了,我知道,那是母亲幸福的眼泪。

啊,母亲眼泪的背后,是对亲人深切的呼唤,是对孩子们真切的关爱和长长的挂念。母亲的泪水让我读懂了母爱的深沉和伟大。

爱母亲,永永远远……

作者:静雅思听    黄梅县人民医院

曹锦军围炉微信公众号:

   caojingjun19731216

(0)

相关推荐

  • 我家的年味

    济宁文学 「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我家的年味 作者:段修妍 1983年春节,我刚满七岁,还是个刚上一年级的懵懂女孩.这一年的春节 ...

  • 程金州:过年往事(亲情美文)

    文/程金州 赶上闹疫情的庚子年,春节时每天都提心吊胆着,根本没有心情过年,也因此没品到一丝年味. 疫情还没消停,这牛年的春节又来了.疫情让各地都在如临大敌,注定又得在小心翼翼中迎年送年. 今年是我的本 ...

  • 陆水听潮||聂松彬:父亲的结婚证

    父亲的结婚证 I 作者|聂松彬 讲述|辜三梅 聂松彬,赤壁市中伙铺镇杨家岭学校在职小学高级教师,湖北省作协会员,市作协副主席,陆水湖畔文学社社长,<中华文学>签约作家,著有个人散文集< ...

  • ​ 母亲两周年祭 | 红卫

    写在我的母亲两周年祭日前 (母亲生前的作品)点击看大图  母 亲 两 周 年 祭                文/红卫             2019年7月23号,这是一个与他人无关痛痒的日子,可 ...

  • 乡村那些事之四:母亲的生日

    昨天是母亲的生日. 母亲前天还在打电话,一再辞客.说年底了,我和妹妹两家人都很忙,平时钱和东西没少拿,不要回去了,她不会见怪的.她住在我弟弟家,最心疼她的小舅舅会来,有他们陪着过生日,是一样的. 听着 ...

  • 慈母心,男儿泪 ——纪念母亲逝世二十五周年

    男儿有泪不轻弹, 慈母西归泪潺潺. 来世再做膝下子, 寸草春晖情无限. 二十五年前的元旦之夜--1996年1月1日23点58分,母亲在走完了人生第七个生肖轮回后,静静地闭上了眼睛.在她停止呼吸的半个来 ...

  • 老屋寄怀

    老屋寄怀 文: 铁林 〈一〉 断墙残垣屋宇衰 柱歪梁斜门半开 椽折瓦塌见天日 荒草葳蕤无需栽 几案床第罗蛛网 家俱杂什落尘埃 闭目追思忆故旧 往事如风皆入怀 〈二〉 遥想当年话闸开 五十多年记忆在 老 ...

  • 余氏新疆支脉谱系

    余氏新疆支脉谱系 时光留声机--余氏(新疆支脉)谱系 执笔:余丽川(司药) 素材提供:母亲及兄妹(部分由七伯伯当年口述) 记载时间:2017.2.12 (2018.7.19更新) 爷爷 余明九 奶奶( ...

  • 752期 || 张妥诗歌:我不愿冬眠/杨静雅诵读

    美丽诗文 | 精品连播 | 美丽杂谈 | 艺术空间 | 经典赏析 美丽小语: 凛冽的寒风.冰天雪地,即使需将外表包裹严实,却依旧没挡住作者热爱生活的脚步,作者热爱历史,以一颗赤诚之心面对生活的所有,处 ...

  • 758期 || 张妥诗歌:春天 /杨静雅诵读

    美丽诗文 | 精品连播 | 美丽杂谈 | 艺术空间 | 经典赏析 美丽小语: 春天来了,您听到春天向我们走来的序曲声吗?您感受到春风刷新山河.原野.城市的绿意了吗?年轻的姑娘,用春天般的声音为我们诵读 ...

  • 想有一所静雅小院,和你浪漫到老

    浪漫可以有多种形态, 于我而言,有个静雅小院, 挥毫泼墨,赏花品茶,吟诗翻书, 和你一起云淡风轻享受清欢生活, 这就是最浪漫的事! 一直希望有一个带院落的房子, 在鸟鸣中起床,推窗有花香铺面而来. 早 ...

  • 山水画谱·楼阁篇——一组静雅的山水小品,令人喜欢!

    山水画谱&#183;楼阁篇——一组静雅的山水小品,令人喜欢!

  • 想有个静雅小院,慰我半生操劳

    等累了, 只愿与爱人找个清闲的地方, 去过自己的小日子. 操劳半生, 总可以好好喘口气. 满园摆满了我喜爱的花草, 养的猫狗在院子里嬉闹, 而我和爱的人, 一边喝茶一边欣赏院中的景致. ۥۛۛ۟ۙۙۚ ...

  • 古代九大才女,静雅嫣然,历久弥香

    有人说:"世上最美的:一是女子,一是文字. 文字,是女子情感的叙述:文字,是女子心灵的延伸: 文字,是女子思想的表达:文字,是女子红尘的记忆. 纵观上下五千年,历代才女比比皆是,她们有的走出 ...

  • 古代九大才女 静雅嫣然 历久弥香

    有人说:"世上最美的:一是女子,一是文字. 文字,是女子情感的叙述;文字,是女子心灵的延伸; 文字,是女子思想的表达;文字,是女子红尘的记忆. 纵观上下五千年,历代才女比比皆是,她们有的走出 ...

  • 柳子谷精品山水 ,静雅清新!

    大可写意2019-10-28 11:56:32 柳子谷(1901年12月7日-1986年),名习斌,号怀玉山人,堂号双翔阁,江西玉山人.著名国画家,与徐悲鸿.张书旗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 ...

  • 静雅清新——柳子谷 精品山水欣赏

    柳子谷(1901-1986年),与徐悲鸿.张书旗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柳子谷擅山水.人物.花卉,尤精兰竹 .于右任称其绘画作品"可以起近代之衰!". 1956年至1958年 ...